正文

大學4年

(2012-02-18 19:52:24) 下一個

上了大學以後,一件非常明顯的問題是我有了identity crisis.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我是中國人,所以當我hs senior yr, winter break回國的時候,我感到特別的激動,因為畢竟在美國生活了5年以後,我終於回到這個讓我朝思暮想的故鄉了。但當我真的走在國內的大街上,我突然發現 我的言行舉止和在國內生活的人有明顯的不同。我第一次留意到國內人講話從來不用嗯哼,而且在國內,吃飯似乎是一種文化,而不單單是一種解飽的方式。那次從 中國回來以後,我就想如果我和國內的社會已經是格格不入的話,並且可能已經算不上是一個正宗的天津人的話,那我隻能是美國人。但上了大學以後,雖然在高 中,我和我的大學roommate關係還算不錯,但當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時候,我發現美國人的很多做事方式讓我似乎也難以接受。那麽我就想如果中 國社會已經離我遠去,而美國人的生活我又不能完全接受的話,那麽我到底是哪裏人?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到我大學畢業,我大學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在網上讀關於 1.5代移民的文章,想去更多的了解我們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軌跡,並且找到我們這群人到底是屬於哪裏的答案。但後來我覺得我就是我,我不用刻意的把自己歸 納成中國人或者美國人,我隻是在美國生活的一個亞裔,每天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且想辦法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這就可以了。
而且上了大學以後,我發現可能交朋友,皮膚的顏色還是有關係的。因為在大學住宿舍,晚上去cafeteria吃飯,我發現基本上是白人,黑人坐在一個桌 子,然後是亞裔坐在一個桌子。因為我高中的時候認識的朋友幾乎都是美國白人,所以剛開始我就和白人坐在一起,但我發現整個桌子,就我一個亞裔,然後另外一 個桌子吃飯的人都是亞裔,時間長了,弄得我多多少少有點不自在。而且我上了大學以後,有了寫日誌的習慣,不管我的經曆是曲折的,快樂的,悲傷的還是刺激 的,我有一種希望用文字的方式把我生活當中的喜怒哀樂都真實地記錄下來的願望。我也開始思考作為亞裔,我們是應該為了父母的期待眼神還是為了自己而活,美 國好嗎這樣的問題。
如果在高中,那些和我上ap courses的人讓我崇拜的話,那麽上了大學以後,幾乎每個和我上課的人都有讓我崇拜的地方。 作為一名20出頭,可以說是一事無成的本科生,看到我們係那些很多都年過半百,都拿到tenure的professor們還是為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這麽廢 寢忘食的工作,我真的很感動。我覺得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而大學4年,一轉眼也已經成為了過去,發生了很多事情,哭過,笑過,開心過,絕望過。而中文 水平僅僅是小學畢業的我也似乎很難用幾句文字去描述大學4年所發生的點點滴滴。
而有些事情,我覺得自己心裏明白就好,沒有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和別人講。當然, 我也可以說我大學4年過的怎麽怎麽怎麽怎麽的不容易,並且列舉出N多個例子來去證明我的不容易,但這個世界上,60多億人,有多少人一輩子是容易的? 如果這個世界上8,90%的人在他/她的一生生活當中都有過自己的不容易,而我僅僅是這4,50億人當中的之一而已, 那我也沒有什麽值得去抱怨的。而且跟很多英年早逝,或者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的人比起來,我覺得我還是幸福的,因為至少我還活著,我還有機會在適當的年齡去 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回想大學4年的生活,我覺得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應該去堅持。我記得在The last lecture的這本書裏,作者Randy Pausch多次寫到"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很多時候當我們去為了夢想而努力的時候,我們會跌倒,我們會感到無奈,但我們應該堅持一下,相信麵包會有的,果醬也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xc8585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