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維基:白澳政策

(2007-09-02 20:10:54) 下一個
白澳政策(英文:White Australia Policy)是澳大利亞聯邦反亞洲移民的種族主義政策的通稱。1901年,白澳政策正式確立為基本國策,隻許白人移居。在此政策下,大部分華人忍受不了欺壓、被迫離開澳大利亞。1972年澳大利亞工黨政府取消了白澳政策。

該政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8世紀50年代,當時有一大批中國人受“淘金熱”的吸引移民到澳大利亞。許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埋怨中國人的到來降低了勞動力價值,同時遷怒於他們帶來的中國文化傳統,遂連續發生了許多起排華暴亂(諸如Lambing Flat 暴亂)。剛建立起的以白人為主的自治政府亦持排華態度,陸續製定出一係列限製中國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澳洲殖民地上的所有中國人都遭到驅逐,總理埃德蒙多.巴頓得意洋洋地宣稱“人類平等的原則隻適用於英國人之間,英國人跟中國人之間則不遵循這條原則。” 該政策的另一源頭是阻止美拉尼西亞人(被蔑稱為“Kanaka”)進入昆士蘭的甘蔗園工作。當時因為許多醫學專家認為白人的體質不適合從事這種熱帶地區的工作(恐怕低廉的成本和溫順的性格才是引入美拉尼西亞人的主要原因),故引進了很多美拉尼西亞勞工,付給他們報酬很低的工資。也有些美拉尼西亞人是被劫掠到澳洲的(這種行為白人自己戲稱“捉黑鳥”)。為了阻止這種行為的繼續以及非歐勞力的繼續湧入,18世紀90年代有大約7000美拉尼西亞勞工被政府驅逐,隨後政府和貿易聯盟達成協議,隻允許白人勞力從事農場的工作。這項政策的基本意圖是保持種族的“純淨”。“為了保證澳洲一直不受低等人種的汙染和劣化,我將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英聯邦議會紀錄,1901年9月12日 4845頁)貿易聯盟和它操持的政黨----澳大利亞工黨,是白澳政策的主要促動者。克裏斯.沃森(時任工黨領袖)宣稱,“我反對將有色種人與白人混雜的 ----當然我承認它跟工業化有關----主要由於種族汙染的可能性。”

白澳州人普遍相信種族純淨有助於保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澳洲的統一將毫無意義,如果不是用在一個統一的種族上。一個統一的種族不僅意味著它的成員可以相互混雜、通婚、相互交流而不招致退化,還意味著相信同一個觀念...”(阿爾弗雷德.狄金,英聯邦議會紀錄,1901年9月12日,4807頁)。其它有關種族純淨的觀點參看“被偷走的一代”。對中國移民的敵視被可從“黃禍”一次中得到反映,而這種態度在澳洲最為明顯。1901年的澳大利亞人口為三百七十萬,跟亞洲相差很遠,所以別有用心的人“擔心”中國移民的湧入會“吞沒”歐裔澳人。聯邦政府擔心難以控製的移民潮流會大幅度降低工資水平,這不是無稽之談:許多雇主公開聲稱他們會那樣做。這種情緒在亨利.勞森(澳大利亞著名詩人)1906年寫的一首詩“to be amused”(內容如下)中有所反映。

政策的實行

1901年,新的聯邦政府所進行的第一項立法舉措,就是通過了臭名昭著的移民限製法以便“在移民問題上作出一些限製... 以清除...非法移民”,南非已有類似的移民限製法案。最早的草案明令禁止非歐洲移民的進入,但由於英國政府出於對在印度的權益和與日本的關係的考慮的反對,巴頓政府隻得取消這種公開的規定,代之以“聽力測驗”來排除不要的移民。移民官員有權阻止任何未在一項五十個詞的聽力測驗(考方可使用任何一門歐洲語言)上達標的移民申請者。

當時,澳大利亞不是唯一采取這種移民政策的英國屬地,白人們相信種族之間有天生的差異,並認為自己的種族優於其他。這種觀點常常導致帶有種族歧視的政策出台,比如吉姆.克勞法案。南非、加拿大和新西蘭甚至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都有不同程度的種族限製移民政策。 1905年的英國政府通過了有利於猶太移民的法案。(參看Komagata Maru事件和1919年的紅色夏天)澳大利亞士兵在1919年參與了攻擊威爾士州卡迪夫市黑種英裔社區的事件。

政策的消亡

按照1950的科倫坡計劃,亞洲國家的學生可以到澳大利亞的大學念書,這一舉措有助於瓦解歧視非白裔種族的態度。到1957 年,居住在澳洲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已有資格獲取得公民權,而1958年的移民法廢除了聽力測試代之以更簡單的入境考核。

1966年3月,在回顧了過去的非歐洲移民政策後,移民局長胡伯特.歐佩爾曼說,那些條件適合、被認為能夠馬上融入澳洲文化且會對澳國發展有所助益的非歐裔申請人將被許可移民到澳洲。

與此同時,霍爾特的自由黨政府選定了一批有“暫住資格”的非歐裔澳人,這些人在五年後(同歐裔移民一樣)可以按自願成為永久住民和澳國公民。

白澳政策的真正有效廢除通常被認為在1973年,當惠特蘭的工黨在移民法中增加了一係列阻止強化種族觀點的修正案後。這些修正案確保了所有移民無論出生都有權在居住三年之後獲取公民權,並認可所有關於移民與種族的國際協定。1975的種族歧視法案則使得官方製定的帶有種族色彩的規則為非法。

直到1978年,弗雷色政府對移民法的修正才最終將按出生國家選擇移民的政策完全廢除。最近的移民有很多來自中國和印度,雖然英國和新西蘭的移民仍占絕大多數比重。

影響

今天的澳洲人大部分屬於歐裔,約占總人口的85%的,其中又以英裔最多(33.9%),然後是愛爾蘭裔(10.2%),意裔(4.3%),德裔(4.0%),蘇格蘭裔(2.9%)和希臘裔(2.0%)。剩下的有12%是亞裔(包括土耳其、阿拉伯、伊朗、南亞次大陸、東南亞和東亞的移民),還有3%是本土原住民及其他。

澳大利亞統計局預測,到2100年,英-愛裔的澳人所占比重將會大幅度下降,因為新近的移民生育率相對較高。本地澳大利亞人生育率的下降使得移民的種族限製有成為某些政治團體的話題,諸如統一國家黨(One Nation),19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東亞和東南亞移民。許多人將統一國家黨的勝利視作白澳政策的再度抬頭。近年來,這種情結的指向則部分轉移到中東地區的移民。2005年悉尼的種族暴亂被認為是多元文化政策的結果,也有人認為是多元文化政策的缺少所造成的。

然而,從大眾的討論中可以看到白澳政策更深遠的影響。許多政治集團都公開聲稱白澳政策不是種族政策,這種斷言的根據是認為非歐洲種族比歐洲種族要劣等,當然對經濟競爭和失去白人的主導控製權也是其理由之一。事實上,在白澳政策的高峰期,許多澳大利亞政治家,如同他們的南非“同仁”一樣,將反對的聲音用上述的理由打發。比如,總理埃德蒙多.巴頓聲稱,“我不認為人類平等的原則包括種族平等。種族間是沒有平等的,隻有根本上的不平等。那些種族同我們白種人相比是較低劣的...”

像許多其它英國殖民地一樣,澳大利亞是作為白人殖民地而建立的,後者逐漸取代了本土居民。此外,它的四鄰五舍大多是非歐洲國家。19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和媒體往往提倡的觀點,比如澳大利亞共和國、同本地人的和諧相處、多元文化主義和亞太地區(澳洲被認為是其一部分)。而一些保守的澳人則譏笑這些說,澳大利亞是一個以歐洲移民為基礎的西方國家。現任政黨,約翰.霍華德的保守陣線通常被視為上麵那些觀點反種族主義觀點的有力支持者。

在海外,也在澳大利亞,任何輕微的種族主義偏向都會被人以曆史的眼光打量,比如關於保林.漢森(臭名昭著的白人種族主義政客)的報道,太平洋解決方案(澳國政府的一項驅逐避難者的政策),沙培利.科爾比的在印尼的審判和最近(2005年)在悉尼的種族暴亂。此外,過去的反對黨(工黨)領袖馬克.蘭薩姆,在他的著作蘭薩姆日記中提到ANZUS聯盟是白澳政策的後繼,意在影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軍事聯盟是以種族主義為基本原則和目的而建立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