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
在梅州家鄉,巧姑和父親恢複聯係成了一件大事,幾乎全村人見到巧姑都向她道喜。
此時的巧姑,已是人到中年,雖然不過四十出頭,眼角和唇邊都已經有了明顯的皺紋。當年那油亮粗黑的長辮子早就剪掉了,如今一頭齊耳的短發總是梳得十分整齊。因為常年在茶園裏幹活,巧姑的皮膚曬得黝黑,她的個子依然高挑,但不像年輕時那麽靈巧了。她難得一展笑容,即使是和父親恢複聯係這麽盛大隆重的事情,巧姑也不過是淡淡地,甚至是略為機械地和鄉親們應酬。
巧姑和順德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她本來就對順德沒有感情,隻是將就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湊合著過日子而已。當年和餘教員那些模糊短暫的愛情,早就不知被埋葬在巧姑內心哪個底層,連她自己也完全地淡忘了。
當年媽媽臨終時,交待巧姑要等父親回來。巧姑也曾經幻想過父親會突然來到她身邊,救她出苦海。可是現實像一把無情的利劍,把任何一絲絲的哪怕微弱的幻想斬斷。巧姑最終覺得,擁有幻想其實更痛苦難受,還不如忘掉幻想,活得容易些。
所以,當父親終於找到她,並且要接她去美國團聚時,她一點體會不到夢幻成真的快樂。她已經沒有念想了。她除了想去向父親傾訴自己多年來的苦楚,沒有其他的奢望。她心裏有太多太多的悲苦,從未曾可以有人訴說。對於去異國謀生,巧姑內心其實充滿了恐懼。她已經在梅州度過了半輩子,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她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棵弱不禁風的樹,如果離開了梅州,一定是必死無疑。一想到要置身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過一種陌生的生活,巧姑的心就會一陣陣地緊縮,恐懼到暈眩。
最盼望去美國的,是巧姑的兩個女兒紅晴和紅豔。
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物質生活極度的貧乏,人們的生活隻能維持最基本的溫飽。那時城裏人的奢侈品是所謂的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而這些奢侈品,對農村人來說,幾乎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女孩子哪怕能有一件新衣服,就是一件可以炫耀大半年的喜事了。
巧姑的大女兒紅晴,長得最像媽媽巧姑。紅晴讀中學的時候,是學校裏有些名氣的漂亮姑娘。可是中學畢業後,紅晴不能像她的那些城鎮的同學,可以留在城裏。紅晴喜歡城鎮裏的生活,那裏有商店飯店電影院,有很多的年輕人,可以梳漂亮的辮子,穿好看的衣服。而她卻隻能回到家裏務農,她一直為此感到不平,可是對改變自己的未來無能為力。
二女兒紅豔和父親順德更親近些。她沒有姐姐紅晴漂亮,也不像姐姐那麽惹人注目。她是一個安靜乖巧的女孩子,但是父母都不知道,她內心裏有著多麽巨大的能量。如果說紅晴隻是不想回到農村的話,紅豔那沉靜的內心裏,則潛藏著一股毅力,讓她一直尋求著離開農村,改變命運的機會。
當巧姑父親從美國和巧姑聯係上,並提議申請巧姑去美國時,就像是天上掉下來了餡餅一般,兩姐妹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希望。她倆都期待著巧姑可以盡快去美國,然後把她們也辦出去。
最矛盾的是丈夫順德。他一方麵希望能夠脫離貧困的農村生活,可是他心裏又隱隱地害怕,如果巧姑走了,把自己留在這裏,那他就變成雞飛蛋打一場空,下半生可就慘了。所以,當巧姑對是否離家去美謀生猶豫不決時,他也表示不太讚成巧姑一個人去,他鼓動巧姑請求父親把他們一家人一起申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