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Peter "Pete" Seeger (born May 3, 1919) is an American folk singer. A fixture on nationwide radio in the 1940s, he also had a string of hit records during the early 1950s as a member of The Weavers, most notably their recording of Lead Belly's "Goodnight, Irene", which topped the charts for 13 weeks in 1950.[1] Members of The Weavers were blacklisted during the McCarthy Era. In the 1960s, he re-emerged on the public scene as a prominent singer of protest music in support of international disarmament, civil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causes.
As a song writer, he is best known as the author or co-author of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with Joe Hickerson), "If I Had a Hammer (The Hammer Song)", (composed with Lee Hays of The Weavers), and "Turn, Turn, Turn!", which have been recorded by many artists both in and outside the folk revival movement and are still sung throughout the world. "Flowers" was a hit recording for The Kingston Trio (1962); Marlene Dietrich, who recorded it in English, German and French (1962); and Johnny Rivers (1965). "If I Had a Hammer" was a hit for Peter, Paul & Mary (1962) and Trini Lopez (1963), while The Byrds popularized "Turn, Turn, Turn!" in the mid-1960s, as did Judy Collins in 1964, and The Seekers in 1966.
Seeger was one of the folksingers most responsible for popularizing the spiritual "We Shall Overcome" (also recorded by Joan Baez and many other singer-activists) that became the acknowledged anthem of the 1960s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soon after folk singer and activist Guy Carawan introduced it at the founding meeting of the 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SNCC) in 1960. In the PBS "American Masters" episode Pete Seeger: The Power of Song, Seeger states it was he who changed the lyric from the traditional "We will overcome" to the more singable "We shall overcome".
皮特·西格(Pete Seeger,1919年5月3日-),也翻譯為皮特·席格,他是美國著名的民歌歌手,是民歌複興運動的先驅,有“美國現代民歌之父”之稱。皮特·西格一直參與各種抗議活動,從民權運動、反越戰,到現在的環保活動,他的歌聲在被不同的人翻唱,他的身影也總是出現在這些抗議活動的舞台上。
皮特·西格出生在紐約曼哈頓的中城。他的父親查爾斯·路易斯·西格(Charles Louis Seeger)是一位音樂者。他的母親是一位古典小提琴演奏家和教師[1]。皮特·西格7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離婚,他的繼母露絲(Ruth Crawford Seeger)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的長兄查爾斯·西格(Charles Seeger III)是一位射電天文學家,他的二哥約翰·西格(John Seeger)執教於道爾頓學校。皮特的叔叔阿蘭·西格(Alan Seeger)是一位詩人,在一戰中陣亡。他同母異父的妹妹,佩吉·西格(Peggy Seeger)也是一位著名的民歌表演者,她嫁給了Ewan MacColl,此人被譽為英國民歌之父。皮特的同父異母弟弟邁克·西格是新失落城漫遊者樂隊(New Lost City Ramblers,該樂隊在民歌複興時期曾經名噪一時,錄製了許多民歌音樂)的創始人,樂隊的成員之一約翰·科恩(John Cohen)與皮特的另一個同父異母妹妹佩妮·西格結婚。
皮特·西格少年時就讀於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寄宿中學(Avon Old Farms),那時,皮特閱讀了大量有關共產主義思想的書刊,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觀。雖然父母都從事音樂事業,但他們沒有強迫西格學習樂器,西格自己喜歡上夏威夷四弦琴。1936年,西格隨父親旅行,這次旅行讓他見到了民歌的力量。在加利福尼亞的阿什維爾第一次聽到了五弦的班卓琴[2],從此他迷戀上這件樂器,並成為班卓琴的演奏大師。
1936年在哈佛大學新聞係學習,當時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大二時退學[3]。
畢業後,西格來到紐約,在那裏認識了民歌學著艾倫·洛馬克斯,艾倫“讓民歌走出圖書館”的理念深得皮特的讚同,艾倫幫他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民歌檔案館裏找了一份收集和整理民歌的工作。當時的月薪隻有60美元,工作是從錄音中篩掉商業化的有種族歧視和“土”的音樂,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民歌。這個項目由泛美聯盟(美洲國家組織的前身)的音樂部主持,西格的父親此時正在該部門擔任主任[4]。這段工作讓他聽到了大量的民歌錄音,還結識了像“鉛肚皮(Lead Belly)”等一批民歌手,讓他在民歌領域有了深厚的積累,並且這段經曆讓皮特堅定了以唱歌為職業的信心。
1940年,皮特·西格在為移民籌款的慈善演唱會“憤怒的葡萄”上結識了民歌手伍迪·格思裏(Woody Guthrie),此後他跟隨格思裏到美國南方各地的教會、罷工現場、移民社區表演,聆聽並搜集人們傳唱的歌。皮特在格思裏身上得到了最欠缺的生活體驗,成長為一名為人民歌唱的歌手。
1941年,皮特·西格與米勒德·蘭佩爾(Millard Lampell)和來自阿肯色州的李·海斯(Lee Hays)成立“年曆歌手(Almanac Singers)”的團體,用他們的歌聲來演唱時事,支持工會並宣傳反戰。年曆歌手經常有許多不固定的成員加入演唱,包括伍迪·格思裏、貝絲·洛馬克斯·霍斯(Bess Lomax Hawes,艾倫·洛馬克斯的妹妹)、鮑爾溫·霍斯(Baldwin "Butch" Hawes)、西絲·坎寧安(Sis Cunningham)、喬什·懷特(Josh White)、桑尼·特裏(Sonny Terry,黑人口琴演奏家)和山姆·加裏(Sam Gary)。西格在年曆歌手裏的演唱采用筆名“Pete Bowers”以為了不讓人由他的名字聯想到為政府工作的父親。
由於年曆歌手的許多成員都信仰共產主義,同情工人運動,反對美國參戰,西格就是其中堅定的一位。隨著納粹進攻蘇聯,共產黨也轉為支持參戰,年曆歌手開始演唱反法西斯歌曲。西格模仿格思裏在班卓琴上刻下了“This machine surrounds hate and force it to suttender”(這件樂器將戰勝仇恨)[5]。
年曆歌手的演唱不同於傳統民歌,開辟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年曆歌手由於FBI策劃的輿論阻擾,不斷深究他們初期的反戰唱片[6],以致年曆歌手在1942年解散。
1942年6月西格應征入伍,被分配到對日作戰的塞班島,在那裏負責一所戰地醫院的宣傳工作。這一時期,西格除了又認識了許多來自美國各地的民歌手,還學會了許多當地的土著歌曲,此後他一直留意世界各地的民歌,並有意地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向美國聽眾介紹世界民歌。
二戰結束後,西格回到紐約。1945年12月20日,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民歌手的組織“人民之歌”(People's Songs)在西格家中成立,西格被選為主席,並兼任《人民之聲簡報》(People's Songs Bulletin)的主編。由於共產黨支持的亨利·華萊士競選總統失敗,讓一大批支持他的美國左派歌手備受責難,人民之聲也體驗它要幫助華萊士競選而元氣大傷,因財務問題而終結。
皮克斯吉爾事件後,不再有人邀請西格參加慈善募捐的演唱會,他的聲譽跌入低穀。1949年,西格開始嚐試走商業化的道路,他與老友海斯、弗雷德·海勒曼(Fred Hellerman)和榮妮·吉爾伯特(Ronnie Gilbert)組成了一個民歌四重唱組合——紡織工(The Weavers)[7],他們不再演唱時事歌曲,而是回歸民歌,形象也不同於年曆歌手時期,男士穿上燕尾服,女士穿上晚禮服。他們從前衛村酒吧(Village Vanguard)開始,1950年4月,織布工的第一張專輯出版,其中他們翻唱鉛肚皮的《晚安安瑞》(Goodnight Irene)在電台排行榜上13周高居首位,成為1950年最佳單曲。此後,紡織工又錄製了許多民歌改編的歌曲,這些音樂不同於當時商業主流的愛情主題,題材豐富,在當時很受歡迎,許多歌曲對後來的流行音樂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麥卡錫主義的橫行的時期,紡織工由於以前年曆歌手的背景,進入電台封殺的黑名單,從1951年開始不能進行演出,也沒有公司願意給他們出專輯,紡織工隻能解散。一直到1955年,他們重新回到舞台,在座無虛席的卡內基大廳進行了複出首演。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