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
編劇: 馬修·卡索維茨
主演: 文森特·卡索 / 哈勃·孔黛 / 薩伊德·塔格馬奧
類型: 劇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95-05-31
片長: 96 分鍾
又名: 仇恨 / 恨 / The Hate
怒火青春的劇情簡介 · · · · · ·
這是一部講法國“新世代”的作品,如同《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富有青春期的不安和騷動氣息。影片反映了在種族混雜的地方,友誼跨越種族要比跨越
階級更容易。影片中的世界非常美國化,也許他們模仿美國青年的舉動是對法國主流社會的一種抵抗。導演明顯有效仿斯派克·李的企圖,本片是他的第二部作
品,也是將他帶入名導行列的成名作,在戛納影展奪得最佳導演獎並贏得凱撒獎最佳電影的桂冠。
廿四小時的憤怒實錄。巴黎無業青年三名,一人被警察毆打,懷恨在心。另一同黨盲打誤撞的弄來一把手槍,於是,還以顏色…青春有無比怒火,無比的爆炸力,而死亡,隻是青春邁進一步的必然過程。影片開頭的一段台詞讓人深思:某人自50層樓跌落,每墜下一層,他都在安慰自己:至今沒事,至今沒事。。。。。重要的不是下墜的過程,而是結果。
精彩瞬間:
影片結尾之前,幾乎不能控製自己的文茲交出了手槍,但很快他就倒在警察暴虐的槍下,赫伯特隻能向警察也舉起手中的槍。槍聲響起,影片結束,誰生誰死都已經不再重要,仇恨還即將蔓延下去,燒光每個人心中的一點仁慈、善良和正義。
巴黎的街頭,四處充滿了暴力和邪惡。一個男孩阿伯德被警察打成重傷,住進了醫院,他的一個朋友死去。
10點38分,男孩塞伊德到好友文茲家裏找到文茲,兩人談論了一會有關街上暴亂的事情後,一起去找另一個好友赫伯特,三人隨後又到一幢房屋的樓頂去見他們的老大。
12點43分,警察到來,把聚集在樓頂的人趕走了。三人在街上遇到電視記者采訪,滿腹不滿的三人打跑了嘮叨不停的記者。三人接著到一個朋友家裏玩耍,並眼見朋友停在樓下的車被一群人砸壞。
14點12分,文茲把塞伊德和赫伯特帶到一處隱秘的地方,拿出一把真槍給兩人炫耀。
15點47分,三人到醫院看望阿伯德,被警察拒之門外。惱怒的文茲按耐不住情緒,仗著自己有槍,和警察爭執起來,結果,塞伊德被警察帶走。塞伊德的一個警察朋友帶著文茲和赫伯特趕到警局,把塞伊德保釋了出來。赫伯特不滿文茲的行為,獨自回到家裏,並在電視新聞上看到警察正在尋找一名警察丟失的槍支。
17點04分,文茲和塞伊德在街頭觀看霹靂舞時,又遇到赫伯特。這時,不遠處攜帶槍支的兩個年輕人和警察起了衝突,三人和其他街頭混混上前和警察理論,眼看局勢不能控製時,大批警察趕到,三人跟隨其他人一哄而散。文茲掏出手槍,想要打死一名追趕他們的警察,赫伯特及時製止了他。
18點22分,三人坐地鐵到城市的另一個地方,三人在衛生間為剛才的事情爭論不休,一個矮小的老頭出現,把他年輕時因犯錯被流放的艱苦經曆講給了他們聽。塞伊德帶著文茲和赫伯特,到一所高檔公寓找一個朋友要錢,不想,錢沒有要到,文茲還和那人因槍的事,打了起來。三人從公寓出來,遇到警察,塞伊德和赫伯特被警察拘禁,文茲僥幸逃脫。
20點17分,塞伊德和赫伯特在警局受盡警察的折磨。
22點08分,文茲去看拳擊,和其他幾個朋友遇到一起,並親眼目睹了其中一個朋友開槍打死了一個門衛。
00點33分,塞伊德和赫伯特從警局出來,沒有能趕上最後一班回家的火車,並又遇到了文茲。三人闖入一家私人聚會,尋機挑釁,結果,被人趕了出來。三人隨後又去偷車,當他們正在手忙腳亂時,一個酒鬼出現,並熱情地教他們怎麽偷車。車剛發動,警車突然到來,酒鬼引開警察的注意,三人趁機逃跑了。
02點57分,三人閑逛到地鐵,並在地鐵的電視上看到了阿伯德的死訊。
04點27分,文茲仇恨地看著一名警察,想象開槍殺死他的情形。塞伊德和赫伯特對文茲的做法很反感,兩人離文茲而去。塞伊德和赫伯特在接頭遇到另一群混混,雙方一言不和,打了起來。文茲這時及時出現,掏出槍壓製住了那些人,並把他們的老大帶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當文茲用槍對著那人的頭時,赫伯特在他耳邊一個勁地叫文茲殺死那人,文茲猶豫半天後,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槍。
06點00分,三人回到自己熟悉的街頭,赫伯特和文茲、塞伊德告別回家時,文茲把他的槍給了赫伯特。赫伯特剛走不遠,就看見文茲和塞伊德被警察抓住,赫伯特趕上前去,正好目睹一名警察失手開槍打死了文茲。
06點01分,赫伯特手中的槍對準了那名開槍打死文茲的警察的頭,那名警察的槍也顫抖地對準了赫伯特的頭,這時,隨著一聲槍響,影片結束。
影片中並沒有商業化處理後的街頭械鬥、血腥暴力和兄弟情義之類刺激觀眾的賣座元素,隻是幾個街頭混混盲無目的的困惑、怯懦、怒火和仇恨。他們的直接仇恨對象就是警察和任何惹怒他們的人,但這種仇恨由來已久,象種子一樣深深紮根在這些底層青年心中。影片把人物心理變化刻畫的非常深刻,把一種社會失控的現象真實的描述了出來。影片中的警察和街頭混混不管從行為還是外表氣質,都非常相象,從而試圖揭示讓這個社會失控的源頭在那,是什麽讓人們不能安守本分。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裏,已經讓人不能分辨正與邪的差別,所謂的正邪的鬥爭和殘殺,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仇恨。
影片動感的手持攝影雖然已經不算新鮮,但仍然很好的渲染了混亂的社會環境和青年人動蕩的精神世界,與對比強烈的黑白膠片共同形成鮮明的風格。
關於導演:
很難說35歲的卡索維茨是天才導演還是天才演員,從1993年出道到現在,10年間他從戛納電影節和愷撒電影大獎中拿走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影片編劇在內的各項大獎。在他文弱的外表之下,有著代言邊緣青年挑戰主流社會的力量。
他不僅能編能會導,而且還身兼演員。1993年,當卡索維茲推出自己的第一部長片《牛奶巧克力》(Metisse)時,年僅25歲的他從事電影工作已有8年了。隨後他又連續推出了《仇恨》(La Haine)以及《接班人》(Assassins ),並與《牛奶巧克力》合稱為“叛逆三部曲”。其中《仇恨》將卡索維茲的名聲推向高峰。影片一經推出,不但震驚了全法國,更被稱為衰退中法國電影的希望。
其父彼得•卡索維茨也是導演,卡索維茨11歲時在父親的影片中得到角色,此後有幸和伊沙貝爾•阿佳尼搭戲,電影天分逐漸顯露。在多次以短片試手以後, 1993年25歲的卡索維茨自導自演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混血兒》,才情一發而不可收。這部處女作獲愷撒最佳處女作獎和最佳希望男星獎提名。1994年,他剛剛拍下第二部影片《仇恨》,已經同時將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愷撒最佳影片、最佳剪輯大獎捧回家去,令同行目瞪口呆。像一些有名的導演如希區柯饉、昆汀 ·塔倫蒂諾一樣,卡索維茲有時候也喜歡以演員的身份出現在自己的影片中,而且還喜歡客串其他導演的影片。1997年卡索維茲就在自己的好友法國著名導演呂 ·貝鬆的影片《第五元素》中扮演了一個小混混。在2001年迷倒全世界的《天使艾美麗》裏,卡索維茨重操演員舊業,出演艾美麗有收集怪癖的可愛男友,成為女主角塔圖的最佳綠葉。
1995年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Best Young Film 馬修·卡索維茨
1996年 法國凱撒獎(César) Best Producer (Meilleur producteur) 克裏斯朵夫·羅西尼翁
1995年 戛納電影節(影人類) 最佳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