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院士評選

(2008-01-06 19:12:44) 下一個
2007年的兩院院士評選結果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了。事實上,很多當事人早已經知道結果了。聽說南開數學所這回上了兩位新院士,這可能容易讓人聯想起已故著名數學家看陳省身的影響力。

每兩年的院士評選總是令人關注的。現在的院士,不僅代表著一種榮譽,也關係到諸多的現實利益,這利益不僅僅是個人的(比如待遇,課題經費等),也和單位集體利益密切相關。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如今的院士評選竟爭越來越激烈。

關於院士評選,總是有很多爭議。主要的爭議是是否公平公正。具體地說,在評選中,裙帶關係(如早年很多人對數學學科,北大係列的的院士占多數很是不滿),官學勾結及學科偏向(如近年來航空航天領域上了很多新院士)等問題。就我所熟識的近40位兩院院士(因論文評審,答辯和課題合作的關係),確有幾位我認為並非本領域的最佳。要做到絕對公平公正,確實很難。諾貝爾獎評選也未必絕對公平公正,當選者也未必就是本領域的最佳,未當選的也未必都是水平不夠。即使當選的,也未必就是因為他的最重要貢獻,如愛因斯坦並非因為他的廣義/狹義相對論而獲獎,而是他的光電效應。當然有些學者認為光電效應是他的最大貢獻,愛因斯坦本人也對光電效應頗為看重。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認為相對論更重要。

2007年的兩院院士評選的重要改變是投票率從超過半數提到超過2/3。這個改變增加了很多難度,有些學科因此無人當選,如科學院數理學部的力學學科這次就沒人當選。聽說這次還有一位因差了0.33票而未當選的,由此引起了是否該四舍五入的爭議。多年前現在的浙大校長(當時還在清華)楊為也是真好達半數,但未超過而落選,不過後來他終於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