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上曾有過這樣的記載,19世紀,一位著名的音樂大師對布魯克納的作品作過這樣不公正而且讓人迷惑不解的評價:布魯克納的作品是宗教的,過於平靜,不出一、二年就會消亡並被人遺忘。然而,曆史是公正的。作為19世紀的交響樂大師,今天為人們所敬重的不僅有勃拉姆斯,也有布魯克納。布魯克納的音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並不接受宗教信仰的人,他的音樂以抽象然而美妙的語言,體現了人性中深層的需求。
安東·布魯克納(1824——1896)出生於奧地利靠近多瑙河的林茨鎮,一個叫做安斯費爾登村莊中的農家,祖父和父親都是鄉村教師。他出生的房後就是高聳的教堂,房屋旁的石階小徑穿過魔幻般的樹林,直通該教堂的大門。那種寧靜美麗、莊嚴肅穆是奧地利的浪漫主義與布魯克納的音樂產生的根源。布魯克納13歲參加聖弗洛裏安修道院的唱詩班,並開始作曲。但是,他決定成為專業音樂家時已經30歲了,他31歲任林茨大教堂管風琴師,繼續學習對位與賦格,並學習交響樂寫作及配器。40歲時才完成他的第一交響曲,43歲獲得維也納宮廷管風琴師的位置。布魯克納一生作有9部交響曲及大量宗教樂曲,是一個國際上知名的音樂家。與很多音樂大師們確實不同,布魯克納是一個穿著古怪的大器晚成者。他身材短小、衣著土氣、行為乖僻,並且是一個極度虔誠的天主教徒,這與當時19世紀晚期作曲家追求的浪漫主義形象顯得格格不入。然而,在那浪漫的奧地利宗教生活的熏陶下,他創作的音樂作品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聖弗洛裏安教堂深奧莫測與神秘冥想的氣息
布魯克納的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874年,他是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風景秀麗的一個小村中寫成。並在1878——1880 年間進行過多次修改,包括全部重寫的諧謔曲及幾乎全新的末樂章。事後布魯克納又為其冠名為“浪漫”。1881年2月20日由漢斯·李赫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演,演出大受歡迎,以至每樂章結束時,布魯克納都要到台上鞠躬致謝。對該部交響曲,布魯克納描述:“在中世紀的一個城鎮中——黎明破曉、曙光灑落——城堡傳出宏亮的軍號聲——城門敞開——騎士從洞開的城門中躍馬而出——森林的神秘氣氛籠罩著他們——森林在沙沙作響——鳥兒在歡唱。”而頗有特色的第二主題是非常有名的,其中注解的“嘁嘁喳喳”讓人們真正回憶起鳥的叫聲。第二樂章描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場景,依照作曲家的表述:“一個失戀的男子徘徊於他的戀人的窗下,而她沒有讓他進去。”而後由中提琴演奏了一首“小夜曲”。布魯克納以他自己的理解創作了特有的形式的諧謔曲,它“描述了狩獵,而三重奏奏響狩獵人群進餐時的舞蹈音調。”一支長笛和單簧管奏出了流暢的、類似蘭德勒舞曲的迷人主題。末樂章的英雄主題漸強,尾聲光輝燦爛而莊嚴。
這是布魯克納10首交響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稱為《浪漫交響曲》。這首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作於1874-1880年,後亦有多次修改。
共四個樂章:
1.Bruckner - Bewegt, nicht zu schnell
2.Bruckner - Andante quasi Allegretto
3.Bruckner - Scherzo (Bewegt) & Trio (Nicht zu schnell)
4.Bruckner - Finale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1.平靜而快活地,圓號表達的第一主題宛若森林的低語,不斷地變形處理,中提琴和小提琴表達的第二主題相對寧靜而輕快,而銅管群吹奏的第三主題又具咆考的暴風雨的感覺。發展部以森林圓號主題與木管應答開始,動機以多種方式變化發展,以弦樂表達聖歌而推向高潮。
2.徐緩地。中提琴和小提琴猶如歎息,而大提琴類似悲歌,突出弦樂的效果。發展部以主要主題的複音變化處理為主,其中有精妙的對位。反複部則省略中間聖歌風格的合唱曲後呈現,終結部則類似悲壯的共鳴。
3.諧曲,快活地,再度回到森林中的氣氛,類似獵人的勇敢叫聲。中段是可愛的農夫田園舞曲。
4.終曲,相當輕快地,混合引用第一與第三樂章主題。這一樂章表達類似暴風雨的感覺,諧詼曲主題突然由圓號合奏參透。在總休止之後,暴風雨般的動機來臨,隨後與第一樂章結合。“暴風雨”停息後,表達憂慮主題與燦爛主題對比的第二主題。然後主要主題與第二主題再度再現後,主要主題和暴風雨動機結合,在大膽轉調下形成發展部。“暴風雨”再度平靜後,主要主題反複與第二主題群3度再現,結構極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