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的錯誤和教訓
金牌主持人引退、四位資深新聞人被開除,一個本來以為能夠贏得更多掌聲的報道,卻跌了一大跤。對於遠在中國的記者,CBS的教訓可不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CBS跌了一大跤!
最近,一份關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下簡稱CBS)的獨立調查報告公布。該報告證實了其王牌節目《新聞60分》去年9月有關布什兵役記錄報道的失實,並表示“每個環節都有問題”。
CBS回應以空前嚴厲的行動:直接負責該新聞的製片人梅普斯(Mary Mapes)被宣布解雇,而其他三位備受尊敬的資深新聞製片人也被CBSNEWS要求辭職,他們分別是:CBS NEWS副總裁維斯特(Betsy West)、“60分鍾”晚間新聞製片人霍華德(Josh Howard)和資深廣播製片人墨菲(Mary Murphy)。
而該節目主持人丹·拉瑟,這位美國最著名的新聞主播,則已在報告即將公布之前,宣布引退,較體麵地下台。
如果時光回朔至當年7月,沒有人能料想丹·拉瑟或者其他四位新聞人會如此離開。那時,CBS新聞60分正因報道“虐囚事件”而廣受世界觀眾和同行的尊重、榮耀。丹·拉瑟等相關人士因為該報道而成為不畏強權、勇於公開真相的新聞人的偶像。《新聞60分》成為客觀、公開的新聞報道的典範。
對於布什兵役記錄的揭露性報道,也許正是在“虐囚報道”的成功激勵下的作品。在大選高潮時,推出置疑現任總統的報道,足顯媒體的勇氣和力量,甚至可能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但是,更大的勇氣沒有帶來同樣的結果,令人炫目的榮耀之後卻是令人難堪的失敗。因為失敗不是來自外力,而是自身。
風波始於去年9月。美國最著名的深度報道電視節目,CBS的《新聞60分》,公開置疑美國總統布什的兵役記錄。除了播出對相關人士的采訪,還公開了最有力的憑證——匿名舉報者提供的文件,白紙黑字地顯示了年輕的布什如何依靠高官父親的蔭庇而逃脫兵役。
報道的震撼力是可以預見的。不僅僅因為逃避兵役是不光彩的行為,還因為播出時正值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還沒有脫離“911”夢魘的美國人急需在戰爭中堅強負責的領袖。這也是2004年大選克裏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的有力因素之一。因為他曾在越戰中榮立軍功。可惜克裏本來不斷高漲的聲譽因為8月份“快艇”廣告而遭受重創,遲遲未恢複。看著民意調查中克裏的支持率不斷下降,真讓民主黨人和左派恨的牙咬咬。
這時候的舉報文件不啻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一方麵,同樣通過媒體置疑對方的兵役記錄,可算以其人之技還治其身。由於出自最具公信力的節目,比起花錢做廣告,更加高出一籌。看丹·拉瑟那一本正經的臉,你能不信嗎?另一方麵,選擇在大選高潮時給予對手一記重拳,可以事半功倍。對於2004年初夏因為報道虐囚事件而備受好評的CBS,這也是趁勝追擊、獲得更大影響力的絕佳機會。
但是播出後的置疑聲超過了其震撼力。《華盛頓郵報》等媒體隨即對節目的真實性展開調查。一些被采訪人表示他們在接受采訪時被誤導了。而更多的質詢指向舉報文件的真實性:文件的字體、打印格式等各種細節均存在偽造的痕跡。
對於各方置疑,CBS先是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聲稱舉報文件經過充分核實;然後,在強大的壓力下,CBS高層不得以拋出舉報者的名字,這是一個以舉報布什知名的狂熱分子;抵抗了12天以後, CBSNEWS正式道歉,稱其對布什總統服兵役記錄的報道,因受虛假資料誤導,“判斷錯誤”。拉瑟說:“我們的判斷錯誤,對此我道歉。但是我們在報道中是真誠的,遵循的是CBS新聞報道的傳統精神:那就是要調查新聞,不懼怕外來壓力,不帶有傾向性。”
拉瑟的表述難以令人信服。隻要是從事調查新聞的記者就應該了解,舉報材料的可信度並不高。舉報往往出於個人積怨或者帶有個人偏見。輕則影響舉報材料的準確性,重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地羅織罪狀。因此,接到舉報材料並不一定意味著找到了開啟迷宮大門的鑰匙,充其量不過是開啟了諸多大門中的一扇。記者需要對材料的內容細節逐一核實,有時候比記者自己調查還要辛苦。正因為舉報材料不夠權威,隻有對實在難以核實、又很有把握的內容,才可以將其作為信息來源引用。一些調查性報道動輒將舉報材料作為信息來源,言語之間還頗為自得,實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但獨立報告公開的報道操作情況顯示,CBS的失誤已經遠遠超過了“判斷錯誤”。根據媒體報道,這份報告由美國前檢察長索恩伯格(Richard Thornburgh)及美聯社總裁博卡德(Louis Boccard)領導的調查小組完成,曆時3個多月,采訪了CBSNEWS66名員工。長達200多頁的報告認為,新聞60分在新聞操作的所有環節都犯了基本的錯誤,因而未能保證報道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報告認為,問題的產生是由於要搶新聞,在第一時間報道的“短視的狂熱”以及在節目播出後該部門采取的“僵硬和盲目的自衛”。
一個年輕人,在高官父親的保護下逃脫兵役,聽上去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聽上去是一回事,證明給全國觀眾又是另外一回事。先行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的結果來形成立場,是實事求是。但是,大多數人都會在調查之前有一個預設的立場。這也是很自然的。問題是,你必須以真憑實據證明自己的預設立場,而不是為證明而羅織材料。而為了達到目的自我催眠,更是愚蠢的行為。
這是CBS最大的錯誤。
但並非唯一的錯誤。CBS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雖然從來沒有被公開討論,卻是新聞工作者的大忌。CBS輕信、利用,然後出賣了舉報者!
一般來說,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並沒有為對方負責的義務。采訪對象需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而不應該為自己的話被報道而埋怨記者。記者則為自己的筆負責,需要自行查證采訪對象的正誤。
對於一些記者來說,這正是工作的快感所在。你牛是不是?我就是搞你怎麽樣?你再牛你的事兒也被我報了!
但是,對於匿名消息來源,記者負有保護其身份的責任。
美國媒體報道中經常有匿名的消息來源。消息來源的匿名性當然不利於衡量消息的權威性。但是這有利於公開敏感事件的內情,同時也保護了消息來源。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和消息來源之間達成了契約:我給你消息,你保護我。盡管從來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對於這種契約的遵守是行內心照不宣的。讀者和消息來源,是新聞報道尤其是調查性報道的兩大力量源泉。對於記者來說,消息來源的重要性更重於讀者。也正因此,應該像保衛公眾的知情權一樣盡力為消息來源保密。
然而CBS在愚蠢輕信了舉報者之後,又在輿論壓力下立即拋出了舉報者的身份!對於調查性報道的媒體來說,這種缺乏職業操守的行為比前者更加無恥。如果一個媒體不僅缺乏判斷力,而且為推卸責任而輕易出賣匿名消息來源,誰還能相信它?
CBS的兩大錯誤,使其在讀者和消息來源兩大力量源泉方麵都喪失了信譽,教訓不可謂不深。
盡管新聞60分在該檔節目中的新聞操作和最初的反應有違其“新聞專業主義”的形象,但CBS最後的處理方法卻著實令人佩服。它不僅邀請獨立的調查小組對其調查,還公開了調查報告,並且在其節目中以平常心態報道此事。另外,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解雇四位資深新聞人的行動,也叫人印象深刻。
再看國內媒體對失實報道的處理,也有同樣規格甚至更加嚴厲的處理辦法,往往是上級管理層進行負責,鮮有交托於獨立調查小組,更徨論如此公開地報道處理結果。
國內對新聞失實報道的處理,以政治新聞為主。因為報道方針不同,我們很難將這種基於國情的特殊處理方式與CBS新聞60分事件相比較。但是如果拿近年發生的一件新聞界爭端與之比較,實在令國人汗顏。
這件爭端的兩位主角是全國著名的記者G報A,以及一位名作家B。事情很簡單,B發現,A的書大量抄襲了B的報告文學。B要求A道歉,但遭到拒絕,隨即告上法庭。此案時間頗長,最後聽說是調解了事。
與CBS新聞60分不同的是,雙方並沒有糾纏於事實,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在上層尋找各自的支持。換句話說,是看誰的背景、關係硬。更可笑的是,A聲稱書是應上級部門要求而作,因此是職務行為,自己不應該對此負責。當我聽到這裏,不禁失笑。真想問問A君,難道上級部門也要求你抄襲了嗎?我對此事的了解皆由傳聞而來,並不一定準確。但有一點是確實的。此事牽涉兩位著名文人,在媒體圈流傳甚廣,卻鮮見於媒體,與CBS新聞60分的公開處理顯然大相徑庭。
談論此事時,有人對A對此案的處理方式表示遺憾,但很少有人譴責A的抄襲行為。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奇怪。普遍的看法是“不過是宣傳材料嘛!”難道宣傳材料就可以不遵守新聞操守?
A是國內最為知名的記者,他在大紅大紫時曾經撰文說:“我不要求利,我就是重個名!”重名、圖名卻因此失名。CBS新聞60分的報道失誤盡管原因不同,不能否認其中可能有追求名利的內在因素。但是,CBS對此事件的處理方式要遠遠高於A,也因此有機會挽回而不是失去更多的名譽。
盡管CBS的處理方式被看作是“壯士斷腕”,但斷的並不幹淨。
在對此次失實報道的處理中,有兩個人可算保住了位置。一是主持人丹·拉瑟。盡管他不得不宣布從主持人位置上引退,但畢竟是在獨立報告公開之前自動辭職,算是體麵下台。而且丹·拉瑟隻是不做主持人,並未結束其職業生涯。就在獨立報告公開、CBS再次陷入眾人非議之時,丹·拉瑟卻遠離爭議的漩渦,作為記者在東南亞報道海嘯。另外一個則是總裁,他也保住了飯碗。
這當然比國內強些。以前文所述的媒體紛爭為例,爭端的全過程都鮮有報道,而爭端結束之後A依然頂著名記者的光環,更無管理層為此事負責。
但CBS的案例使我感到世界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有才或者有地位的人往往就有特權。也許會有人拿《紐約時報》來反駁我的觀點。但是不要忘記,首先《紐約時報》的記者明顯是主犯,而且也並非丹·拉瑟那樣的有價值的大牌記者。他和報紙主編的去職當然彰顯了《紐約時報》對失實報道的毫不留情,但並不能完全證偽我的觀點。
如果不是丹·拉瑟,如果是一個普通記者犯錯,在美國的例子就是《紐約時報》。但他們是主編與普通記者一同下台。那麽在國內呢?
在我身邊,就有一樁發生在普通記者身上的故事。他是L報的記者C。在一次關於他寫的消息是否刊出的討論中,他因為對於事實難以把握,反對匆忙刊登。但負責的編輯卻堅持將其作為頭條刊出。報道一出,立刻遭至上級部門追查,更頻頻找其談話。一開始,所有的錯誤都指向他,最後調查者從他的電子郵箱中找到他當初反對刊出報道的郵件,才得以表明清白。
但是,事情處理的結果是,負責的編輯罰款,而他卻被要求從此不得負責該口報道。不僅如此,他從此也不能署真名,而需要改名。
聽說朋友的遭遇,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這種頭條的處理錯誤,實在應該由負責的編輯負責,而不是由缺乏經驗的新人來承擔。更何況這個新人沒有犯錯。位高權重者,得的好處往往最多,按道理,在需要承擔的時候也應該擔當更多。但是事實往往相反。
遭此打擊,如果按照現在業界的流行趨勢,那些記者大腕們早就一個個在網上狂發公開信,詛咒六月降雪了。可是我的朋友剛進媒體沒有多久,遭此打擊,自然垂頭沮喪,但還是忍下來,依然留在那個媒體。
你可以說,他也可以有選擇呀?他可以選擇辭職,可以選擇寫公開信。你可以說他懦弱,但是要做個勇敢的人,往往需要有實力,需要無後顧之憂。但是,一個年輕人,剛剛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連戶口都沒有轉正,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再談氣節大義。又怎麽能夠隨心所欲的生活?
首先抵賴、抵賴不過就拋出對自己最沒有用的人、然後再文過飾非、不得已再根據利益大小一步步拋出自己的砝碼。這是一個普通人在重重壓力之下做出的正常反應。
但是CBS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標榜自己集公正、客觀、勇氣與謀略一身的媒體。一個人(媒體)要給自己套上光環,就必須麵對壓力作出與上完全相反的回應:承認錯誤、絕不供出舉報者、位高者和直接負責人引咎辭職。
但是誰能夠做到呢?
做記者幾年來,發現許多人喜歡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套上一個漂亮的口號,尤其以媒體為最。我不反對打口號,連纖夫都要喊號子呢!不過從我自己和身邊人的工作經曆看來,一個記者即使沒有遠大的理想、金光閃閃的文憑或者這個那個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做成事。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劇,裏麵的男主人公說:“我沒有受過什麽教育,我都是根據幼兒園教的道理去做的。比如,別人的東西不要拿。”這句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盡管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漂亮的口號,但是要做成事情,隻要遵守幼兒園時教的道理就可以了。
問題是,在真正操作的過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尊重簡單的道理。
舉一個例子。不要抄襲,盡量注明source的出處,是新聞報道的一大原則。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尊重這個原則呢?
抄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時間來不及;比如駕馭文字的能力不夠,無法用自己的文字表達;比如不願意給別的媒體credit;比如“隻抄一兩句話不算抄”等等。
風平浪靜的時候,自然都不是問題。但是,一旦風波來臨,誰為此負責?負責人又該如何自處?丹·拉瑟也無法幸免,更何況丹·拉瑟隻有一個。
我一直想,如果朋友的遭遇發生到我身上,我應該怎麽辦?如果CBS事件發生在中國,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我會盡力,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會盡力,在我的每一個報道中,保障公眾的知情權、保衛我的消息來源、保護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