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西洋城晚會落幕 褒獎讚譽繽紛

(2008-01-05 17:44:58) 下一個

大西洋城晚會落幕 褒獎讚譽繽紛


圖:12月30日,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大西洋城凱撒宮的五場聖誕晚會演出,在鼓掌與驚歎聲中落下了帷幕。(攝影:戴兵)

神韻傳十方 各族裔慕名相約來觀 藝美技精湛 專業者驚歎前所未見

(記者徐竹思新澤西報導)12月30日,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大西洋城凱撒宮的五場聖誕晚會演出,在鼓掌與驚歎聲中落下了帷幕。大西洋城市市長斯格特艾文斯(Scott Evens)於首演日親臨劇院頒發褒獎。

在以後的連續三天中,台上中華文化大觀跨越上下五千年精彩呈現;台下各族裔觀眾無論從遠方聞訊特來一睹神韻風采的,還是偶然“中獎”的賭場常客,均交口稱讚:那服裝、那色彩、那技藝、那布景,美妙卓然;參與演出人員用心凝聚,觀眾表示身感,更有人感動落淚,意猶未盡,攜親朋再觀;華人觀眾似乎亦在此找到民族文化的根,從來自30日晚會觀眾的部分反饋中可見一斑。

華人感受文化根:“像皇帝在看戲”

曾在美國開夜總會、熟悉各種歌舞表演的越南華僑林萍女士說,(晚會)“非常與眾不同,開場的舞蹈使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皇帝在看戲,坐在這裏看宮女們跳舞,這個場麵像天宮,有許多仙女。”


12月30日大西洋城聖誕晚會觀眾,曾在美國開夜總會、熟悉各種歌舞表演的越南華僑林萍女士。(攝影:戴兵)

從大陸來的李安小姐最喜歡傣族舞和蒙古舞,因為“有民族味”。與她同行的來自台灣的阿泰先生則最喜歡“鼓舞”,他們都表示在異鄉看到中國秀非常開心。


12月30日大西洋城聖誕晚會觀眾,從大陸來的李安小姐最喜歡傣族舞和蒙古舞,與她同行的來自台灣的阿泰先生則最喜歡“鼓舞”。(攝影:徐竹思)

仇先生(Charles)和太太Anneta也是賭場的常客,他們都表示很喜歡這台節目。從香港來的Anneta說,“色彩搭配比所有看過的秀都好,舞蹈技巧也好,很專業。” 

從台灣來的仇先生認為,“中國文化能在這裏傳播和交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12月30日大西洋城聖誕晚會觀眾,從台灣來的仇先生(Charles)和從香港來的太太Anneta都表示很喜歡節目。(攝影:戴兵)

“多次感動落淚” 攜母再觀神韻

住在新州的皓夫婦(Dan & SharHough)是賭場常客,上周五(28日)他們在來賭場的路上看到高速路上的晚會廣告就來看了首場演出,他們說自己如此喜歡,皓太太Shar在演出中幾次感動落淚,激動的她在30日帶來了母親一同再趕看晚會的最後一場。 

“這是一台不同尋常的演出,” Shar說,“我感受到友善(kind),實才卓能的演員,充滿很多的能量。我也喜歡主持人。”

電腦工程師Dan則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卓越的演出,我喜歡所有的節目。”

Shar的母親斯蒂文斯(Diana Stevens)則說自己一直對東方文化感興趣,自然非常喜歡這台節目。

看過30日的晚會後,Shar和母親都說,她們還是最喜歡法輪功學員的故事,她們都落淚了,Shar直到演出結束還不斷擦著哭紅了眼圈說,“太感人了。”


12月30日大西洋城新唐人聖誕晚會觀眾,皓夫婦(Dan & Shar Hough)和Shar的母親斯蒂文斯(Diana Stevens)(左)。(攝影:戴兵)

各族裔從中土文化尋根

觀看晚會的多族裔觀眾帶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而來,驚喜地從這台洋洋中土文化大觀中發現自己民族的文化片影,他們說,這些奇妙的共性令他們更加喜歡這台晚會,幫助他們理解中華曆史文化。

來自當地的印度裔查樸阿(Chopra)一家說他們可以從舞蹈中找到印度風格的蹤影。在郵局工作的Sarekha以“美麗而迷人(enchanting)” 來形容,她最喜歡的舞蹈是蒙古舞。做財務顧問的沙阿(ArpitShah)說,“服裝色彩絢麗,喜歡男子的鼓舞,有些音樂與舞蹈有印度的影子,因此感到親切。”


來自當地的印度裔查樸阿(Chopra)一家。右一Sarekha,沙阿(Arpit Shah)(右三),Shruti(左二)。(攝影:戴兵)

西語裔歌唱家:“最欣賞美妙歌聲”

在演出的三天中,有不少觀眾是做娛樂業,或專業舞蹈、音樂家,觀後晚會的他們不僅沒有“同行相輕”,反而豎指表示佩服晚會藝術家們的演技水平。

演唱爵士樂和流行歌曲的戴埃茲(Jessy Diaz)說晚會的男女高音(洪鳴和白雪)真是一流歌唱家,他們的聲音是“如此優美,用的是西洋傳統發聲方法,又有自己的風格。”

與戴埃茲同來觀看的父親Hector則說,“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晚會,他們將最難的東西用看來最簡單的方式表現出來。”


圖:演唱爵士樂和流行歌曲的戴埃茲(Jessy Diaz)。(攝影:徐竹思)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