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看鄉下人如何過年

(2010-02-12 10:31:01) 下一個
看看鄉下人如何過年

過年之前,先請人把鄉下的家園,好好的整理,每個屋子,角落,弄的幹幹淨淨。
掛上年畫,彩燈。然後是準備好年貨:吃的,用的,玩的,搞迷信的。
鞭炮糖果餅幹點心水果活雞活鴨幹活禮品紅包。。。

大年三十大早,就是過年的開始了。
這一天,集市是一年裏人最多的時候。到處是年貨和人。但到中午就會變成空空蕩蕩。
家裏有人去集市采購新鮮的海鮮魚蝦,肉類菜類,等等。
其他人在家殺雞宰鴨。

到中午,一切準備好了。但是還不能吃飯,要先祭祖。(有點像基督教的人啊,吃飯前要阿門一下。)
每個大家族一起祭。各家把雞,魚,飯,酒啊,放在一起,祭祖先,祭天地。燒香燭紙錢。然後放一大掛鞭炮。

現在年飯開始,這是年中飯,嗬嗬,跟北方人的年夜飯時間不一樣。

暴吃一頓。

然後呢?有些人開始竄門拜年聊天。有些人就放開玩呀。放鞭炮。玩遊戲玩具。最重要的呢,是賭博。
麻將,骨牌,撲克,等等。男女老少一起來。隻要你有錢,想賭,總有一樣讓你玩的,花樣比las vegas還多。

按鄉下的習俗,年三十,是不出村的。都在村裏各家轉悠,拜年,聊天,匯報各自一年來的情況。
很多人一年到頭在外地,這幾天就是見麵聊天的好時候。
每家都準備好茶水點心。無論是誰上門,都給你塞。
如果決定在其家裏開玩,看電視錄像,也沒問題,還保證茶水點心供應,跟茶藝館似的。

晚飯一般就吃的比較少了。中午大吃了一頓,還到處吃零吃。
晚飯後,各種春節晚會,球賽有些人看。好賭的會繼續他們的戰鬥。

一直到晚會結束,夜裏12點,所有人都回家。就是迎春的時候。也是發紅包的時候。
開始瘋狂地放鞭炮。那是炮聲隆隆,四麵八方,切夜不停。
那些年裏發了財的,升了官的,添了丁的,反正是有喜事的,會開始比賽誰家的鞭炮放的最多。
以誰家的炮聲最後停止為贏。

初一,夠累的,沒睡好。附近的飯店,集市,也都關門。
在附近的小鎮或學校裏搞以村為單位的比賽:足球,排球,拔河等等。有獎金的哦。集資的。
非常熱鬧。小姑娘小夥子們都打扮的好好的。有些人正好露一手球技。那是他們見麵交朋友的好時候。

初二,開始出門拜年。或者接待來拜年地親戚朋友。
到了門前,先放一掛鞭炮。宣告我們來拜年了。
然後聊天,吃,也可以摸幾把麻將。酒菜準備好了。幹杯。時間不早了,給小孩子們發紅包,拜拜。
新當女婿的今天最慘。陪老婆回娘家,發紅包發到手軟。

從初二到十五,都是可以上門拜年的日子。期間有些人已經回城工作了。如果不遠的,還會來回跑。

其中有一天,是鄰近村落集體祠堂裏唱社戲的日子。是每年固定的。這一天比較有趣。
這一天,村裏人都不外出,而是把所有的能請的親戚朋友都請來。
對,是盡可能多的請來。比一比誰家的朋友多。
家裏要擺好幾桌豐盛的酒菜來招待。還不收禮物。白吃。當然,過兩天,也可以去別人家白吃。
有些人還是遠道而來,晚上還要住下來的。
這是過年時請客最隆重的一天,過年花錢最多的一天。

祠堂裏唱社戲屬於道教的一個傳統。
每個祠堂供一個祖,附近的村落都歸他管,每年這一天,他要到每家每戶去拜訪,接受人們的祈求和祭拜。
晚上有地方戲唱。還有像那種光腳踩火炭之類的項目。所以這些儀式由道士主持。誰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
這個就是了。現在從打工仔到高官都信這個。

年快過完了,錢也化得差不多了,發了一堆紅包,還賭輸了不少,嗬嗬。

十五到了,把最後的錢化了吧,最後的一隻雞宰了吧,再大吃一頓。
別來我們家了啊,沒東西接待了。隻夠我們一家人吃的了。

十六,新的一年開始了。

--- 唉,今天才是二九。哪年再回鄉下老家去過年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