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fall

感興趣,請品嚐, 不值得介紹
正文

自駕遊十八天-第一天到第三天

(2008-02-29 12:04:10) 下一個
自駕遊十八天 2008-02-29 12:04:10
 


 

 

2007 1226  20081 12  

 

 

悉尼,Sydney,阿得雷德,Adelaide,袋鼠島,Kangaroo Island 

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墨爾本,Melbourne,悉尼Sydney 

 

 

第一天, 2007 年 12 月 26 日,禮盒節(即聖誕節的第二天),晴,氣溫 25 ° - 30 ° , 悉尼到那蘭得拉( Narrandera )約 565 公裏。

幾天來打包的結果,都堆摞在後備箱裏了。這樣的天氣很適合出遊。

一個半小時之後到了風景如畫的小鎮寶若( BOWRAL ),五六年前帶奶奶來看鬱金香花的地方。小咖啡廳“咬我一口“(Bite Me)很吸引人,吃了些茶點,休整好,又繼續上路了。剛開始長途旅行,還得悠著點兒。

IMG_5354

位於悉尼和堪培拉中間的高本( Goulburn ),有一座大石羊( Big Merino )。這是本次旅行的第一“大“( The first “ Big” )。大羊旁邊的商店滿是各種與羊有關的旅遊紀念品。


 

Goulburn 市中心公園的聖誕裝飾時,發現相機存儲器出錯。幸好還帶了另一部相機。數碼相機,才三四年,就退休了。

到了 Yass 與 Gundagai 之間,路邊開始不時出現“不許攜帶水果,否則重罰“的路牌提示。雖然上路前代紅曾告誡過我們,但還是驚訝這竟在入南澳( South Australia )之前,就開始了。 為了避免被罰和浪費,我們決定幹掉帶在車裏的芒果和一些蔬菜條。聖誕假期間,商店還是關門的,要想再買蔬菜和水果,至少要明早才行。於是,我們坐在路邊的休息亭,快速消滅芒果。買芒果的時候都挑大的買,現在覺得它們確實夠大的。各路蒼蠅照例都趕來幫忙了,還好路邊有垃圾箱和儲水箱,讓我們得以迅速打掃現場。澳洲缺水,越近內陸,越多見儲水箱,此水適於清洗,不能飲用。

據說,南澳及附近地區是澳洲主要的水果產地,禁帶水果是防止外地的害蟲入侵。在檢查站前,有個駕車者被迫卸下大把大把的香蕉,以免被罰。 

晚上七點左右,到達了預定的汽車旅館( Gateway Motel )。 房間很大,女店主是華人,自然很熱情,她老公是澳洲人,兩人從悉尼搬到那蘭得拉( Narrandera )做此生意。有露天泳池,在後排座關了一整天的兩隻“小鳥”,自然不會放過嬉水的機會。晚餐是電飯煲煮方便麵加紫菜(出行前的廚房瘦身大清理的成果),配自製的醬牛肉,不想竟被譽為十八天中最好吃的晚餐之一。

第二天, 2007 年 12 月 27 日,晴,幹熱,氣溫 33 ° 左右 ,到達位於維多利亞州的梅都拉( Mildura ),456 公裏

難得幾百裏的路又平又直,好像是今天才注意到巡航定速( cruise control )這麽有用。每個農莊都很大,大約每開五分鍾的路,才有下一個門牌和信箱。速度幾乎定在一百一十沒問題。馬路是單線的,超車得找機會。超旅行大篷車( Caravan )更不容易。

幹熱天氣 , 十一點左右到達幹草市( Hay ),發現此地名副其實,除了幹就是草,沒有別的 .

 

澳洲是幹旱的大陸,到了像幹草市( Hay )這樣的地方,更深有體會。澳洲的小鎮都保留了曆史建築,漂亮典雅,幹草市也不例外.中午熱得隻想吃水果, Balranald xxxx旅遊谘詢處附近的小超市挺方便,冰涼的西瓜、甜瓜( rock melon )和桔子,加上冰激淩,再好不過了。青蛙們不怕熱,和我們照了像。

路好,四點便倒了梅都拉( Mildura )照例先跳入泳池,解暑又解乏。在澳旅行,必帶防曬油和蚊蟲藥,遊泳的話,還要備好防水型防曬油和防蚊蟲咬液,潤膚液在幹燥的南澳也很有用。

梅都拉( Mildura )堪稱是澳洲的魚米之鄉,餐館眾多,幾經挑選,進了比薩餅餐廳( Pizza Café ),叫了一個比薩餅,還有三大盤意大利麵 和一個沙拉,本以為會風卷殘雲,不想剩下的兩種意大利麵,留下作了第二天的早餐,早餐又繼續剩下的牛油果( avocado )和雞塊還做了兩個三明治帶了上路。魚米之鄉,名不虛傳,那雞香,麵香,仍然回味無窮。

 

多年來,隻在新聞裏聽到,看到的墨累河( Murray River ,澳大利亞最長和流域麵積最大的河流 ) 和老式的遊船,河水深沉,舒緩,像約翰。威廉母斯的鄉村歌曲( John Williamson’s country music ) 。

雖然多年幹旱,但當時的水位還挺高的。沒有看到著名的墨累河( Murray River )的魚,下次吧。接下來,洗刷車身的鳥屎及灰塵,加滿油.

第三天, 2007 年 12 月 28 日,晴,幹熱,最高氣溫 39 ° , 梅都拉 Mildura 到 巴羅莎山穀( Barossa Valley )的安格斯頓( Angaston ), 349 公裏

火爐裏的第三天,早上一出門就感到了太陽的威力,梅都拉( Mildura )街道整齊,因為放假很安靜,一按行人過街燈,立即變綠。偶遇些跑步鍛煉的人們。因為到處都是禁帶水果的路標,雖然開車,也從不多買食品,特別是水果。因此養成了早上走路兼買水果好習慣,即可以抖一抖整天窩在車裏的筋骨,又可以獨自享受當地的環境。節日期間,可選的不多,橙和西瓜還算新鮮。

第一站,趕去看了愛人河( Darling River )和墨累河( Murray River )的交匯處。 倆小姐對此不感興趣,在旁邊的一個近廢棄的公園裏玩得大笑不止,問她們什麽這麽好玩,回答是那個有毛病的翹翹板,因為難以控製,所以很好玩。

眼前的路,一眼望不到頭,驕陽下路麵反光,對麵的車像是從天上輕輕飄落下來的。聊天,做遊戲,聽音樂,不然要發呆發困。路邊不時出現被撞死的袋鼠和其它小動物。 

從維州( Victoria )進入了南澳州( South Australia )在貝裏( Berrie ,著名果汁的品牌)買了些果汁和做菜的檸檬汁。路過了此行的第二“大”-大橙( Big Orange ),已關閉,照個像,再繼續趕路。

 


 


 

近安格斯頓( Angaston )時,手表已是五點多了,卻發現時裝店還開著門,在澳洲罕見。猛然想起南澳州比新州和維州都晚半小時,所以當地時間才四點半多。雖然自駕車不用趕時間,但後天去袋鼠島的船是有規定上船時間的。

晚上六點,到了暑氣未盡的 葡萄園汽車旅館( Vineyard Motel )。等到八點多,太陽快下山了,才去露天泳池,天涼了,水卻是溫的。日照長,溫差大,是新疆水果好的氣候原因,可能也是這山穀裏葡萄等水果旺的原因吧。


自駕遊十八天

2007 12 26 2008 1 12

悉尼, Sydney ,阿得雷德, Adelaide ,袋鼠島, Kangaroo Island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墨爾本, Melbourne ,悉尼 Sydney

第一天, 2007 年 12 月 26 日,禮盒節(即聖誕節的第二天),晴,氣溫 25 ° - 30 ° , 悉尼到那蘭得拉( Narrandera )約 565 公裏。

幾天來打包的結果,都堆摞在後備箱裏了。這樣的天氣很適合出遊。一個半小時之後到了風景如畫的小鎮寶若( BOWRAL ),五六年前帶奶奶來看鬱金香花的地方。小咖啡廳“咬我一口“(Bite Me)很吸引人,吃了些茶點,休整好,又繼續上路了。剛開始長途旅行,還得悠著點兒。

位於悉尼和堪培拉中間的高本( Goulburn ),有一座大石羊( Big Merino )。這是本次旅行的第一“大“( The first “ Big” )。大羊旁邊的商店滿是各種與羊有關的旅遊紀念品。


拍 Goulburn 市中心公園的聖誕裝飾時,發現相機存儲器出錯。幸好還帶了另一部相機。數碼相機,才三四年,就退休了。

到了 Yass 與 Gundagai 之間,路邊開始不時出現“不許攜帶水果,否則重罰“的路牌提示。雖然上路前代紅曾告誡過我們,但還是驚訝這竟在入南澳( South Australia )之前,就開始了。 為了避免被罰和浪費,我們決定幹掉帶在車裏的芒果和一些蔬菜條。聖誕假期間,商店還是關門的,要想再買蔬菜和水果,至少要明早才行。於是,我們坐在路邊的休息亭,快速消滅芒果。買芒果的時候都挑大的買,現在覺得它們確實夠大的。各路蒼蠅照例都趕來幫忙了,還好路邊有垃圾箱和儲水箱,讓我們得以迅速打掃現場。澳洲缺水,越近內陸,越多見儲水箱,此水適於清洗,不能飲用。

據說,南澳及附近地區是澳洲主要的水果產地,禁帶水果是防止外地的害蟲入侵。在檢查站前,有個駕車者被迫卸下大把大把的香蕉,以免被罰。

晚上七點左右,到達了預定的汽車旅館( Gateway Motel )。 房間很大,女店主是華人,自然很熱情,她老公是澳洲人,兩人從悉尼搬到那蘭得拉( Narrandera )做此生意。有露天泳池,在後排座關了一整天的兩隻“小鳥”,自然不會放過嬉水的機會。晚餐是電飯煲煮方便麵加紫菜(出行前的廚房瘦身大清理的成果),配自製的醬牛肉,不想竟被譽為十八天中最好吃的晚餐之一。

第二天, 2007 年 12 月 27 日,晴,幹熱,氣溫 33 ° 左右 ,到達位於維多利亞州的梅都拉( Mildura ),456 公裏

難得幾百裏的路又平又直,好像是今天才注意到巡航定速( cruise control )這麽有用。每個農莊都很大,大約每開五分鍾的路,才有下一個門牌和信箱。速度幾乎定在一百一十沒問題。馬路是單線的,超車得找機會。超旅行大篷車( Caravan )更不容易。

幹熱天氣 , 十一點左右到達幹草市( Hay ),發現此地名副其實,除了幹就是草,沒有別的 . 澳洲是幹旱的大陸,到了像幹草市( Hay )這樣的地方,更深有體會。澳洲的小鎮都保留了曆史建築,漂亮典雅,幹草市也不例外.中午熱得隻想吃水果, Balranald xxxx旅遊谘詢處附近的小超市挺方便,冰涼的西瓜、甜瓜( rock melon )和桔子,加上冰激淩,再好不過了。青蛙們不怕熱,和我們照了像。

路好,四點便倒了梅都拉( Mildura )照例先跳入泳池,解暑又解乏。在澳旅行,必帶防曬油和蚊蟲藥,遊泳的話,還要備好防水型防曬油和防蚊蟲咬液,潤膚液在幹燥的南澳也很有用。

梅都拉( Mildura )堪稱是澳洲的魚米之鄉,餐館眾多,幾經挑選,進了比薩餅餐廳( Pizza Café ),叫了一個比薩餅,還有三大盤意大利麵 和一個沙拉,本以為會風卷殘雲,不想剩下的兩種意大利麵,留下作了第二天的早餐,早餐又繼續剩下的牛油果( avocado )和雞塊還做了兩個三明治帶了上路。魚米之鄉,名不虛傳,那雞香,麵香,仍然回味無窮。

多年來,隻在新聞裏聽到,看到的墨累河( Murray River ,澳大利亞最長和流域麵積最大的河流 ) 和老式的遊船,河水深沉,舒緩,像約翰。威廉母斯的鄉村歌曲( John Williamson’s country music ) 。

雖然多年幹旱,但當時的水位還挺高的。沒有看到著名的墨累河( Murray River )的魚,下次吧。接下來,洗刷車身的鳥屎及灰塵,加滿油.

第三天, 2007 年 12 月 28 日,晴,幹熱,最高氣溫 39 ° , 梅都拉 Mildura 到 巴羅莎山穀( Barossa Valley )的安格斯頓( Angaston ), 349 公裏

火爐裏的第三天,早上一出門就感到了太陽的威力,梅都拉( Mildura )街道整齊,因為放假很安靜,一按行人過街燈,立即變綠。偶遇些跑步鍛煉的人們。因為到處都是禁帶水果的路標,雖然開車,也從不多買食品,特別是水果。因此養成了早上走路兼買水果好習慣,即可以抖一抖整天窩在車裏的筋骨,又可以獨自享受當地的環境。節日期間,可選的不多,橙和西瓜還算新鮮。

第一站,趕去看了愛人河( Darling River )和墨累河( Murray River )的交匯處。 倆小姐對此不感興趣,在旁邊的一個近廢棄的公園裏玩得大笑不止,問她們什麽這麽好玩,回答是那個有毛病的翹翹板,因為難以控製,所以很好玩。

眼前的路,一眼望不到頭,驕陽下路麵反光,對麵的車像是從天上輕輕飄落下來的。聊天,做遊戲,聽音樂,不然要發呆發困。路邊不時出現被撞死的袋鼠和其它小動物。

從維州( Victoria )進入了南澳州( South Australia )在貝裏( Berrie ,著名果汁的品牌)買了些果汁和做菜的檸檬汁。路過了此行的第二“大”-大橙( Big Orange ),已關閉,照個像,再繼續趕路。



近安格斯頓( Angaston )時,手表已是五點多了,卻發現時裝店還開著門,在澳洲罕見。猛然想起南澳州比新州和維州都晚半小時,所以當地時間才四點半多。雖然自駕車不用趕時間,但後天去袋鼠島的船是有規定上船時間的。

晚上六點,到了暑氣未盡的 葡萄園汽車旅館( Vineyard Motel )。等到八點多,太陽快下山了,才去露天泳池,天涼了,水卻是溫的。日照長,溫差大,是新疆水果好的氣候原因,可能也是這山穀裏葡萄等水果旺的原因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