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耶穌是佛

(2008-01-26 18:18:59) 下一個
受主的指引,我一直在努力找尋聖彼得的筆記。

因為三十一歲以後的耶穌,發生了一個偉大的飛躍。他所講的博愛,很接近佛陀講的慈悲;耶穌講『天國就在你心中』,很像佛教的“心即是佛”、“三界唯心”以及“諸法由心生,諸法由心滅”;耶穌講『要愛你的敵人』,很像佛教的“怨親平等”、“自他不二”;耶穌講『信主得救』,很接近佛教淨土宗的『信願念佛、往生佛國』……

總之,耶穌所講的道理與佛教接近之處,多得不勝枚舉。而耶穌在十二歲於猶太教堂講道所講的,並沒有他三十一歲以後所講的接近大乘佛教思想的內涵。十二歲的他所講的隻是猶太教的民間宗教思想,絲毫沒有大乘佛法的博愛觀念。假如他當時講的是平等博愛,還不早就被猶太教長老捉住,吊起來打個半死?那還會對他表示佩服?事實上,猶太教是最極端民族主義的,直到二十世紀末,他們仍然與阿拉伯民族,在敘利亞作殊死互相屠殺(《舊約· 列王紀》每一章都記載著,以色列人每攻占一國一城,就大肆屠城,殺戮幾十萬人,並以殺盡一切男丁老幼為榮)。猶太人怎會容許耶穌講不分種族界限的平等博愛?

由此反證,可知耶穌少年時代尚未講博愛,隻是講猶太教的所謂『公義』 即是尊崇猶太人而排斥其他民族的極端主義,故此才獲得各長老一致讚揚稱奇。那麼,從十二歲時的猶太民族自私觀念,怎樣轉變到三十一歲以後的無種族歧視的博愛觀念?又怎樣轉變成為甘於自我犧牲、舍身求法、濟世利他的崇高思想?顯然,這種偉大的理想主義,斷不是他陋居於窮鄉僻野山村做木匠所得來的,說是“天啟”,毋寧說是從佛法中參學漸悟而來。耶穌少年時代跟他父親約瑟學做木工,約瑟是個鄉下窮木匠,沒有多少學問。當時以色列的文盲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身為鄉下窮木匠的約瑟可能成為百分之一麽?除了木匠活他還能教給兒子什麽?何況,以色列是一個充滿仇恨的民族。在充滿仇恨思想的以色列,斷不會有博愛思想生根發芽的土壤,也斷不會有任何博愛平等的思想影響耶穌。因此可以斷定,耶穌的偉大博愛思想絕對不是在家郷形成的,而是通過向外來文化學習而逐步形成的。耶穌是在當時佛法興盛的印度受到了佛教大乘思想的影響,而漸趨於成熟,後來自成體係。

我深信此種推論最接近事實,作為證據之一,聖彼得的筆記是很重要的。 耶穌在當時已經相當有名,而且已具有超凡的神通,才可折服粗擴不羈的漁夫水手彼得與西門,使之口服心服歸依了他,主動放棄打魚的生涯,也放棄了酒色賭博之類的惡習。這是耶穌在以色列初收門徒,按理應當繼續擴展壯大才對,但在耶穌十二歲到三十一歲這近二十年的時間裏,他居然沒收一個門徒,豈非咄咄怪事?!顯然這近二十年當中,他並不在以色列境內。從外國參學歸來,師徒久別重逢,耶穌必會向彼得與西門講述他在過去二十年的經曆見聞,並教其學問知識,修行方法,彼得便以首徒身份,把耶穌早年的事跡和師徒對話記錄下來,這是很合理、很重要、而且很自然的事情。無疑,彼得當初是寫在羊皮做的冊子上的,我們若能找到彼得筆記,一定會有很多重大發現。


我自己很早就通過神遊,讀過彼得的《水徒行紀》(因為彼得是個在水上航行的漁夫,故稱“水上門徒”)。可是,雖然神遊閱讀過,我卻沒有龍樹菩薩的大神通可以醒後把全文記錄下來。我隻好盼望見到現代西方的譯本,而我也深知是有這種本子的,因為教廷不能隻手掩眾口,也不可能禁毀全世界的秘本藏書。西方人士必有譯出一秘本的,就像一九五七年發現《死海經卷》一樣,如今《死海經卷》也有了英文本。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一日下午,在溫哥華,我偶然外出,感覺有一種力量引導促使我進入一家舊書店,我一直走到數十排書架當中的最深最僻的一個角落,打算看看到底有什麼值得一看的西方醫學書籍。因我喜歡看醫學書籍,每次進書店,都不看別的,隻找這一類書看,這一次也不例外。我來到醫學參考書部門,還未開始找書,就赫然出現在我眼前的,竟是一本厚厚的《水徒行紀》!

這是一本相當陳舊的英文譯本,脫皮脫頁,所以並沒有插放在書籍隊伍之中,隻是隨意平放在一堆基督教書籍上麵,叫我第一眼就瞧見了它!奇怪,宗教書怎麼跑到醫學部門?宗教書部門根本就不與醫學部門接近,而且隔了十幾行書架,這本書怎麼會給平放在一堆醫書上的呢?我簡直難以相信這是真的!多年來的苦心尋覓,都無消息,踏破鐵鞋無覓處,如今突然奇跡般地出現在眼前,能說這不是佛菩薩的安排麽?

我捧起這本舊書,一時感動歡喜得熱淚盈眶!這無疑是一本古舊的絕版書,出版年代是一百年前了。我立刻小心翻開這本書,在殘缺不全的頁次內,找到了下麵的各款章目和標題:『耶穌在印度』、『耶穌在西藏』、『耶穌在波斯』、『耶穌在阿富汗』、『耶穌在土耳其』、『耶穌在埃及』…………

我大喜過望,也不再流連,立刻捧看此書,走向櫃台付錢,五塊錢加幣買下了這本舊書。我抱看《水徒行紀》回家,歡喜得大叫著告訴母親,又打電話告訴馮公夏伯伯,馮伯伯也歡喜,他說:『這個發現是很重要的,你把它翻譯出來給大家看看吧!』三百多頁,合計約有二十萬字,不是一下子能譯出來的。我隻可先擇其要目譯出,在《內明》發表,供給大家參考。退一步說,我們何妨姑妄一讀?姑妄言之姑妄信之?



其實,彼得的筆記也不曾說耶穌是佛教徒,隻是記錄耶穌青年時代到過印度、西藏研究佛教而已。佛教對於耶穌的影響與啟示,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但是這並不會降低耶穌的地位。耶穌采用了佛教的慈悲與濟度,衍化為博愛,是一大創造;又采用了佛教的平等觀等許多主張,更將之發揮宏揚,創立了以博愛和犧牲自我為基礎的偉大宗教。經過一千九百多年,如今成為世界上最能發揮利他濟世的宗教之一。

基督徒的利他濟眾行為,殊足稱道。耶穌的犧牲自我以拯世的偉大精神,也正是萬世欽仰的聖者模範。耶穌研究過佛教與佛經,這種謙遜好學的態度,更加反映出他的偉大人格的又一麵光輝。基督教徒為什麼以耶穌曾研究佛法為恥呢?真正有頭腦、有見識、有量度的基督徒,一定不會如此心腸狹窄的。

佛陀曾經師事婆羅門教五師,結果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佛陀的思想地位並未因曾師事外道五師而稍損,佛教徒亦並不諱言佛陀曾師事外道五師,佛教徒畢竟是氣量魁宏得多。

這篇文章,是我以四天時間趕寫的,對於有關譯文部份未及推敲,當然極嫌粗陋,隻取其大意而已。他日有時間我打算將《彼得福音》全卷都譯出(二十多萬字左右),無論它是真本,是偽本,也都是極其值得參考的。

本文不但無意尊佛抑耶,其實,毋寧說是並尊佛陀和耶穌。這兩大宗教本是有淵源的,誰影響誰,都不要緊,事實上,今日的佛教淨土宗不也有些地方受到基督教的良好影響嗎?我希望本文能引起佛耶兩教人士重視,促進彼此了解,非但別再互相攻訐,彼此還更進一步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而攜手並肩奮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