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子對答

(2008-01-23 18:44:24) 下一個
兒子有一個好朋友,叫Jason,二人同年出生,兒子較Jason大半歲。兩個小家夥去的是同一個幼兒園,上的是同一個法語學校,讀的又是同一個中文學校,兩家住得很近,平時兩人經常一起去踢足球,一起去遊泳,一起去滑冰,偶爾也有些 sleep over 。

記得是兒子五歲那年冬天,周末的一天傍晚,兩個小家夥在我們社區的 Arena 滑完了冰,仍然意猶未盡,玩興不減,吵著鬧著還要回我家玩。兩個爸爸都說OK後,兩人迫不及待,興高采烈地跳進了我的車。

行進在回家的路上,喧鬧的二人安靜了少許片刻。這時,兒子突然開口說:“看,前麵那輛車是你爸爸的車!” Jason 瞪大了眼睛仔細觀瞧, 回答道: “對, 是我爸爸的。我都看到爸爸帶著眼鏡了。” 停頓了片刻, Jason 又隨口說道: “ 我爸爸帶上眼鏡看上去有點老了。” 此時的兒子仿佛受了某種感染, 也隨聲附和道: “ 是啊, 我的爸爸看著也比以前老了。”

接下來, 稚嫩的聲音又娓娓響起, 以一種幼兒少有的安靜和沉思。

兒子說: “ 我們將來也會長大的, 也會變老的。”
又說道: “我們長大了就要自己睡覺, 不能再跟爸爸媽媽睡。”
Jason 補充道: “還要自己吃飯, 不讓爸爸媽媽喂。”
兒子說: “ 要自己裝書包, 自己上學校。”
Jason 道: “ 要自己穿衣服, 自己穿鞋子。”
兒子說: “還要自己刷牙, 自己洗澡。”

很顯然,這些都是他們眼前身邊能想到的事情。聽著倒也覺得有幾分童趣和天真。但沒想到,他們天真無邪的思考又在繼續延伸。

這時, Jason 問道: “ 我們會有自己的小孩嗎?”
兒子像個大人似地回答道: “會的, 我們會有自己的小孩。像現在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小孩一樣。”
Jason 說: “ 那我們就帶他們去玩兒。”

仿佛自己已經長大,他們又繼續憧憬著長大以後的事情。

沉思了片刻, 兒子說到: “等我們長大了, 我們會掙一些錢, 我們會給爸爸媽媽一些我們掙的錢…….”
然後,似乎又想起來些什麽,兒子又說道:“我們會買一個自己的 house, 不再和爸爸媽媽一起住…….”
Jason 問道: “還有什麽呢?”
這時, 兒子有些傷感, 靜靜地望著窗外, 然後回答道: “ 我們會離開爸爸媽媽, 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在那個地方, 爸爸媽媽看不到我們, 我們也看不到爸爸媽媽。”
顯然, 同兒子一樣, 此時的Jason 也有些傷感, 遂又問道: “那如果我們想念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也想念我們了, 那該怎麽辦?”
此時, 兒子的答案似乎也頗有些無奈: “那我們就買張飛機票去看他們吧。”

靜靜地聽著他們中文不甚流利的對答, 我的眼眶已經潤濕, 眼淚幾乎奪眶而出。這些話本來是我們經常提及的, 平時沒有太多的感觸。但此時由五歲孩子的口中說出, 撞入我的耳膜, 在我的心底深處產生了莫名的震撼。那縷淹沒在平時生活瑣碎之中的情絲被深深地撥動, 那泊在滾滾紅塵中壓抑已久的濃濃的鄉愁被再次攪起。遙想原鄉而居, 白發蒼蒼的高堂老母, 她那思兒的心節, 望眼欲穿的雙眼, 卻不恰如這小兒對答所言?! 我不曾記得我年少時是否也與兒時的玩伴有過類似的對話, 而眼前這童子的對答卻分明昭示了我們人生的輪回。昔日生作人兒郎, 今朝長成人父母。今日為人父母的你我, 可曾忍得與愛兒半日的分離,但卻隻留下生身的父母在遙遠的天際翹首以盼我們下一次的歸期。

更多圖片,遊記和旅遊信息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