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集

家鄉有句息後語,叫做"下巴下麵掛鈴鐺 -- 響(想)到哪說到哪",權且叫它"鈴鐺集"吧.
正文

說說中國的房價

(2009-11-17 08:06:48) 下一個
中國房價的問題在網上吵得很,有說還要上漲的,但更多是指責房價過高的。本文不想評價國內的房價是高了還是低了,隻想指出一些事實,供網友們討論。

 

其一是許多80後的朋友抱怨沒房談不上朋友結不了婚,這是一個不合理的偽命題。

從縱向看,中國曆史上結婚時擁有自己房產的人就極少(指年青人自己掙錢買的)。如果有人做一個認真的調查,現在婚房條件肯定是中國曆史上最好的 -- 人均住房麵積在那兒,這二、三十年新起的住宅在那兒,誰都沒法視而不見。

 

從橫向看,我不知道生產率據說是中國三倍的美國80後究競有多少年有自己的房子,但可以保證其往房擁有率遠低於中國的80後。這個世界上所有工資族置房都是一輩子的事,憑什麽咱中國剛畢業幾年的學生就該有房?要不你問問香港、台灣、日、韓、英、德、法、美國人?

 

中國的住房自有率遠高於美國,不知有多少五十歲以上的人還欠房貸?我自已來北美廿多年了,到現房子大部分還是銀行的。我的美國同事們大多如此。

 

其二是總聽到喊房價虛高的呼聲振耳,可還是要買。沒人強迫你吧?

比如說有一套價值50萬的房子,有人叫價100萬出售。

 

在美國是大家看了發笑,沒人理睬它,最後賣家隻好降到市場價甚至更低(在市場上時問過長和反複降價會引響售價)才能售出。

 

在中國是眾人齊聲譴責:你怎麽可以把房價抬得如此之高?一定是不法商人...... 可是不久房子還是被某人買走了,沒買著的人反而奧誨不已。

 

我曾看過北京台一個討論房價的節目,裏麵有一位男佳賓特有意思。他一邊非常氣憤地指責發展商把房價定得太高,可當有人勸他加入大家一起別買,等把房價逼低了再說。他又說:我已經為買房奮鬥了廿多年了,憑啥不讓我買房...... 真有意思,你買就是了。難道要讓人家按你說的價錢賣給你才行?這不成強買強賣了嗎!

 

最後再說說任大嘴。我認真看了任誌強的幾篇博客,雖然有點強詞奪理,卻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反觀持反對意見的人卻幾平沒一個講或想講道理的。為了自已的利益或者說觀點(那些不是為自已要買房而爭的人 -- 有幾個?)就可以不講道理,發潑罵人?素質也太低了一點吧。

 

問題的關鍵還是政府沒有正視中國現有的勞動生產率,提了一些好心但不切實際的口號,讓老百姓的期望值提高了卻得不到落實。"居者有其屋"的問題就是在美國也沒有真正解決,大話還是少說點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