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探索

個人愛好:文學,心理學,曆史,家族史,哲學.
個人資料
不羈的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孝順談起3---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不同

(2008-02-16 00:27:18) 下一個
從孝順談起之三 – 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不同


由於孝順是非常純粹傳統的中國文化,對於那些在西方文化中長大的人來說,他們很難明白為什麽中國人對父母那麽百依百順。同樣,從小就接受了“孝順”觀念的中國人,也非常困惑於西方人對父母的方式和態度。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中國人對於西方人對父母態度的批評,認為他們不能做到像中國人那樣孝敬父母,是一種道德的缺失。
我在從孝順談起之一中提到,孝順其實是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統一化,法律化,道德化以及傳統化了。它的產生是和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有關的。由於這一概念非常適合當時的封建社會需要,就應循統治者的需要流傳下來並得到加強。成為後來的做人之本。而在西方文化中,他們並沒有產生類似“孝順”的這麽一種幾乎是無所不包的父母兒女間的規範。而資本主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在西方誕生及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鼓勵和促進個人發展,這也和孝順所提倡的父母兒女間的依存是完全背離的。
資本主義在其早期,所采用的生產方式是以行業為單位,而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當行業生產發展到一定規模,出現了以工廠生產為主的生產方式時,生產水平或生產力的提高,給當時的社會關係和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更新和變化。在此之前,眾多的人口是生活在以家庭為中心,以村落為活動範圍的環境中的,彼此在經濟上和心理上都非常地彼此依賴。當工廠出現時,個人完全可以脫離家庭,土地和村落生存,個人的家庭生活和個人的生產勞動可以完全地脫離開來。這種生產方式帶給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由此一來,人們不必將個人的生存需要捆綁在家庭和土地上。個性化,個人發展,獨立思考,獨立理念等等,取代了家族利益,家族觀念,共性思維和彼此依存。在心理發展史上,這是一個巨變期,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是極其巨大的。不幸的是,中國並沒有經曆這麽一種裂變,所以,我們仍然維持了持續了幾千年的共性思維。絕大多數以共性思維為其主要思維方式的人們,會難以理解一個沒有“孝順”價值觀念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麽東西方在“孝順”這一觀念上為什麽會缺少共同語言。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們會發現,“孝順”將不再適應我們的生活觀念而必將遭到淘汰。但問題是,我們用什麽新的觀念來代替它呢?
今天,中國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相當現代化的程度,相當部分的人口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已經對孝順這一觀念有所改變和淡化。例如在城市中那些晚年生活有保障的父母,基本上已不需要兒女在經濟上的供養。他們仍然希望兒女“孝順”,希望兒女們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持,希望兒女們經常可以陪伴身邊。同時,整個的中國社會,由於曆史的原因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於如何認識“孝順”,我們仍然存有非常多的困惑。總的說來,我們仍然希望父母與子女之間保持有相互依賴的,緊密的關係。因為我們並沒有建立起那種根深蒂固的個性獨立的觀念,當社會和生產力進步到不需要那種強烈鞏固的家庭關係時,我們的社會不免會產生一種恐慌,因為我們不知道失去了家庭的密切關係,個人該如何強壯地生活。
我們批評得最多的,是西方社會老年人的際遇。其實,西方老人生活孤獨的現象早已有之。由於是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政府在製定政策時,會優先考慮到這一問題,會有很多相應的扶持老年人的措施。這麽一來,老年人就可以一直保持獨立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其次,孝順要求的“順從父母”,西方文化中,同樣也會尊敬父母和服從父母,這種尊敬和服從,是基於人與人之間平等的關係中,所應有的尊敬和服從。就好比在任何一組人群中,彼此應有的尊敬和服從一樣。這種尊敬和服從和“孝順”的“順從”不同的是,兒女作為獨立的個體,具有他們獨立的意誌。他們的尊敬和服從是基於自身與他人的一致性,而並不是基於因為要取悅長輩和遵守社會的道德而服從。而且,作為子女,他們可以表達他們的意見,也可以反對父母的意誌。因為作為獨立的個人,他們成長的目的就是可以不依賴父母長輩而獨立地生存。而這種獨立同樣也體現在年邁父母的身上,當子女離開他們時,沒有子女的供養,他們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無需依賴兒女的經濟供養以至喪失自我的喜好。所以,我們以為西方老人的晚年沒有兒女的陪伴,是很悲慘的,實際上並不如此。反觀許多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的中國家庭,反而有許多的內部矛盾,而這些矛盾,如果是分開來居住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中國父母中最典型的例子:我花了那麽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和心血,把孩子養大,就是要孩子聽我的,不然的話養來幹什麽呢?----解析這種心理,無非就是共性思維中,父母子女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兒女在父母眼中,並不是一個人格獨立的個體。經濟的供養成為人格個體的掌控。單從這一點看,孝順的經濟含義就是非常明顯的。
這裏一定會有人說:孝順不是那麽簡單的。孝順還包含有愛,關心,體貼,回報,禮節,遵從…我將會在下一篇博客中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NCJCC 回複 悄悄話 小8毛是否看得太快了點?作者說:“所以,我們以為西方老人的晚年沒有兒女的陪伴,是很悲慘的,實際上並不如此。反觀許多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的中國家庭,反而有許多的內部矛盾,而這些矛盾,如果是分開來居住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完全同意作者和小8毛的意見。我不習慣父母同我住,想老了我也不會喜歡同孩子住。還是老兩口自己住暇逸。
小8毛 回複 悄悄話 不能用你自己的觀點來橫量別人的生活,我生活在白人圈子裏,我感到他們大都願自己生活,不願與孩子們生活在一起。老年人和年輕人思想觀念有很大的代溝,有好多看不慣的地方,簡單地說,孩子們愛把他們的音樂放的很響,老人嫌吵,更討厭現代的音樂。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晚睡,晚起,不愛收拾房間,吃太多的零食,不按點吃飯.....老人都看不慣。老人更看不慣,小一輩對父母沒大沒小的說話方式。說真的,老人累了一輩子,真是想安安靜靜的度過晚年。
中國也有老人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有太多的矛盾,有的孩子是利用父母為他們看孩子,做飯,是變相的保姆。當老人動不了了有報怨成了他們的付擔。還是西方好,老人院有值班的護士管,不用看自己孩子的臉色,不用因給孩子拖累而感到不安。
老人更注重心理沒負擔,心理的寧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