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探索

個人愛好:文學,心理學,曆史,家族史,哲學.
個人資料
不羈的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孩子的問題還是大人的問題——教子漫談 2

(2008-06-29 05:01:52) 下一個

請看下麵兩個很平常的例子:
例子1。孩子在玩玩具,要求大人和他一起玩。忙著做其他事情的大人應付其事地和孩子玩了半分鍾就走開了,讓孩子自己玩。過了一會兒,孩子自己玩得無趣了,丟下一地的玩具去看電視了。大人忙完自己的事情回來,發現一地的狼籍,便呼叫孩子把玩具收拾好。孩子不願意,說:“你為什麽不收拾?你不是也玩了嗎?”大人便有些不高興了:“我那是陪你玩。而且玩具是你的,你玩完了就應該收拾好。教你多少遍了,為什麽就是不聽呢?”孩子仍然坐著不動,說:“我現在不想收拾,我要看電視。”大人已經不耐煩了,命令道:“我說要你現在收拾就現在收拾。那有那麽多理由?把電視關了,馬上把玩具給我收拾好!”孩子的脾氣也上來了,就是不動。大人上來把電視關了, 說:“去,收拾玩具去。”“不去。要收拾你收拾。我不。”“你還嘴硬?看我不打你?”“你打呀?”“你馬上去!”“就不。”“去!”“不!”——啪!一巴掌打了過去:“去!”孩子眼裏含著眼淚,仍然不動。大人更火了:“你是逼著要我再打你呀?去!”
例子2。孩子興致勃勃地在玩電腦。大人過來了。問道:“作業做了沒有?”“今天沒有作業。”大人不相信,說:“應該會有的,怎麽會沒有呢?”孩子頭也不抬,說:“老師說沒有。”大人仍然不甘心,說:“那你把補習老師安排的作業給完成了吧。”孩子仍然全神貫注在電腦上,說:“我一會兒在做。”“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電腦!電腦能當飯吃嗎?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麽能考大學找好工作呢?好了別玩了。趕快寫作業吧。”孩子極不情願地離開了電腦,嘴裏嘟囔著說:“老是不給我玩電腦!人家才玩了一會兒你就不讓玩了。你總是這樣。總是不讓我玩。”“玩玩玩!你就知道玩。除了玩你還知道什麽?你要是考試得高分,你玩多久我都沒有意見。你看你的成績,不要說和別人比了。連我都要羞死了。我花錢給你補習,你還不好好用心,就知道玩!你真是氣死我了。”——啪!大人越說越來氣,照著孩子的後腦勺就來了一下子。
分析:
第一個例子。孩子本來期待著大人和他一起玩的。當這一期待得不到滿足時,孩子的自尊心已經受到衝擊。接下來,孩子被命令收拾玩具。他先前低落的情緒不但沒有得到安撫,反而更進一步遭到打擊。這時,孩子當然不願意服從大人的命令了。孩子是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的,他能做的表達自己情緒的就是消極對抗。大人沒有體察到孩子的低落情緒,隻是對孩子消極對抗的表象感到生氣。加上又不分青紅皂白地把這一行為聯係到孩子以前的行為,認為孩子是有意和大人對抗。大人對孩子的對抗,通常采取的態度都是:你這麽小就敢和我對抗?那還了得?我不壓壓你,長大了你豈不是更難管了嗎?於是局勢就順延下去,朝著對抗的方向越走越遠。而雙方對抗的結果,孩子是弱者,自然是受害者。
第二個例子。孩子在全心全意地玩的時候,被打斷了,自然是有情緒的。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你把他們從一出精彩萬分的電影中打斷,他們也會一萬分的不願意的。大人隻注意到孩子的抵觸,把這種抵觸和孩子的學習成績聯係起來,產生大人自己的惱怒情緒,並且不適當地發泄到孩子的頭上。隨之責打孩子。
從上麵兩個例子來看,打罵孩子在兩個例子中,都是完全沒有必要也是可以避免的。在我們教育孩子的生活當中,如果當父母的可以在頭腦發熱和動手的衝動發生之前,警告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想除了動手打孩子,是否還可以有其他的做法可以采用。在平時,你也不妨心平氣和的回顧一下,當你打了你的孩子,在下一次你教育你的孩子的時候,你認為你上次打他的效果還在嗎?或者說,打孩子這種教育方法,可以起到你所期望的效果嗎?如果可以,你認為可以持續多長時間呢?如果不可以,你是否考慮不再使用打罵的教育手段,去學習一些其他更有效,更持久,並且不會傷害孩子的方法呢?
小孩子被打,通常發生在他們開始有了明顯的自我意識,並且開始對成人表達自我的意見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模仿性極強,卻不太懂得行為與目的之間的內在聯係。而做父母的,覺得在這個時候和孩子講不通道理。覺得要想糾正他們的錯誤,就隻有體罰。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隻要你有耐心,和孩子平和地討論你希望他們改正的錯誤,減少他們對抗的情緒,他們是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減少和改正他們的錯誤的。關鍵的關鍵,是父母一定要有清醒強烈的意識,知道和懂得,教育的手段有很多。責打孩子,不是我們的唯一和首選。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父母,應該擁有先進的教子常識。
歡迎閱讀我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NCJCC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反對打孩子,

1。 感情因素: 小時候被媽媽打,雖然要比sibling少,但impact對我比較大。我認為這是一直同媽媽不親的重要因素之一。感情會被打掉哦。

2. 尊重因素: 如果今天麵對我們的也是個成人,我們生氣時還會動手嗎?對小朋友也是應該尊重的。

3。 和平因素: 如果我動手了,那怎麽讓兩個孩子之間不動手?西方文化長大的孩子一定說:Why you can do it and we can't? "Just because we are parent" won't work.

所以,我們家不打孩子。不過,我生氣時會很大聲地罵 (不人身攻擊,不說髒話,刺傷的話),比如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怎麽就是不聽,把東西現在就收掉 。。。 氣死我了。。。”之類的。大概也非常的不好,因為也看到了害怕的眼神。可有時真的好生氣,氣炸了。

要改變打或不打,罵或不罵,難!大家共勉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