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界名畫賞析(一)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世界名畫賞析(一)

(2008-04-29 20:21:36) 下一個
界名畫賞析(一)



  戴安娜的休息,1742年,創作者為弗朗索瓦·布歇[法國]。戴安娜是希臘神話中的阿耳忒彌斯,她是月神和狩獵女神,是宙斯與勒托的女兒,阿波羅的孿生姐妹。畫麵中的兩個裸女形象,右邊的即是戴安娜,額前綴有月亮飾物,她以美豔與殘忍著稱;畫家的目的並不在於神話本身,而是喻指路易十五時期宮中美麗的女性裸體。據說,畫家畫的是畫室中的專用模特--繆菲姐妹,畫家經過了理想化加工。就造型和色彩表現來看,實屬上乘之作,但是,畫得過於嬌豔和刺激



  基基的半身像,1927年,創作者為莫伊茲·基斯林[法國]。基斯林的作品屬於立體主義畫派,這幅半裸的基基肖像,仔細看去,仍能發現畫家所關注的是幾何體的結構與關係。通過分析使基基裸露的上半身成為各種圓錐體、圓柱體與圓球體的組合,以此形成某種體積的節奏,形成複雜而嚴密的視覺效果



  艾琳·馬森,創作者為雷蒙多·德·馬德拉索·加雷特[西班牙]。這幅肖像畫顯然是來自寫生稿,畫家以闊大的筆觸,從形象出發,以寫實畫的熟練技法,突出了女郎的性格氣質,紅色鑲花的外衣,強烈而剌激,更讓人覺得女郎的熱情與開朗



  包廂,1855年,創作者為威廉·鮑威爾·弗裏思[英國]。藏這是一幅富於情節情的肖像畫,一位小姐坐在包廂之中,手持望遠鏡觀看演出,神色專注。畫家以學院派的技法與嚴謹的造型,描繪了包廂中的女孩。畫中女孩單純稚氣,而部、手臂刻畫生動逼真,衣服質地、質感都表現得十分準確,深色的背景襯托出女孩的身姿



  貝斯希巴,1830年,創作者為K.P.布留洛夫[俄國]。畫家沿用意大利風格,以風俗畫的形式來描繪人物肖像,讓環境來烘托被畫者的性格與生活風尚,常常被人稱作為“布留洛夫式”。《貝斯希巴》就是這樣的作品,畫家描繪了貝斯希巴柔美勻稱的裸體,歌頌生命的美好,讚頌和諧之美。並在身旁安排了一黑人女奴,以陪襯貝斯希巴。同時又是構圖的需要,平添了畫麵的形式意味,給人以深刻印象




  查驗女奴,1890年,創作者為埃托雷·切爾科內[意大利]。畫家以寫實的繪畫技巧,生動地描繪了販賣女奴的過程。這是19世紀時阿拉伯普遍的習慣,被剝光了衣服的女奴,赤身裸體站在牆邊,屈辱地接受買主的查驗。畫家以奔放的筆觸,強烈的光感,表現了這一場麵



  出水芙蓉,1900年,創作者為愛德華·約翰·波因特[英國]。《出水芙蓉》表現了兩個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們正在嬉鬧,展示出胴體的嬌美,也流露出天真無邪的品性。浴室內光線柔和,裝飾華麗,側光把側身斜坐女子的豐滿苗條渲染得淋漓盡致,而反光則將正在洗浴的女子豐滿的身體突出出來。畫麵以寫實為主,強調了光色、冷暖的關係與對比,營造了一個溫馨的世界



  牧羊人在阿拉斯河岸發現澤諾比亞,1850年,創作者為阿道夫·威廉·布格羅[法國]。這是一幅取自聖經中宗教故事的作品,貧苦的牧羊人在阿拉斯河岸,發現了奄奄一息的澤諾比亞,他們把她救起。畫家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將幾個牧羊人描繪得勇武健壯,他們或全身裸體,或半裸,或披衣等,與嬌美柔弱的澤諾比亞形成對比。色彩上以冷暖對比,構圖上是動靜對比,表現了浪漫主義手法下的宗教故事所煥發出的詩意



  田園風光中的浴者
  時期:1900年
  作者:路德維希·馮·霍夫曼[德國]
  這是一幅裝飾風格的象征主義繪畫。在裝飾圖案的邊框中,展示的是一幅在田園風光中洗浴的歡樂圖景。邊框中的左、右各為一男女裸體者,他們對稱地分列在兩側,意味著世界的平衡。而洗浴圖景中女郎嬉戲的河水,與外框中水紋相溝通,喻示著青春生命因愛河而獲得活力。從畫麵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家所蘊含的思想性與哲理性



  吻
  時期:1879年
  作者:莫勒 [俄國]
  畫家以古典主義的嚴謹手法,描繪了男女青年的愛情之吻。囿於古典主義原則,人物刻畫得理性而冷靜。但畫家的描繪十分細膩逼真,並且以細微的觀察力表現了女青年的驚恐與男青年的主動。吻的瞬間是出其不意的,又是甜蜜的



  無名女郎
  時期:1883年
  作者:I.N.克拉姆斯柯依 [俄國]
  這是一幅頗具美學價值的性格肖像畫,畫家以精湛的技藝表現出對象的精神氣質。畫中的無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著俄國上流社會豪華的服飾,坐在華貴的敞篷馬車上,背景是聖彼得堡著名的亞曆山大劇院。究竟“無名女郎”是誰,至今仍是個謎,。畫家在肖像畫上創造了一種新的表現風格,即用主題性的情節來描繪肖像,展示出一個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著青春活力的俄國知識女性形象



  晚(消逝的幻覺)
  時期:1842-1843年
  作者:夏爾·格萊爾 [法國]
  這是一幅遵循古典主義繪畫法則創作的作品,人物更多地借鑒了古希臘雕塑的造型,具有寧靜與肅穆的氣質。理性的冷漠浸透在畫麵上:眾人欲乘船遠去,他們唱著一支憂鬱的歌,在傍晚時分,向何處去,不得而知。這是一個富於寓意性的命題,岸上坐著一個始終沉默的哲人,他最清楚-這一切都是行將消逝的感覺



  裸體的瑪哈
  時期:1798-1805年
  作者:弗朗西斯科·德·戈雅 [西班牙]
  “瑪哈”是當時西班牙社交場上對名媛淑女的通稱。戈雅所畫的“瑪哈”是誰,眾說不一,至今仍是個迷。這幅《裸體的瑪哈》,"瑪哈"仰臥於榻上,頭枕手臂,微微斜倚,腰肢纖細,按當時學院派繪畫審美的標準來看,她的頭略大些,腳尖不合解剖結構,顯然是畫家有意為之。不論怎樣,這幅作品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譽




名 稱: 宮 女,時期:1814年,創作者: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法國。《宮女》是安格爾畫的土耳其宮中宮女閨房生活的情景,具有濃鬱的東方情調。首先,就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而言,它破壞了色彩的"音域",背景的藍色與皮膚的淡黃色,人體的明暗與粉紅色調等,都顯得極不諧調;其次,女裸體態的誇張,成了變形美的試驗。就此而言,安格爾顯示了自己藝術的獨立性和美學信念的獨立性。倘若從曆史的角度去看,安格爾的探索勇氣是值得稱道的



  名 稱: 蒙娜麗莎,時 期:1503年-1506年,創作者: 萊奧納多·達·芬奇 意大利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婦女形象。據記載,蒙娜麗莎原是佛羅倫薩一位皮貨商的妻子,當時年僅24歲。畫麵中的蒙娜麗莎呈現著微妙的笑容,眉宇間透出內心的歡愉。畫家以高超的繪畫技巧,表現了這位女性臉上掠過的微笑,特別是微翹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麗莎的笑容平靜安祥而又意味深長。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產階級有教養的婦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現,不少美術史家稱它為"神秘的微笑"



  名 稱: 披紗巾的少女,時 期:約1516年,創作者:拉斐爾·聖齊奧 意大利。《披沙巾的少女》又名《冬娜·薇拉塔》,據傳是拉斐爾為意中人畫的肖像。畫家運用了極為豐富的繪畫語言,充分發揮色彩表現力,每一筆都流露出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女郎閃光的眼睛,安祥而略含倩笑的臉龐……華貴衣裙的百褶紋采用淺絳和銀灰的調子來表現,與肌膚的色彩相輝映。這種大膽的用亮色來轉換色彩的手法,顯示了拉斐爾對繪畫語言的自如運用,在16世紀的西方油畫中實屬首創。由於以真實對象為基礎,作品刻劃的理想化女性成份減少,去掉了不必要的神秘色彩,增強了形象的真實感,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具審美理想的女性



  名 稱: 按 摩;時 期:1883年;創作者為愛德華·德巴·蓬桑[法國]。這裏描繪的是一位富有的阿拉伯女子在接受黑人女仆按摩時的情景。全身裸露俯臥於榻上的女子,身材豐滿柔和,健美勻稱,曲線流暢,與黑人女仆形成鮮明對比。室內布滿阿拉伯圖案的牆磚,點明了阿拉伯風格。畫麵構圖簡潔,毫不堆砌,以黑、白、灰三個調子為主,細致描繪,使作品達到了渾然一體的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走馬讀人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please review and critic my synopsis of my essay
tingkeguo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欣賞,很有收獲,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