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藝複興美術史英雄榜(7)--- 尼德蘭軍團:艾克和布魯蓋爾》
尼德蘭(今荷蘭比利時)地處阿爾卑斯山以北,那裏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在航海興盛的14-15世紀,尼德蘭因地理位置優越而成為商旅交通的樞紐要津和繁榮的國際貿易中心。財富積累城市繁榮富庶生活,促進了市民意識,人們逐漸追求擺脫宗教蒙昧的禁欲統治,追求絢麗多彩的感官刺激和美好快樂的世俗生活。這為尼德蘭畫派的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條件 推動了藝術市場的繁榮興旺。
意大利文藝複興是重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宏大主題,崇高人性,注重畫麵合理和優美;從繪畫藝術形式來說,作品大多是壁畫、祭壇畫,油畫(中期出現);文藝複興早期的中心是翡冷翠,之後轉向羅馬和威尼斯;
而北方文藝複興深受哥特藝術和宗教改革運動影響,將目光更多地對準平民生活和風景、靜物,作品的道德和宗教象征寓意更濃。大多是祭壇畫、油畫、版畫。 壁畫幾乎沒有。尼德蘭始終是北方文藝複興的主要中心之一。
介紹下我喜歡的四位尼德蘭畫家: 艾克和布魯蓋爾, 梅姆林和以及丟勒(後二位下期講)。
(一)楊凡-艾克
關於艾克早期生活記錄十分匱乏,沒記載他出生日期和地點。少數幸存記錄顯示,他生於1380-1390年間,出生地可能是荷蘭馬塞克。艾克以繪畫為生,曾任荷蘭統治者施特勞賓約翰的宮廷畫師一職。1422年間,他是海牙地區一位擁有數多位助手大師級畫家。1425年約翰逝世後,他被菲利普三世聘為宮廷畫家,在裏爾居住到1429年,1441年楊.艾克在布呂赫逝世。
艾克在藝術界一項最重大貢獻,影響了整個西方繪畫未來發展。當時西方采用蛋清去調和植物或礦石粉作顏料,再畫在石膏板上,俗稱“蛋彩畫”。由於此顏料幹的速度極快而無法修改,這就要求畫家下筆極其精準萬無一失,否則前功盡棄。艾克對顏料進行了改進,用亞麻仁油代替蛋清,按比例調出一種新型的繪畫材料——油畫顏料,這種顏料不但幹得慢,還可多次覆蓋易於塗改,畫家可以慢慢刻畫作品中的細節,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繪畫表現力,被畫家們廣泛應用直至今日,艾克也成為歐洲油畫的創始人。艾克還創造了油畫的“透明畫法”,豐富了色彩效果和微妙空間、肌理感覺,對後世的藝術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艾克被稱為“油畫之父”。
楊.艾克世存作品大約25幅,但這足以奠定他位尼德蘭文藝複興美術開創者。精細寫實和光影微妙表現,表現出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他把神聖的內容拉入現實世界中,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世人生的豐富多彩。結束了尼德蘭中世紀那種平麵僵硬 缺少空間感和明暗的繪畫風格,開始在明暗、透視和油畫技巧上進行大膽探索改進,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關注,他在肖像畫、風俗畫以及風景畫方麵都有較大的貢獻,為尼德蘭繪畫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成為近代肖像畫的開拓者。
早期代表作品是《書房中的聖哲羅姆》《教堂中的聖母》等,晚期作品有《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羅林的聖母》。
下圖是艾克與其兄休伯特·艾克合作的油畫史第一幅國際著名的不朽作品《根特祭壇畫》。這幅共12組件的祭壇畫600年來創記錄地被盜竊了13次(拿破侖和希特勒都曾得手)。畫如今以歸原處在比利時的根特一教堂。組畫中最左下角的一幅是複製品(原件至今沒找到)
中間的細圖,耶穌身上披掛的晶瑩剔透 逼真如攝影 的珠寶,你敢想象這出自600年前油畫家之手嗎?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艾克在 1434 年創作的一幅木板油畫, 描繪尼德蘭一對富裕新婚市民,新郎舉右手宣誓,新娘低頭伸出右手表示忠誠服從丈夫,再現夫婦外貌,個性特征以及市民階層的道德觀。 畫家對室內環境作了極其逼真的描繪,鏡子反射顯示了畫家在運用物理學光線反射方麵的知識、增加了場景可信度。為突出婚禮嚴肅與神聖,艾克用對稱平衡構圖。《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僅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嚐試,也是後來發展起來的風俗畫和室內畫最早的先例。該畫用色十分細膩,各種顏色互相襯托相得益彰,達到極好的視覺效果,表現了極高的油畫繪製技巧和水平。
艾克的自肖像
(二) 老彼得.布魯蓋爾
加上“老彼德” 以此區分史上最強繪畫家族勃魯蓋爾。從16世紀起150年裏勃魯蓋爾家族誕生了眾多藝術家,堪稱一個藝術王朝:老彼得·勃魯蓋爾、小彼得·勃魯蓋爾、老揚·勃魯蓋爾、小揚·勃魯蓋爾等, 繪畫材質涉及布麵油畫、木板油畫、木板蛋彩畫以及銅板油畫、大理石油畫等。作為歐洲繪畫史老前輩、獨立風景畫開創者,老彼得·勃魯蓋爾及其子孫的影響綿延至梵·高、倫勃朗、維米爾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師。
1525年,老彼得·勃魯蓋爾出生於尼德爾安特衛普東部一個農民家庭 ( 可能是他熱衷創作極具農民生活氣息作品的原因) 。其45年短暫人生留下40幅左右畫作,多件成為藝術史上極具標誌性的作品。全新人物塑造,人物與自然風光凝結為一個渾然的整體,被視作歐洲藝術一個頂峰。老彼得·勃魯蓋爾之於北歐文藝複興的重要性絕不亞於達·芬奇之於意大利文藝複興。
在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看到了許多美術畫冊刊登的老彼得·勃魯蓋爾的代表作。
《謝肉祭和四旬齋》和《農民婚宴》
不過我最喜歡還是老彼得·勃魯蓋爾作於1565年的《雪中獵人》。畫家站在高處,看著一隊晚歸下山精力疲憊的獵人與狗。透過山坡和地平線成對角線,構成伸向低穀的斜坡。由於透視處理,整幅畫麵具有深遠的空間感和空氣感。畫麵動靜處理十分巧妙。濃重的樹木類似剪影般屹立於前景,白雪覆蓋著沉睡的大地,肅穆寧靜,而穿越於林間的獵人和機靈的獵狗、遠處冰河上的溜冰者身影以及空中飛翔的小鳥,使沉靜的山野充滿生機。畫家基本上是采用黑白灰色調的對比塑造自然、人物、空氣和光,給人以寒冷且透明的感覺。此前從未有過任何一位畫家以如此令人信服的手法描繪出冬日的寒冷、寂靜與農人的忙碌。
有趣的是,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還有一幅老彼得的大兒子小彼得·勃魯蓋爾創作於1601年的《捕鳥陷阱》木板油畫,我仔細對照了兩幅畫中遠處的河道小橋塔樓民房(老彼得畫中的山是他添加的),還真是同一個村莊。
老彼得的孫子小揚·勃魯蓋爾創作的《冬天的弗蘭德斯村莊與溜冰者》,依然是同一小村。 時光飛逝,物依舊, 人已非~~~ 讓人感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