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了

一個在澳洲男人的心情筆記, 希望我的澳洲生活能給你帶來幫助.
正文

留連山水間

(2006-05-03 17:36:38) 下一個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如果你來到四川想一覽名山大川的話,相信很多的四川人一定會這麽告訴你,金秋的十月,我同朋友便在那青城山中留下了尋幽探靜的足跡。 ?? ??依山由棧道向上走去,給人第一印象的便是那些山石,這些山石並不是那樣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它們是無序而略顯雜亂,常常是這裏一大塊那兒一小堆地讓你毫無準備就突現在你眼前。有一塊石特顯突出,它夾在兩旁山縫之間,整個的感覺是懸空而下,我們走的棧道的一個支角就架在它的下麵,看起來總有些失重,不過走在上麵倒也不用驚慌害怕。這裏的石頭都差不多共有一個特點,很大一塊地隨意散落在山間與林溪裏,我跟朋友分析,這些石頭的形成這樣無規,有可能是在很早以前由於地殼運動所致形成的,猜測間還是不能想象出這些大石何以至此的。很多名山大川的石頭都極美,如三峽之石、如黃山之石、又如一些深山小溪間之石,或被形於詩、於畫,於歌,都是入情入景的,讓人為之而神往,可是這裏的山石卻沒有那文人墨客筆下之美,但也讓人隨之浮想。我想它們的吸引之處在於那種原始古樸的美,也許自有天地以來它們就以這樣的姿態藏於山間,雖經歲月的風吹雨打,那固守此地的滄桑與流逝依然保持著最混沌的氣勢,我終於明白了,那不經雕鑿修刻的自然單純、天然自成的獨立風格正是青城之石的獨具之美所在,不然你也去感受一番吧,說不定又會有一種不同的體味。 ?? ??山道兩旁的樹木蔥鬱多樣,走在其間讓人覺著一種深邃幽遠,濃密的樹葉垂落下來,沒有陽光也沒有風,一種涼爽由然而來了,不是那種陰冷的涼,該怎樣形容呢,或許就是清新吧。十月秋天的樹亦是多姿的,正是落葉時節,一片葉兒悄然從枝頭飛落,微黃的葉子在空中翻飛,像隻蝴蝶般的舞動著,它是否有些不舍離開呢?留戀的舞姿讓人心動,慢慢地它落下了,靜躺於地麵等著來年的重生與美,這時我想起一句詩來著:“化作春泥更護花。”上得山來往下看風景更妙,一大片的綠色匯成的樹海呈現於眼下,其間也有一點的黃與紅色相印襯著,雖不能跟九寨那樣色彩斑駁相比,卻也其獨韻之情,不是有句詩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形容這樣的美景麽?綠樹掩映間藏著星星點點的紅牆青瓦,山中的人家真是好福氣,遠離了鬧市的汙濁與混亂,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清爽與美麗。據當地人說翻過了青城山便是臥龍自然保護區,所以以前這裏也常有大熊貓出現,因此這裏生長著一種叫箭竹的植被,不過現在是看不到大熊貓了,還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我這個缺乏知識的家夥居然把山中所長的水杉認作柏樹,一提起這事就忍不住想笑,真是不好意思,看來不懂的最好不要亂開口呀,以免鬧出笑話來。 ?? ??棧道彎彎曲曲地向前延伸著,望遠而看峰回路轉處疑是無路恰又柳暗花明,置身當中你才能體會到什麽是曲徑通幽,大大小小的橋是這條棧道上的特點,除了木欄修建的橋外還有開發青城後築成的石拱橋,由於長期潮濕的氣候石橋上已青苔斑斑,我還以為那橋早經曆了幾世風雨,雖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曆史悠長,卻也是曆經不少風吹雨打了吧?記憶中青城的橋總是彎延綿長的,有一座號稱為“百米長橋”,還有一座用我的話來說叫“三拐橋”,都是用木板鋪就而成的,曲折延長的路途看似平常,走過去才知通幽深處另有餘味,正是不知前方為何處,路回迂轉探青幽。有橋必有水也,這裏的水隻有一種風情,透明而清澈,從峽穀山間奔湧而出的水流時而在淺灘裏匯成一處清溪,時而在岩石縫隙間歡快愉躍而過,向下看去清澈的水下點點沙石點綴,路上樹影橫斜、腳下清泉潺潺,聽那水流歡快的聲音誰說不是一曲動聽的樂曲。下山經過一處叫翠玉湖的地方便有一段行舟的短程,一池碧綠的湖水夾在兩穀之間,平靜的水麵幾乎沒有一絲波濤,這裏真是安靜極了,如果不是偶爾的幾個遊客乘舟而過,倒有一番進入世外桃源的跡象,船也極靜地行走於湖麵,再不想說話,抬眼看看兩旁山穀的青翠與這湖水相映成一體,就真的想蕩舟於此,可惜還沒有品夠這雅靜船便靠岸了,隻留有一圈圈的碧波於思緒中凝結。這裏也有瀑布,是那種細小溫柔的,一股股細細的水流自上而下,輕輕地跌落於山穀中,水流發出溫柔的響聲,或者是不想打擾這份清寧吧,同樣是水,青城的水是不是也給你相同的感受呢? ?? ??聽,那是什麽聲音?是一隻小鳥兒的鳴唱,清晨的山林間忽然就傳來幾聲鳥的叫聲,好久沒有聽到這樣的鳴吟了,我們欣喜於這樣的聲樂中。還是在小的時候吧,早上醒來就能聽到鳥鳴,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樣一種聲音竟成了一種奢望?這個時候,我竟有了一種思念,什麽時候也能再於清晨裏聽一聲鳥鳴,什麽時候也能再看燕歸屋簷,別說我太嬌情,難道你沒有這樣的希望嗎?真是幸運呀,路上還看到一隻小鳥停於淺灘之上,本想留下它的倩影,無奈它驚恐於人類曾對它們做出的傷害,終於飛離遠去。 ?? ??上次去九寨遺憾於不能去看看都江堰水利工程,這一次倒圓了心願。很難想象在當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麽樣想到利用自然使之變害為利的?專家考證整個工程的選址是十分合理精確的,三大主體工程相輔相成,為灌溉成都平原、孕育出富饒美麗的天府之國起著不可磨滅的功勳,後世的人們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整改,使整個灌區麵積不斷擴大,受益的人們越來越多,我想僅僅用這寥寥數語是不能完全去描述這項曠世偉大的工程,唯有在心裏默默地為先輩們的業績感懷和崇敬著。站在秦堰樓頂鳥瞰整個水利工程全景,心內不由一陣敬佩之情由然而生,都江堰與京杭大運河、長城並稱於古時三大工程,然而曆史的風雲變換中長城、京杭大運河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隻供後人憑吊參觀,隻有都江堰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在為人類造福。如果說李冰是這個工程的開功之首的話,那麽後來所有為它付出心血與修整的人們亦同樣值得人們紀念與尊敬,正是許多人的心血凝積才讓都江堰留下一段千古佳話,是否可以這樣說,它是勞動人民共同智慧的結晶?深淘灘、低作堰的古訓至今仍為世人所用,那些智慧的亮點將隨岷江水般長流並永遠留在人們的心間。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