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60年代,70年代, 就像其中的一位音樂人說: 那時的音樂各種各樣的風格,而且互相沒有什麽複製現象, 無論音樂還是畫,其產生都會有它的時代和社會背景, 這些年代,繼二戰後,人們信心重建, 各國都在修複,科技給人類極大的信心, 整體來說人們還是快樂的; 錄音技術提高, 音樂開始容易傳遞,但不會像今天這樣容易抄襲,
回頭看好音樂, 多半還是產生在相對閉塞的年代,就是現在音樂家創作時, 都喜歡躲到什麽偏僻的農莊去苦思彌想。 工具不發達, 作曲家會去挖掘內心, 在人文中, 在人和自然內心的聲音中的尋找靈感, 而不是馬路上, 車庫的馬達聲,這些廉價的噪音得到的靈感。 現在的音樂隻有靠變化節奏,高喊 加些無聊的伴舞,搞怪的服裝 用視覺偷換聽覺效應, 這在60年代,70年代是很少的, 那時,音樂的傳遞很多時候是收音機, 人們隻認可聲音,伴舞再好也沒用, 要欣賞舞蹈就好好看場舞蹈就好了。
也難怪, 現代人被影視慣壞了, 視覺口味太重
或許我們離自己的時代太近, 判斷會有誤,不過人的生命有限,未來人喜歡聽什麽那是他們的事,是作曲家的工作, 我們就選自己喜歡聽的就好了,管它那個年代, 如果一支金曲它是代表人文的精神和境界, 那隻會因時間的變得更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