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世界

悠然自得,怡情山水,去100個國家。博客內的文章謝絕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巴拿馬運河

(2012-09-22 16:03:13) 下一個

ZT:
行程是:
Fort Lauderdale, Florida, USA --Aruba, Aruba (5。5) --
Cartagena, Bolivar, Colombia(6。0)--Panama Canal, Panama, (10。5)--
Colon, Panama (3。0)---Puerto Limon, Limon, Costa Rica (11。0)--Caymans/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10。0)--Fort Lauderdale, Florida, USA

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是當今世界偉大的工程業績之一。 1513年,西班牙航海家巴爾博亞(Balboa)艱苦跋涉,橫越巴拿馬地峽,發現了太平洋。從那時起,人們就夢想通過此地峽修建一條溝通兩大洋的水道。1524年,西班牙有人提出在巴拿馬開鑿運河,並提出了具體路線,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下令進行可行性研究。1814年,西班牙終於決定開鑿巴拿馬運河,但風起雲湧的拉美獨立戰爭爆發,打亂了整個計劃,此事便被擱置。直到1879年,建造蘇伊士運河的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組織了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精心設計,於1880年1月1日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他忽略了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對於開鑿運河的影響。巴拿馬地區屬於熱帶叢林氣候,天氣潮濕悶熱,多暴雨洪水,不利工程進行;當地又有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疾病肆虐,奪走許多築河工人的健康與生命。法國人幹了20年,可惜多種疾病、財政困難以及工程技術問題致使法國人知難而退,壯誌未酬。當時的美國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認為修築該運河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意義都很重大,決定接過這個項目,在1903年和當時巴拿馬地區的主權國家哥倫比亞政府簽定條約,取得在巴拿馬開鑿運河的權力,但哥倫比亞議會不批準此條約。眼見夢想即將告吹,訛不到便搶,美國政府於是策動巴拿馬獨立。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布獨立,很快,美國和巴拿馬簽署了一項不平等條約,規定美國以一次償付1000萬美元和9年後付給年租25萬美元的代價,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運河區(約14.74萬公頃)的權利。除了這一權利之外,美國還得到修建鐵路和設防駐軍的權利。1904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運河公司的全部的權利和財產,開始修建巴拿馬運河。美國的首要工作即是派遣昆蟲學家前往巴拿馬撲滅當地的蚊子。1906年,美國重新開挖運河。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第一艘船舶駛過運河。

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大陸中部,縱貫巴拿馬地峽,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它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是一條船閘式運河。運河全長81.3公裏,最窄處為152米,最寬處為304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從運河中線分別向兩側延伸16.09公裏,所包括的地區為巴拿馬運河區,總麵積為1432平方公裏。

森特納裏奧大橋。巴拿馬運河上的著名大型橋梁,全長一千米,橋高八十米,由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林同炎設計。

郵輪不能停靠在巴拿馬城,隻能停泊在巴拿馬城近海港灣銅鑼灣的海麵上,由駁船將旅客運到巴拿馬近海的阿馬多爾碼頭。
銅鑼灣(Amador Causeway)位於巴拿馬城東南部最尖端處,與巴拿馬運河出入口相連。銅鑼灣中有幾個島嶼,原先是美國陸軍基地。當年美軍在此修築了幾條長堤,將銅鑼灣本身的三個小島納奧斯島(Noas)、佩裏科島(Perico)和弗拉門戈島(Flamenco)連接起來,成為巴拿馬城從巴拿馬運河入口處開始延伸到太平洋的一個人造半島。在行政區劃上,它是獨立於巴拿馬城的另一個城市:阿馬多爾市(Amador)。美軍基地關閉後,阿馬多爾市迅速發展成為最令人向往的巴拿馬風景名勝區之一。

巴拿馬城是巴拿馬共和國首都和巴拿馬省省會,位於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入口處。
巴拿馬古城遺址位於巴拿馬城東麵的太平洋沿岸。
巴拿馬古城是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太平洋海岸建立的第一座城池,已有近五百年曆史。最初,巴拿馬古城不過是一個印第安人的小漁村。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這裏建起一座城市。隨後,它便成為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南美洲的前哨基地。之後,巴拿馬古城逐漸成為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搜刮金銀財寶、販賣黑奴的集散地。來自南美印加帝國的黃金白銀從秘魯運到這裏卸船,然後由騾馬隊運過巴拿馬地峽到達大西洋海岸,最後再由船隊運往西班牙。因此,它不僅是西班牙帝國征服中南美洲以及太平洋各國的前進基地,也是轉送從秘魯、智利、美國加州和所有南美各地掠奪而來的大量金銀財寶回西班牙本土的轉運站。到十六世紀,巴拿馬古城就已非常富裕。由於數量龐大的金銀財寶尤其是黃金堆積待運,巴拿馬城經常受到海盜覬覦,招來殺身之禍。在多次海盜侵擾事件中,最慘烈的一次是1671年英國著名海盜亨利·摩根(Henry Morgan)攻陷巴拿馬古城。這個海盜集團不僅將巴拿馬古城洗劫一空,而且還放火燒城,而當時的巴拿馬州長亦下令點燃火藥庫,遂將整個城市付之一炬。富裕的巴拿馬古城,瞬間化為廢墟。以原樣保存下來的遺跡 --石造的斷垣殘壁,靜靜地展望著太平洋,彷佛在對人們訴說當年海賊襲擊天主教公署(Catheral)的情形。  
1673年,巴拿馬人在古城遺址以西8公裏處另建城池,這便是今天的巴拿馬老城區,也被稱為“卡斯科韋霍(Casco Viejo)”、“卡斯科安提瓜(Casco Antiguo)”或“聖費利佩(San Felipe)”。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城集中了巴拿馬城的許多古跡。首先介紹巴拿馬最古老的教堂,即擁有金碧輝煌的祭壇的聖何塞(Saint Joseph)教堂。它的外觀十分普通,毫不起眼,卻留傳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機智退敵的故事:已經在巴拿馬古城得手的海盜亨利·摩根,原本搶夠了就要離開,卻不知道從哪兒得到聖何塞教堂的祭壇是個純金祭壇的消息,於是立刻殺了個回馬槍。幸好教堂的神父們事先聽到風聲,將祭壇中能夠搬動的東西藏入海中,搬不動的部分則塗上偽裝色(深黑色),騙過了海盜,躲過這一劫。傳說亨利·摩根要求神父解釋發生了什麽事,一位修道士回答說,純金祭壇已被其他海盜偷走,現在這個祭壇隻是木製替代品。他甚至企圖說服亨利·摩根捐些錢造個新壇以取代這個“替代品”。亨利·摩根回答說:“不知道為什麽,與我相比,我總感覺到你更是一個海盜”。

巴拿馬新城區位於美麗的巴拿馬灣,有一個繁榮的商業區,有世界第一流的基礎設施(包括100家銀行),有活躍浪漫的夜生活,還有一個都市自然公園,裏麵有世界上唯一一個位於城市的熱帶雨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