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奧威爾1984,中國《全麵監視》

(2024-06-23 02:32:50) 下一個

奧威爾1984,中國《全麵監視》

2024年德國紀錄片獎授予來自中國的導演張嘉玲,她憑借電影《Total Trust》(全麵監視)獲獎。該片講述了人工智能在中國作為監控技術被應用的情況。流亡美國的張嘉玲獲得了獎金為2萬歐元的主要獎項。

該獎項於6月21日在斯圖加特舉行的頒獎晚會上頒發。主獎由西南廣播公司(SWR)和巴登符騰堡州媒體與電影協會(MFG)讚助。

現居美國的張嘉玲於1984年出生於中國,作品包括講述“一胎化政策”的紀錄片《獨生之國》。

評審團表示,在德荷合拍的獲獎作品《Total Trust》中,張嘉玲捕捉到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駭人力量。“這是一部極其令人不安,同時觸動人心的電影,講述了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中人工智能的使用和濫用,以及審查和自我審查。”該片令人印象深刻地記錄了毛澤東開創的這個斯大林式國家,正與最先進的監控技術完美結合。

評委強調:“影片以中國為鏡,敲響了警鍾:越來越廣泛地使用數字監控技術,早已成為全球現象,即使在民主國家也是如此。”

(德新社、天主教新聞社)

《全麵監視》(Total Trust)是一部記錄每時每刻監視中國人一舉一動的紀錄片。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張嘉玲講述了陳紫娟和其他幾位中國持不同政見者所遭遇的國安監視和騷擾的故事。

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人們都會看到公共安全攝像機,但中國大陸的不同之處在於:監視係統無所不在,監控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融入了不受歡迎的社會控製的各方麵。

影片講述了前律師常瑋平的故事,他現在還在監獄裏服刑。他的妻子陳紫娟勇敢地站出來在為他爭取釋放。但陳紫娟的一舉一動都被提前封鎖。

影片還講述了張律師的故事,他被卷入中共所謂的“709鎮壓”律師大抓捕一案,這使得代理訪民和人權案件的律師大量減少。他入獄幾年後,才在當局含糊其辭、包羅萬象的指控下麵臨審判。在被捕前,他曾代理記者黃雪琴的案子,當時黃因一係列性騷擾事件而被起訴。現在,黃雪琴正努力幫助陳紫娟。

另一個是李文足的遭遇。她的丈夫是前人權律師王全璋,他因類似“顛覆國家罪”而被捕並判刑,李文足也經曆了同樣的惡夢。王全璋算是幸運的,最後他被釋放了。但從那時起,他們一家人過得並不好,因為他們在嚴密的監控之下,監視器一直指向他們的公寓門口。

《一九八四》與極權主義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所創作的一部反烏托邦小說,出版於1949年。它重點探討黨和政府權力過分伸張、推行極權主義、實施壓抑性統治的後果。故事發生的時間設於1984年——為當時作者對未來的虛構想像。在其構想中,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一場永久的戰爭、政府監控無處不在、資料記錄中滿是曆史否定主義及政治宣傳。其為反烏托邦小說類三部代表作之一(另外兩部是《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在小說中,英國(第一空降場)成了超級大國大洋國的一個省,整個國家由黨所支配,它雇用了思想警察去迫害個人以及個人思考。老大哥是黨的領導人,喜歡強烈的個人崇拜,但他可能根本不存在。小說的主角溫斯頓·史密斯,是一名外圍黨員,他在真理部(新語稱為真部)工作,真理部負責宣傳和修改曆史,他的工作是重新編寫過去的報紙,好讓曆史記錄一如既往地支持政黨的發展路線。

《一九八四》是一本經典的政治諷喻和反烏托邦科幻小說。自1949年出版以來,它的許多用語和概念在英語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老大哥、雙重思想、犯罪思想、新話、101室、電幕、2+2=5、忘懷洞。《一九八四》令形容詞“奧威爾式的”(Orwellian)普及,它是用於形容官方欺騙、秘密監視並且修改曆史的極權主義或獨裁狀態。在2005年,該書被時代雜誌評為1923年至2005年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說之一,還在1998年被列入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2003年,《一九八四》在BBC的書籍票選活動大閱讀中獲得第8位。還在1956年、1984年改編成電影上映。

中國的監控體係

中國的監控體係,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專製國家最為有效的。在這方麵,中國共產黨比前東歐和蘇聯做得更好。它有一個特別的黨務官僚機構政法委,還有大概1000多萬的"信息員",基本上是勞動力強度十分高的一個網絡。

總部位於美國的《中國民主季刊》發表主編王天成和知名政治學者裴敏欣的對話《是什麽使得中國的民主轉型特別困難》。當被問到為什麽在毛死後這麽多年之後、"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之後,新極權主義沒有什麽障礙就輕易崛起了時,裴敏欣認為,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中國在毛澤東後的所謂"改革開放",從政治層麵上來說,根本就沒有觸動極權主義製度的根基極權主義的核心是對國家機器,特別是專政機器的完全控製。極權黨內缺乏製衡機製,即沒有所謂"黨內民主"。所以,沒有任何體製內約束最高統治者的機製。同時又缺乏社會上對執政黨的平衡或者製約的機製。所謂"改革開放",經濟上改變最大。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經濟層麵,黨通過國家對經濟有相當大的控製力。比如說,金融體係是黨控製的,金融是經濟的命脈。其他許多主要行業,電信、能源、交通,基本上是國家控製的。它也可以通過製定規章製度來限製民營企業的發展

裴敏欣還指出,中國的監控體係,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專製國家--威權國家也好、極權國家也好--最為有效的。在這方麵,中國共產黨比前東歐和蘇聯做得更好。它有一個特別的黨務官僚機構,就是政法委,在監控體係裏麵起到了很重要的協調作用。從組織層麵講,中共作為列寧主義政黨,它每個部門--從街道到學校--都有黨的存在,通過黨來發展告密者。

極權主義

極權主義為政治學術語,描述對社會有著絕對威權並全然謀求控製公眾與私人生活之國家政治製度。奉行該思想之國稱為極權國家(totalitarian state)。

該概念在形成之初多含褒義,由魏瑪德國法學家、納粹學者卡爾·施米特與一些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在1920年代提出。施米特在其有關全能(all-powerful,即統治一切)政府之合法性的、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作品中使用“Totalstaat”一詞。 通常被用以強調納粹德國、法西斯主義國家與蘇聯之間的相似性。

極權主義的到來標誌著20世紀新政治時代的開始。根據漢娜·阿倫特的說法,極權主義是一種極端形式的新式專政,由“孤立的個體”組成。她申明,意識形態在定義整個社會的組織方式方麵起著主導作用。根據政治學家胡安·林茲的觀點,威權政權與極權政權之間的區別在於,威權政權試圖扼殺政治和政治動員,而極權主義則試圖控製政治和政治動員。

但是,最新的分類之一未將極權主義確定為專政的一種形式。在芭芭拉·格德斯(Barbara Geddes)的研究中,她專注於精英領袖與精英大眾關係如何影響專製政治。格德斯確定了在專政中構成精英政治的關鍵機構。該研究基於以下因素,並且與這些因素直接相關:分類的簡單性,跨國適用性,對精英和領導人的重視以及將機構(政黨和軍隊)納入塑造政治的中心。根據格德斯的說法,獨裁政府可以分為五類:軍事專政,單黨專政,個人專政,君主製,混合專政。

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政治哲學家、作家和納粹大屠殺幸存者。她的貢獻影響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政治理論研究者。她的作品涵蓋了廣泛的主題,但最出名的是那些處理權力和邪惡的本質,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權威和極權主義的作品。

她提倡政治空間中的“多元性”概念。因此,人與人之間在政治上存在著潛在的自由和平等。重要的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願意和合適的人應該盡可能在最具體的層麵上參與政治協議、政治合同和憲法。由於這種觀點,她批評純粹的代議製民主。

除了哲學、政治和曆史文獻,她還使用傳記和文學作品作為她考慮的參考來源;她逐字逐句地評析這些文本,並用她自己的方法來麵對它們。

漢娜·阿倫特的首部著作就是1951年的《極權主義的起源》,她追溯過去兩三百年的曆史,最後整理出結論:反猶主義與帝國主義共同促成了極權主義。

《極權主義的起源》(德語:Elemente und Ursprünge totaler Herrschaft),初版書名為《我們當前的負擔》(The Burden of Our Time)以反猶主義、帝國主義及極權主義三個論述視角來分析極權主義的起源,此書說明極權主義不同於傳統專製獨裁的現代性特質,說明為何極權主義的意識型態動搖啟蒙理想及普遍人權原則,最終使歐洲國家麵對國內少數族群時未能阻止不當國家及集體暴力的曆史及意識型態問題,特別是帝國主義擴張所帶來的“種族思想”與“官僚統禦”。此書確立了阿倫特作為重要政治思想家的地位。

阿倫特主張極權主義的成長是傳統意義民族國家解體的結果;她認為,極權主義政權,為追求政治權力而不顧物質或功利考量,徹底改變政權下的社會結構。和過去任何專製獨裁相比,極權主義統治形態的殘暴及侵略性,不是為了權力渴望、版圖擴張或利益,而是出於意識形態的理由,可以把人民區分成“理應消滅的人種或階級”,以集體改造與屠殺進行施暴,以證明其意識形態的意義是永遠正確並連貫一致的。

阿倫特認為,歐洲國家麵對國內少數族群時,帝國主義擴張所帶來的“種族思想”與“官僚統禦”,是動搖啟蒙理想及普遍人權原則,而最終未能阻止不當暴力的最大問題來源;最終帝國主義極權主義的特性卻是殊途同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需要趕上世界潮流了,威權主義會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主流,民主體製會衰落,這個概念已經不是值得爭論的問題,而是曆史規律可以借鑒,有限的資源與人類無限的貪婪的矛盾必然導致他律的社會契約強迫化。
否則社會無法生存。
看看美國,拜登把這次大選稱作是民主與獨裁的對決,川普也不否認他如果當選,不會拒絕成為獨裁者,而川普可能的競選副手公開宣稱美國最大的獨裁者是拜登。
美國如今麵臨左右兩種選擇,不是拜登的社會主義就是川普的法西斯主義,沒有第三種可能,因為貿易戰讓美國的自由市場原則的資本主義不再可能了,這兩種主義的共同特點是計劃經濟,和大政府威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