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是我非常崇拜的大師之一。這首習作很想寫出一些古典時期的特點。太難了,我還沒有完整駕馭四重奏的能力,實際上大多數樂句隻是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曲子雖然很短,我嚐試了用三個樂器合奏,兩個樂器重奏,每個樂器擔當旋律的變化。我還需要好好學習,請大家多提意見。
習作03 《弦樂四重奏》
作曲:無戒
弗朗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早期代表。
自幼在很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1761年在埃斯特哈齊公爵家裏當樂長,工作極繁重,地位卻很低下。但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後兩次去倫敦旅行,寫了十二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從此名震全歐。
他的創作涉及麵很廣,其中以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最為傑出。他把交響樂固定為四個樂章的形式,並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響樂隊編製,為現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的音樂旋律豐富,經常流露出純樸開朗的鄉間氣息。在四重奏創作中,常用“說話的原則”,即把各部的主題彼此象交談般地呼應,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複調的美。
此外,他在樂曲的發展中常用“主題活用的原則”,這直接啟示著貝多芬“動機發展”的靈感。海頓還是現德國國歌的作者。
海頓被譽為“交響樂之父”,其實也是“弦樂四重奏之父”。許多評論甚至認為,海頓對於弦樂四重奏這種音樂形式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要超過作曲家對交響曲發展的貢獻。但有意思的是,作曲家曾經承認,自己使用這種形式創作音樂是“純屬偶然”的,可見海頓隻是在不知不覺中完善了弦樂四重奏,而非刻意去創造或革新。
(以上介紹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