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008-08-01 05:36:03)
下一個
人和人之間適當地保持距離,為彼此的心靈留下一點空間,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係的重要法則。
朋友告訴我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女士結婚不久就離婚了。離婚的原因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用她丈夫的話說:“你對我們太好了,我們都覺得受不了。”原來這位女士非常喜歡關心照顧別人(母性自我強的人都有這種特點),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家務,包括買菜、做飯、洗衣服、擦地板等等,都由她一個人包辦,別人決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覺得像住在別人家裏一樣。好事幾乎都被她做盡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對其忍無可忍,終於提出要讓她離開這個家庭。因為他們都感到心理不平衡。
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坐享其成不好麽?其實,對一個有勞動能力、理智健全的人來說,獨立、付出都是內部的需要。人際關係中如果不能相互滿足某種需要,那麽這種關係維持起來就比較困難。
一提到人際交往,卡耐基幾乎成了一個“成功人際交往”的代名詞。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則——這一原則是建立在人的各種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質的內容)的基礎上,即人際交往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活動。
心理學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經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人們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於所付出的。中國古語有“交友強於己”,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於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於付出的,也會令人們心理失去平衡,開頭的那個故事就是很好例證。在父母和子女之間也常有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為孩子付出很多,結果孩子卻不領情,其實是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所致。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好事一次做盡”,以為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做事, 會令關係融洽、密切。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人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中國人講究回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也是為了使關係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
人際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 但是,如何做, 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學的道理, 未必都知道。留有餘地,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在鄉下,鄉親們對於給過他們幫助的人總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好酒好肉是他們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隻有拿最好的東西才能回報別人的幫助。也隻有這樣,在下一次有求於人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不欠別人的,才不會心有愧疚。假如別人不接受他們的招待,那麽鄉親們也許再也不會求助於他。這是淳樸的本心,但也的確是正確的交往之道。所以,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那麽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於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係。
留有餘地,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彼此心靈都需要一點空間。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留有餘地,彼此才能自由暢快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