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平衡,再轉一篇朱雨心的文章
(2008-01-12 15:00:28)
下一個
太忙,沒空寫東西,發現轉貼的好辦法 --- 都比我寫得好。
再說封建之美(1) 2007-05-25 19:16:35
再說封建之美
朱雨心
過去的一百年,充滿了謬誤。這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危害最深、而同時也是最明顯的謬誤,就是“封建”。這個謬誤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凡是包含封建二字的言論,基本上都是胡言亂語。尤其是,隻要有“因為兩千年封建社會……,所以……”的說法時,那就一定是胡言亂語了。然而,涉及中國曆史、中國文化、中國傳統、中國社會的言論,幾乎必然會包含封建二字,所以,凡是涉及中國曆史、中國文化、中國傳統、中國社會的言論也就幾乎必然都是胡言亂語。例如,什麽“封建迷信”,“封建地主”,“封建買賣婚姻”等等,無一不是莫名其妙的說法。這“迷信”與“封建”有什麽關係?而地主根本就不封建。地主是資本家。而且,與“封建地主”對應的,是不是應該叫“封建貧下中農”?既然是買賣婚姻,當然是資本主義婚姻嘍,怎麽會是封建婚姻呢?封建,本來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名詞,而現在通常所說的封建,沒有任何特定的含義,而實際上成了傳統與醜陋的通用代名詞。這就象通常所說的民主一樣,沒有任何特定的含義,而實際上成了“先進”與美麗的通用代名詞。
所謂“封建製度”或“封建社會”,本是西洋人對西洋曆史的描述。馬克思認為:西洋人的曆史可以分成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幾個階段。在西洋人的現代政治詞匯傳入中國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麽“封建社會”的概念。共產黨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非共產黨人的摩登識字分子認為:西洋人的模式放之四海而皆準。這樣,以西洋人的曆史為參照,中國才有了封建社會。
其實,世界各民族曆史上的社會形態不盡相同。中國與西洋的曆史就非常不同。即使是西洋各民族的曆史,也有很大的差異。在古代,各民族在相對彼此隔絕的狀態下,各民族的生存環境是很不同的,而在不同的環境下的演化的過程與結果當然也應該是不同的。更何況,還有各種各樣的偶然因素。難以令人相信,居然會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演化模式。例如,中國就沒有過奴隸社會。當然,世界各民族的人性的差異應該不是很大,不論怎樣折騰,最後,大家都必須要吃飯、睡覺、生孩子,才能生存下去。各民族曆史上的社會形態的某種類似,那到是很可能的。
封建製度的基本特征是:分權、自治、共和、世襲。從最高封建君主,往下分配權利。各級封建君主自主統治他的領地和臣民。上級封建君主,不介入下屬封建君主的內部統治。各封建君主的領地和臣民,是通過分封這樣的政治手段獲得的,不是通過自由買賣獲得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君主,就是所謂的貴族。在貴族之間,有相當程度的共和色彩。而下層的人民,則依附於各自的封建君主。
所以,地主與封建沒有任何關係。地主的土地是通過自由買賣獲得的,並不是通過政治手段獲得的。地主與佃戶以及長工、短工是純粹的經濟關係。地主沒有任何管治他人的政治權力。一個佃戶,倘若不願意租種一個地主的土地,那個地主沒有權力強迫他租種。一個長工,倘若不願意給一個地主做工,那個地主沒有權力強迫他做工。那些佃戶以及長工、短工並不附屬於地主,並沒有義務非要租種地主的土地或給地主做工。地主也沒有義務去統治、管理、或照顧那些佃戶以及長工、短工,也沒有義務非要讓佃戶租種土地,或雇傭長工、短工。地主與佃戶以及長工、短工的關係,是建立在兩廂情願的基礎上的。雙方都沒有強製對方的政治權力。地主,就是資本家。自給自足的自耕小農,就是“小資產階級”。所謂地主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所謂地主製度,就是資本主義製度。所謂地主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
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初,曾發生過所謂“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因為要養羊生產羊毛,弄大批下層人民流離失所。為什麽養羊會導致大批下層人民流離失所呢?在這之前,這些下層人民為什麽就不流離失所呢?這些都源於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同特點,以及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在封建社會,一方麵,下層人民附屬於自己的封建君主,有服從封建君主的統治以及為封建君主服役的義務;另一方麵,封建君主也有統治、管理、保護、和照顧自己的臣民的義務。一個封建君主,通常,至少在主觀願望上,是希望自己的臣民能生活的好。所以,那些下層人民,盡管也許生活並不怎麽好,但是,至少還有自己的君主管著,有困難時至少還有個地方去求告,不至於會流離失所,弄的連安身之處都沒有,用《海港》裏馬洪亮的說法,那就是:“生老病死有依靠”。所以,在封建社會,名義上是各封建君主擁有他的領地,可是在實際上,在相當程度上,是臣民們公用的。封建君主,若不需要臣民們耕種土地,那他就需要另外按排臣民們的生計。可是現在卻是變成資本主義社會了。原來的封建君主,現在成了資本家了。現在的資本家與原先的臣民,已經不存在依附關係了。原先的臣民,沒有了效忠和服役現在的資本家的義務,而現在的資本家的也沒有了統治和照顧原先的臣民的義務。資本家使役工人,比封建君主使役臣民,更方便: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要用人時,隨時召。不需要用人時,不需要閑養著。至於工人找不找得到工作,如何生活,那不關資本家的事。本來是封建君主的領地,現在自然成了資本家的私人財產,資本家願意怎麽使用就怎麽使用,完全不需要考慮原先的臣民們的生計。而現在,資本家要在那土地上養羊生財,不需要人耕種土地了。本來是封建君主的臣民,現在既然與原先的封建君主脫離了關係,自然就應該是自謀生計。這就是為什麽會有大批下層人民流離失所。因此,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人間,每個毛孔都流著血。既然如此說,不知在馬克思看來,是資本主義社會更罪惡呢,還是封建社會更罪惡?是資本主義社會更醜陋呢,還是封建社會更醜陋?還是各有各的罪惡,各有各的醜陋,各有各的美麗呢?
朱雨心2007年4月1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