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撤銷論文引風波 華人學者和諾獎得主誰造假?(
(2008-03-18 01:10:25)
下一個
巴克:“第一作者提供的圖表數據,與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有不一致之處,我們對論文的結論完全失去了信心。”
鄒誌華:“作為琳達·巴克實驗室的博士後,我所有實驗的結果她都是看過的。而且論文主筆是巴克博士,她不可能僅憑幾個圖表就可以做出一篇《自然》論文裏的結論。”
■諾獎得主突然宣布撤銷六年前在《自然》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
3月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聲明,宣布撤銷六年前在該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聲明者是論文作者,即2004年諾貝爾獎得主琳達·巴克(LindaBuck)及其合作者。
巴克在接受《自然》的采訪中說:“第一作者提供的圖表數據,與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有不一致之處,我們對論文的結論完全失去了信心。”
被暗示負有主要責任的第一作者———華人學者鄒誌華沒有回應《自然》雜誌的詢問。3月9日晚,他接受了《北京科技報》的采訪,首次對外界公開了自己的看法。
巴克是美國弗雷德·哈欽森(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教授,她和她的博士後導師理查德·阿克塞爾(RichardAxel)發現小鼠身上約1000種基因組成的龐大基因家族,而這些基因能夠產生很多的能夠辨別不同氣味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則主要存在於人類鼻子的細胞,它們辨別到不同的氣味之後便將信息傳遞給大腦。由於發現人類嗅覺的奧秘,巴克和阿克塞爾共同獲得了2004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
■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在實驗室
這篇引起風波的論文發表在2001年11月6日的《自然》雜誌上。它是巴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繼續從事嗅覺係統研究後,她的研究小組進行的,論文稱開發出一種轉基因小鼠模型,可以追蹤大腦嗅覺皮層中的神經網絡信息。
這篇論文發表後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引用達138次之多。
在撤銷聲明中稱,在後來的實驗中,巴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無法重複該論文的結果。聲明中鄒誌華被指證為“提供了所有的圖表和數據”,另一個共同第一作者霍洛維茨則隻是“參與設計實驗和提供培育轉基因小鼠的試劑”。
■國內一些媒體對此事的報道,挑起了一場華人學者涉嫌學術造假的風波
記者就此事向國內的相關領域專家、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王佐仁研究員了解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狀況。王佐仁告訴記者,國內目前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人很少,也沒有重複過《自然》論文的這一實驗。他說:“論文發表的時候,被認為是一種很新的研究方法。但是接下來的這麽多年,很多實驗室都在做,都沒有重複出這個實驗的結果。”
記者嚐試聯係琳達·巴克,但她的助手代替巴克拒絕了采訪,表示哈佛大學醫學院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將不再做任何解釋。國內一些媒體對此事的報道用了“諾貝爾獎得主論文被撤一學者涉嫌提供假數據”,“華人學者涉嫌提供假數據”,南方都市報更以“華人學者涉嫌做假數據”的標題報道此事,挑起了一場華人學者涉嫌學術造假的風波。《自然》對撤銷論文的報道稱,“這次撤銷論文事件也僅僅是學術界的一麵鏡子。”
卷入此事件的華人學者鄒誌華1988年在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於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赴巴克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05年,鄒誌華離開該實驗室,開始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神經與細胞生物學係任教。
3月9日晚,身在美國得州的鄒誌華接受了記者的越洋電話專訪。他在談話中表示:“作為琳達·巴克實驗室的博士後,我所有實驗的結果她都是看過的。而且論文主筆是巴克博士,她不可能僅憑幾個圖表就可以做出一篇《自然》論文裏的結論。”
■鄒誌華表示,他將準備對原始的數據進行重新的檢查
科技報:《自然》說您沒有接受他們的問訊?
鄒誌華:巴克是我當時的老板,這是她的授意,希望我最好不要跟《自然》說任何話。
科技報:對於論文撤銷您能否說明您的態度?
鄒誌華:雖然我也在撤銷聲明上簽字同意,但是我認為此次論文撤銷一事有兩個草率,第一是當時發表論文的草率,論文發表時實驗還沒有很係統地做完,而主筆論文的巴克博士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有言過其實之處。
第二是撤銷論文也很草率,此後的重複實驗是巴克讓其他人所做,沒有重複出結果。作為原來的實驗者是不能信服的。到現在為止,論文上的5個作者沒有一個人對這些原始的數據進行重新的檢查,我認為這也是不妥的。
科技報:那麽您是否準備對原始的數據進行重新的檢查?
鄒誌華:現在我已經將所有的原始資料拿回,接下來準備對所有的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確實沒有重複出這個結果我無話可說,但是如果我重複出了原始數據,我會以個人的名義再次將論文發表。
但是巴克她作為老板,在作出這麽重大的決定之前,沒有將所有的數據作認真的檢查我個人認為這是不對的。
早前報道:諾貝爾獎得主論文被撤 華人學者涉嫌提供假數據
諾貝爾獎得主琳達-巴克(Linda Buck)及其合作者在3月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發表聲明,宣布撤消六年前在該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原因是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鄒誌華提供的原始數據與實驗記錄有矛盾。目前鄒誌華沒有回應該雜誌的詢問。
諾獎得主撤消論文 華人學者牽涉其中
《財經》記者 李虎軍
問題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鄒誌華涉嫌提供不真實的圖表數據,其另外兩篇論文或將麵臨評估
【《財經網》專稿/記者 李虎軍】諾貝爾獎得主琳達·巴克(Linda Buck)及其合作者在3月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發表聲明,宣布撤消六年前在該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而來自中國的鄒誌華,則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作為美國弗雷德·哈欽森(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教授,2004年,琳達·巴克與理查德·阿克塞爾(Richard Axel)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後者是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時的導師。
巴克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家庭婦女,直到33歲時才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她在阿克塞爾實驗室做了長達11年的博士後。1991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助理教授一職時,已經44歲。
但也正是這一年,巴克和阿克塞爾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發表論文,宣布從小鼠身上發現了約1000種基因組成的龐大基因家族,這些基因產生出同樣數量的嗅覺受體。這項關於嗅覺奧秘的開創性發現,為兩人最終贏得了諾貝爾獎。
在位於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獨立門戶”後,巴克繼續從事關於嗅覺係統的研究。2001年11月6日,她的研究組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稱,開發出一種轉基因小鼠模型,可以追蹤大腦嗅覺皮層中的神經網絡信息。
作為研究組負責人,巴克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實驗室的鄒誌華和麗莎·霍洛維茨(Lisa Horowitz)則是共同第一作者。
1988年,鄒誌華在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於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赴巴克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2年,巴克實驗室遷到西雅圖的弗雷德·哈欽森(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鄒誌華也隨同前往。2005年,鄒誌華離開該實驗室,開始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神經與細胞生物學係任教。
這篇論文發表後,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引用達138次之多。不幸的是,巴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後來無法重複論文的結果。
巴克在接受《自然》雜誌采訪時表示,“第一作者提供的圖表數據,與(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有矛盾之處,我們對論文的結果完全失去了信心。”
在這份論文撤消聲明中,鄒誌華被指證為“提供了所有的圖表和數據”,另一個共同第一作者霍洛維茨則隻是“參與設計實驗和提供培育轉基因小鼠的試劑”。
《自然》雜誌在其新聞報道中稱,鄒誌華沒有回應該雜誌的詢問。目前,霍洛維茨仍在巴克實驗室工作。
據悉,哈佛大學醫學院已組成一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調查這篇論文的撤消過程。不僅如此,巴克還要求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評估鄒誌華作為主要作者在後來發表的另外兩篇論文。
截至北京時間3月6日下午5時發稿,《財經網》仍未與琳達·巴克以及鄒誌華取得聯係。■
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該論文已被引用138次
科學時報訊 琳達·巴克(Linda Buck)是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如今,她和共同作者在2008年3月6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聲明,撤銷2001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原因是研究人員不能重複原始論文的數據,聲明中說:“他們發現2001年的論文數據和原始數據間有矛盾。”
巴克是美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10月,因為在氣味受體和嗅覺係統組織方式研究中的貢獻,當年57歲的巴克和她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導師、 58歲的理查德·阿克塞爾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阿克塞爾和巴克於1991年聯合發表論文,宣布發現了包括約1000種不同基因的一個基因大家族,以及這些基因對應的相同數目的氣味受體種類。之後兩人各自獨立研究,從分子層麵到細胞組織層麵清楚地闡明了嗅覺係統的工作原理。
據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報道,在這篇被撤銷的論文中,巴克等報告說,從鼻子裏的嗅覺受體到大腦的嗅覺皮層,他們跟蹤了單個神經通道。當時,在巴克位於哈佛醫學院的實驗室裏,研究小組成員培育了轉基因小鼠,這種小鼠能夠在神經細胞中表達出一種植物蛋白質,而這個神經細胞含有一種特別的嗅覺受體。植物蛋白質能夠在神經細胞間的連接處穿梭,因此,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確定這個蛋白質的位置從而繪製神經網絡地圖。
被撤銷的論文共有5名共同作者,其中鄒誌華(音譯)和利薩·霍洛維茲是共同的第一作者,巴克是通訊作者。這篇論文有一個聲明,強調5位共同作者的貢獻是一樣的。
在《自然》雜誌的撤銷聲明中,巴克和共同作者說明了每位作者的具體貢獻,並指出,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鄒誌華對論文中的數據和圖片單獨承擔責任。
鄒誌華現在是得克薩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助理教授,他沒有回應《自然》雜誌的詢問。另一共同第一作者霍洛維茲目前還在巴克的實驗室工作,她說她在論文中的貢獻是提供了試劑、設計了實驗。
之後,巴克的實驗室從哈佛醫學院搬遷到了西雅圖的弗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但在新實驗室,研究人員再也無法重複這一研究的原始結果。一係列的回顧調查對所出版的數據的有效性提出了懷疑。巴克等在撤稿聲明中說:我們努力重複和拓展這項工作,但我們無法重複論文中所報告的結果。而且,我們發現這篇論文的部分圖和數據與原始數據矛盾。因此,我們對所報告的結論失去信心。我們因這篇論文的發表所可能造成的任何負麵結果道歉。
湯姆森科學數據(ISI)顯示,這篇被撤銷的論文已被引用了138次。
撤稿聲明所公布的作者貢獻是:巴克和霍洛維茲構思了這個項目;吉恩-皮埃爾·蒙梅雅和霍洛維茲準備了培育轉基因小鼠的基因靶標;斯科特·斯奈波對鄒誌華進行了靶向基因技術的訓練;鄒誌華準備和分析了小鼠實驗中的數據,並提供了這篇論文的所有的圖和數據;巴克和鄒誌華負責了論文的寫作;通訊和有關材料的需求聯絡為巴克。
哈佛醫學院已組成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調查這篇論文的撤銷過程,巴克也已要求弗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評估鄒誌華作為主要作者在最近發表的兩篇論文。
在得克薩斯醫學院的個人網頁上,鄒誌華隻列出了最近發表的3篇論文:第一篇是他和巴克作為共同作者,於2006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第二篇是他和巴克等三位共同作者,於2005年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論文;第三篇是他和巴克等三位共同作者,於2005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個人網頁中同時顯示,他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哈佛醫學院和弗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做博士後。
調查還在進行。“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過程。”巴克說:“重要的事情是更正文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