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裏湧出來的故事

談談感想,已經不再孤獨。
正文

餓漢饑

(2005-03-17 12:20:00) 下一個

餓漢饑-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aotalk&MsgID=59177

 

這篇文章你不看,人生的經曆的確會缺少一次。

從前總是從大人口中聽說文革的時候認識怎麽挨餓,今天看了這篇文章才對此事有一點具體的認識。不過當今的年輕人出國留學等於"洋下放"是很早以前的說法。不過放在我的身上還是有一點對應的,我就來講講我“洋下放“的故事吧!

 

 

剛開始來英國的時候,根本不會做飯,房子裏住的全是老外,這些人也都不會做飯,所以我無處可學。每天隻有從超市裏買來各種蔬菜和肉腸,加上中超買的可以稱為CHINESE Sauce(中國調料的東西,我也搞不清楚是什麽東西,不過挺香的)。混在一起,吃起來挺香的,當時連飯都不願意煮,搞點麵包吃吃就算了。到了星期五就到街對麵的肯德基去奢侈一回。每次那個打飯(雞)的印度哥哥如果給我一個較小的雞腿我心中暗罵,不要看老子人小,你就算給兩個火雞腿給我,我都能不帶骨頭的吞下去。不過為了祖國的光榮,人民的聲譽,我忍住極俄,一句話都沒有講,把雞塊連代紙盒一起吞了下去。

 

還有一段時間天天打工,有時候早上8點出去,晚上12點才能到家,一天在外十四,五個小時,極累,每天回家以後就到快餐店去點個,墨西哥牛肉,或者雞卷。吃了整整兩個月,到最後能吃下一半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之後覺得吃老外的TAKE AWAY 不是解決的辦法,要學會自己做飯,每天在廚房看老外都吃什麽吃得那麽壯,結果被我把老外的全套家什全都學會了,炸牛排,雞胸,做MASH POTATO,做沙拉,煮蔬菜,等等,結果怎麽吃也吃體重也不怎麽增加,不知道是為什麽。可能跟各個種族之間的消化係統的能力和效果有關吧??

 

再後來宿舍來了一堆的韓國和日本人,每天做墨魚湯,雞湯、吃很是不錯,好一點的時候不是韓國烤肉就是日本的sikiyaki,每天都在享受美食,從此之後跳出三年人為災害,也潛移默化的受東亞影響,品味變的非常(好或差,二選一)起來。做飯從此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口味花樣,都不是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