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6)
2009 (40)
2010 (35)
2012 (36)
2014 (16)
2021 (2)
2023 (2)
中國這兩年外交似乎是一筆糊塗賬, 四處樹敵, 周圍幾個國家, 除了巴基斯坦和俄羅斯, 似乎都和中國有糾紛, 看來和平崛起似乎是句空話。 最近的南海糾紛和釣魚島衝突, 似乎是中了美國的圈套, 老美對中國的C型包圍圈被加固了, 日本和東盟爭著抱老美的大腿。
其實為了海洋權益和東盟以及日本交惡並不好, 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從長遠看, 這些國家不會對中國造成實質的威脅, 經濟上互補大於競爭。 而且有美國作梗, 中國即使達到目的, 也要付出很大代價。 要知道發展海軍花費巨大, 像中國這樣沒有遠洋海軍傳統的國家, 就更是困難。 到頭來很有可能賠本賺吆喝。
雖然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什麽中國的領海直到曾母暗礁, 西沙,南沙都是我們的, 其實這經不起什麽考證。 沒有中國人常期居住那裏, 離人家海岸幾十裏, 離我們最近的上千裏, 如何說一定就是我們的。 再者台灣問題還沒解決, 爭幾個無人小島是丟了西瓜去撿芝麻。
其實中國要認真對付的隻有印度。 印度十多億人, 發展也很快。 而且兩個國家處在相同發展階段, 中國領先一點, 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印度追上。中印互為競爭對手,兩個國家最多的就是人力資源,但其他資源不足要進口。 實際上他們是出口人力來換其他資源。 這種進口和出口市場高度重疊, 必然會導致衝突。如果中國把精力放在和日本東盟小國去鬥, 其結果很可能是便宜了印度。 被印度超過的損失可能要比失去幾個小島要慘的多。
雖然中日是世仇, 但未來的利益需要中國和日本保持友好,外交不是情緒的發泄的渠道, 外交是維護自己長遠利益的工具。中國應該采用聯日拉美遏印的策略, 隻有這種政策才會為我們將來在世界上獲取最多的資源和市場。 不然印度會走到我們前頭, 到時恐怕哭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