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 | 1934年11月9日 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
---|---|
逝世 | 1996年12月20日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文字來自 wiki
卡爾·愛德華·薩根(Carl Edward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國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科幻作家,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學、天體物理學等自然科學方麵的科普作家。行星學會的成立者。
小行星2709[1]、火星上的一個撞擊坑[2]以他的名字命名。
薩根擔任行星研究專業刊物《伊卡洛斯(Icarus)》的技術總監和編輯達12年。
他是研究天文生物學的先驅,也是搜尋地外智慧生物項目(SETI)的創始人之一。
他因為撰寫了多部優秀的科普圖書及電視係列片宇宙而享譽全球。 1980年的電視係列節目《宇宙:個人遊記》在60多個國家有超過6億人觀看,是PBS曆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1990年被《The Civil War》劇集超過),配套發行的同名書籍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籍第一名70周,也是英國最暢銷的科普書籍之一。 生病期間撰寫的《魔鬼出沒的世界(The Demon-Haunted World)》是分析批判偽科學的科普作品。
他著有著名的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1997年羅拔·湛米基斯以小說為藍本拍攝了同名的電影,並獲得1998年雨果獎。
科普著作《伊甸園的龍——人類智力演化的推測(The Dragons of Eden: Specula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獲得普利策獎。 《預約新宇宙:為人類尋找新天地(Pale Blue Dot: A Vision of the Human Future in Space)》被紐約時報評選為1995年最值得注意的書籍之一,有聲書則獲得格萊美獎提名,並被出版者周刊評選為兩本年度最佳有聲書之一。 他是《無人曾想過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競賽的終結(A Path Where No Man Thought: Nuclear Winter and the End of the Arms Race)》的合著者,綜合闡述了核冬天現象。
《布魯卡的腦——對科學妄想的批判(Broca's Brain: Reflections on the Romance of Science)》、《彗星(Comet)》等科普書籍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終其一生,薩根有600多篇科學論文和科學文章,是20多本書的作者和編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經常提倡懷疑精神、人文主義和科學方法。
薩根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3]的一個俄羅斯移民的猶太家庭出生。他的父親薩姆·薩根是一家製衣廠的裁衣工,而他的母親雷切爾·莫利·格魯伯是一位家庭婦女。薩根的名“Carl”來自雷切爾的生母Chaiya Clara。 盡管在這樣看來沒有什麽文化氛圍的家庭出生,薩根小時候還是受到了良好的科學教育。[4]
在1939年的時候,父母曾將卡爾帶去參觀紐約世界博覽會,並給年輕的卡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如此,父母還讓卡爾了解到,既要具有懷疑精神,又要保持求知欲望。[4]
幼年的家庭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薩根擁有了良好的科學素養。
薩根一共結婚三次:第一次是1957年與著名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生多裏昂·薩根和傑裏米·薩根),1968年與藝術家琳達·薩爾茨曼(生尼克·薩根),1981年與作家安·德魯彥(生薩沙和薩姆)。
薩根還使用大麻。雖然他從來沒有公開承認,但在一本1971年的書Marihuana Reconsidered中,用“X先生”的匿名寫了一篇有關文章[5][6],提到大麻激發了他很多工作的靈感。薩根去世後,該書的編輯者把此事告訴了薩根的傳記作家,1999年出版的傳記[7]由此激起了媒體注意[8]。
薩根1951年從新澤西的Rahway高中畢業,來到芝加哥大學。他在那裏加入了賴爾森天文學社,獲得藝術本科學位(1954年)、物理學本科(1955年)和碩士學位(1956年),以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1960年)。
在本科期間,薩根曾在遺傳學家赫爾曼·約瑟夫·馬勒的實驗室工作過。
1960至1962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米勒研究員(Miller Fellow)。1962年至1968年,在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史密鬆天文物理台工作。1968年後,薩根結束了在哈佛大學的研究和講學,遷移到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1971年成為終身教授,領導行星研究實驗室。1972年至1981年,薩根是康奈爾大學無線電物理學和空間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1968年至1979年還是行星科學期刊伊卡洛斯的總編輯。
薩根從一開始就參與了美國的太空計劃。50年代起他就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顧問,其中一項工作是在阿波羅項目的宇航員飛往月球之前向其提供任務簡報。
薩根對許多探索太陽係的航天器項目都有貢獻,如為探險隊安排實驗。
他構思了一個向太陽係外發射攜帶通用信息的航天器的想法,希望地外智慧生命能夠收到並解讀人類發出的通用信息。他在1972年發射的太空探測器先鋒10號上安裝了一塊金質的蝕刻銘牌。次年發射的先鋒11號上也攜帶了一塊同樣的複製品。之後他不斷改進,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上攜帶的是一張旅行者金唱片。
薩根還經常質疑用於航天飛機和空間站的撥款,認為為這些項目犧牲了其他航天機器的發展。
1980年他和Bruce Murray,Louis Friedman在加州帕薩迪納成立行星學會推動行星科學與天文生物學研究[9]。
薩根在康奈爾大學教授批判思維的課程,每年有數百名學生申請這門課程,但最終每學期隻能有20人左右能夠聽課。1996年,薩根因一種罕見的骨髓癌逝世後,這門課程隨即中止,2000年時由耶範特·特奇安(Yervant Terzian)博士恢複。
卡爾·薩根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金星表麵高溫的研究。在60年代初期,無人確知行星表麵的基本情況,薩根列舉出了所有的可能情況,並在時代-生活出版社出版的《行星》一書中進行了詳述。他認為金星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怡人的天堂,反倒是幹燥而高溫的。他研究了金星散發的無線電波,斷定其表麵溫度為500°C。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火箭技術試驗室的訪問學者,薩根參與了考察金星的“水手一號”項目的設計和管理。1962年的水手二號確認了他對金星表麵情況的論斷。
薩根首次提出土星的衛星泰坦(土衛六)表麵有液態有機物和木星的衛星歐羅巴(木衛二)地下有海洋的猜想。於是歐羅巴被認為可能適合生命居住。之後伽利略號航天器間接確認歐羅巴地表下有水。
薩根協助破解了泰坦紅霾的謎團,指出紅霾的成因是不斷有複雜有機分子降落在衛星泰坦的表麵。
他還研究了金星和木星如火星一般四季交替的大氣。他證實金星的大氣溫度和氣壓都很高。他覺察到人類活動可能因為溫室效應正導致全球暖化的危險,將之與金星上自然形成高溫、不適宜生命的環境做類比。
薩根與康奈爾的同事愛德溫·歐內斯特·薩爾皮特推測木星存在生命,靠富含有機分子的行星大氣生存。
大多數人猜測火星表麵的顏色變化是由季節或植物引起,薩根在研究之後斷定原因是行星表麵的沙塵暴。
薩根最知名的還是對地外生命的研究,包括在輻射條件下由基本的化學物質產生氨基酸的試驗。
1994年他因為“對將科學用於公共福利事業的卓越貢獻”而獲得國家科學院的最高獎項:公共福利獎(Public Welfare Medal)。
此外,他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特殊科學成就和卓越公眾服務獎及阿波羅成就獎(Apollo Achievement Award),美國太空航行學會(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John F. Astronautics獎、天文協會(Astronomical Society)Masursky獎、蘇聯太空人聯盟(Soviet Cosmonauts Federation)Konstantin Tsiolkovsky獎及二十二個國家所授予的榮譽學位。
70年代初期,薩根首次出現在《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節目,和John Carson介紹天文的奇觀和理論以及關於生命的起源給數百萬觀眾。
薩根有時候被稱為“有知識的蒼蠅”,科學界的同行輕視他,認為他所做的太過誇耀而沒有足夠內涵。而薩根認為科學發展依賴大眾的金錢,假如公眾不了解科學,要如何去支持它。
薩根是搜尋地外生命的積極支持者。他強烈要求科學團體監控地外無線電信號,分析智慧生命特征。在他的努力下,1982年《科學》雜誌上發表了SETI項目的請願宣傳,包括7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70名科學家簽字支持,使得這個備受爭議的領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薩根幫助法蘭克·德雷克博士設計了阿雷西波無線電波訊號,1974年11月16日通過阿雷西波無線電波望遠鏡向外太空(M13星團,距地球約2.5萬光年)發射,期望向地外生命提供地球的信息(二進位的電波)。
在冷戰高峰時期,薩根建立氣象模型說明全球核戰可能導致地球生態失衡,共同提出“核冬天”假說。
薩根在晚年主張建立組織搜索對可能撞擊地球的近地天體。有人建議使用核武器改變近地天體的軌跡以防止其撞擊地球,薩根則指出人類將麵臨的兩難境地:如果有能力讓小行星遠離地球,我們也有能力讓它們偏向地球——毀滅性的末日武器對人類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邪惡力量。
艾薩克·阿西莫夫說生平隻遇過兩個人比他更為聰明,薩根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則是電腦科學家馬文·閔斯基。
薩根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一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大眾對不明飛行物與外星人的狂熱。 薩根認為,對於這一類沒有明確證據的事物,不存在相信與否的問題,一切的推測與結論都應基於事實證據。 他在本書中提到,經常被問起“你相信有外星智慧嗎”之類的問題,而他的回答都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生命分子,如果沒有才令人驚訝。盡管如此,卻仍然被追問到底是相信與否。[4]
卡爾·薩根批評艾利希·馮·丹尼肯的著作、觀點及說法讓許多人信以為真,誤人子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