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國幹脆隻看‘道同,可與謀‘者,或者就是發小,而且盡量少提在國外的生活,少給別人增加不必要的煩惱。現在好像人人沒有隱私的感覺,我們在國外久了,很不習慣大家上來就提年收入多少,開甚末車,住甚末房,你的包包是LV還是GUCCI...在英國同事眼裏我已經是個不算太懶的和很注重儀表的人了,總覺得手包好看大方,不要做工低劣就很好了。可每次和中國(包括咱們的台灣)妹妹在一起,他們總會讓我覺得沒有名牌的女人,就算不上女人。
不過在倫敦,我們發現還是有很多中國朋友,同樣都是帶有家族使命似的。打個比方,2007年中秋,一個朋友介紹我們去參加一個聚會,先是主辦人,一聲令下,把單身者與已婚者分在兩桌,然後大家突然開始換名片,我們就是抱著過節的心態來玩的,根本措手不及。在坐人士聽說LG是做基金的,表情都極為熱誠,很自然的assume我是無業專職太太,根本也沒人BOTHER 問我的職業,直到帶我們去的朋友宣布我的職業,在座的人等齊齊發出‘Oh’聲,終於有幾個人看了我幾眼,但最終由於我不是金融行業中人,大家很快把我遺忘,很熱烈的討論起國內的股票指數。。。不討論指數的幾位專業太太討論LV和購物….
LG很無奈的衝我苦笑,發誓再不參加此種聚會。我甚至於有些希望是和一圈英國小男孩在一起,至少有些好色點的,還會appreciate你作為一個異性的存在。中國男人的實際,甚至於體現在他們的好色。這是題外話。
那晚,無聊的不能再無聊,唯一有趣的一幕是,有個年紀不很輕的單身女孩,聽說在 host是某某的公子,不顧hostess在場,便波濤洶湧的向此公頂了過去。
話說回來,我們也是walk around the cycle 很多次了。總覺得和中國同胞在一起,有無盡的同屬感,無盡的快樂,也有無盡的煩惱,最主要的是一個‘比’字。來的最初兩年,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定力不夠好,本身還有些浮躁,而且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我就發誓盡量離中國人遠點,直到最近一年我才敢於把自己放回到中國人圈子裏。。
公司一個月前做培訓,其中有一個中國人,還有3,4個香港,馬來華裔同事,但我不認識,因為培訓很累,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考慮,也沒有打算結交更多其他英國或任何國家的同事,隻是和我很熟的意大利人Antonio在一起。直到最後一天那個中國女孩說‘你一定要和我們今天晚上出去玩’。我去了,說不上是不是盡興,但臨了,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你看我們這群人天天連吃飯都一直在一起,就你不和我們玩,你不覺得別扭嗎?
我回答說,不別扭,因為我一直和我覺得很說得來的好朋友在一起。
緊接著她就問我的薪水水平,我拒絕回答,她說‘你這人太格色了,我們大家互相早就都知道了’。。。
有時不知是為自己感到悲哀,還是慶幸,隻是時時警醒自己千萬不要總是覺得自己在精神上高高在上,所以盡量在有認同的地方發表以上看法,以免被砸轉。
恨也好,愛也好,in the end of the day我是個中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