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從上海下了飛機,先是到了杭州給兒子做了小手術,手術後又待了兩天,換藥觀察。在回國六天以後,我們乘坐高鐵從杭州回我父母家。
回家第一個見到的是我的爸爸。爸爸七十八歲高齡,右腿沒有力氣,基本靠左腿走路,這兩年也拄上了拐杖。在杭州坐高鐵的前一天,妹妹就打電話告訴我,爸爸要坐公交車去高鐵站接我。我一聽覺得太麻煩了,我們打個車十分鍾就能到家,這麽熱的天不需要爸爸來接。但是妹妹專門囑咐我,爸爸要去接就讓他去,他在家裏沒事幹也是悶得慌。去接你們他也高興。在我坐高鐵的早上,爸爸又打電話說要接我,我裝作很高興的答應了。
從杭州坐高鐵,三個小時到了濟南,在濟南換乘另一輛動車,趁空給兒子買了肯德基做中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我的老家。出了站,就看到爸爸拄個拐杖翹首企盼的等在門口了。兩年不見,爸爸又老了一些,除了拄了拐杖,臉也有些黑瘦。
我們打車很快回到了家。我一進家門,就覺得媽媽又比兩年前老了,背有點陀,脖子也比以前短了,走路也慢了,不禁讓我心疼。我們做兒女的真該常回去看看。
不管兒女長到多大,在父母眼裏都是他們的孩子。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晚飯,除了當天的晚飯,還有媽媽能記得的我小時候愛吃的各種點心,包括桃酥和月餅。另外,我小時候愛吃鹵雞爪,她跑了兩家店買了不同口味的鹵雞爪。回國正好趕上我生日。前一天媽媽就開始準備,並且打電話給我兩個妹妹。生日當天滿桌子的豐盛飯菜,還有兩個妹妹訂的兩個鮮奶油蛋糕。
這次回國去了杭州上海,在杭州和上海吃了各種豐富大餐。還有帶媽媽坐了遊輪,去了日韓兩國,在遊輪上也是這種吃吃喝喝,應有盡有。但最好的最合胃口的,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媽媽做的包子,餃子,饅頭,熬的冬瓜粉條肉片大鍋菜,甚至熬的小米粥,都是特別的香。我們當地春節都會做一種黃米的紅棗窩窩頭。知道我要回國,媽媽專門春節時就買下來黃米麵,給我蒸了窩窩頭吃。
離開家的早上,媽媽早早起來為我煮了她親手包的餃子。妹妹送我們去高鐵站就好了,但爸媽執意要送我們。因為高鐵站不能停車,妹妹把我們送到就要開車離開。爸爸媽媽陪我們進去候車,直到看著我們檢票進站,依依不舍,他們兩個再坐公交車回家。
這次回去也有機會多了解爸媽的需要。這是在微信聊天和視頻裏沒有了解到的。媽媽的耳朵有些背,右手指關節也有些僵硬。爸爸開始有遺尿的問題,大便也要靠藥物才能排泄,不吃藥就沒有大便。吃過藥又有可能每天便幾次,甚至有時候會弄髒床單和被子。每次弄髒都要媽媽來清洗。
另外,他們年紀大了,新式的電器也不太會用。電視是智能電視,教了媽媽好幾遍總算學會了。洗衣機也是全自動,每次洗衣服都要給爸媽手把手教一遍。
這次也有機會照顧他們的生活,幫媽媽洗了所有的床單和被罩。晾曬收拾了冬天用的厚被子,每天為他們買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幫他們把廚房做了大掃除,把餐具鍋灶的油汙都擦洗幹淨。
回國總共在家待了十幾天,陪伴爸媽嘮嘮家常,憶憶過往,在家附近走走,陪媽媽逛逛超市,做飯打掃,陪爸爸坐公交車觀觀市景。了解他們生活所需為他們買買藥網上訂點小物件。不用太多時間,也不用太多金錢,鼓勵大家在父母有生之年,要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