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ZT: 巴赫音樂/《哥德堡變奏曲》及早期演奏家

(2011-08-08 10:22:02) 下一個
巴赫的音樂體現了人類知性與天性的一致。天性的真性情的自然流淌;知性為大智慧的高妙構建。

後世的作曲家(包括一切藝術家),真性情者尚眾,大智慧者卻寡。能入巴赫一般既有真性情又有大智慧,情感與理性,想象與控製,體驗與思索,二位一體,二極合一者,實在絕無僅有。

數百年來的音樂家,無不從巴赫的天性與知性中汲取營養,獲得啟發。這也是巴赫音樂的永恒性所在,是他的思想在很長曆史階段中經久不衰,不斷為後來者提供思想啟示的根本原因。
—— 趙曉生

“我頭頂上的星空,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 康德

Aria
Variato 1 - a 1 Clav.
Variato 2 - a 1 Clav.
Variato 3 - Canone all'Unisuono a 1 Clav.
Variato 4 - a 1 Clav.
Variato 5 - a 1 o vero 2 Clav.
Variato 6 - Canone alla Seconda a 1 Clav.
Variato 7 - a 1 o vero Clav. (at tempo di Giga)
Variato 8 - a 2 Clav.
Variato 9 - Canone alla Terza a 1 Clav.
Variato 10 - Fugetta a 1 Clav.
Variato 11 - a 2 Clav.
Variato 12 - Canone alla Quarta (a 1 Clav.)
Variato 13 - a 2 Clav.
Variato 14 - a 2 Clav.
Variato 15 - Canone alla Quinta (a 1 Clav. andante)
Variatio 16 - Ouverture a 1 Clav.
Variatio 17 - a 2 Clav.
Variatio 18 - Canone alla Sesta a 1 Clav.
Variatio 19 - a 1 Clav.
Variatio 20 - a 2 Clav.
Variatio 21 - Canone alla Settima (a 1 Clav.)
Variatio 22 - a 1 Clav. (alla breve)
Variatio 23 - a 2 Clav.
Variatio 24 - Canone all'Ottava a 1 Clav.
Variatio 25 - a 2 Clav. (Adagio)
Variatio 26 - a 2 Clav.
Variatio 27 - Canone alla Nona a 2 Clav.
Variatio 28 - a 2 Clav.
Variatio 29 - a 1 o vero 2 Clav.
Variatio 30 - Quodlibet a 1 Clav.
Ari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e6a160100psjb.html

提起巴赫的鍵盤曲《哥德堡變奏曲》,人們首先想起的多半是已故加拿大鋼琴家古爾德(Glenn Gould)對它傳奇性的演奏。就象這首變奏曲以主題開始,經過30個變奏後又以同樣的主題結束一樣,古爾德的錄音生涯也從1955年錄製《哥德堡變奏曲》開始,在1981年以再次錄製這首曲子而結束,完成了一個生命的大循環. 很多人曾問過古爾德:“你最欣賞誰演奏的巴赫?”每一次古爾德的回答總是:“女鋼琴家圖雷克(Rosalyn Tureck,1914~)。”這個很陌生的名字是誰?恐怕知者不多。
    有一種說法:《哥德堡變奏曲》是由古爾德首先推廣開來的。其實並非如此。著名女羽管鍵琴演奏家蘭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才是名副其實的先驅。正是她的演奏和1933年灌製的著名唱片使這首曲子逐漸傳播開來,被鋼琴家和大眾所接受。圖雷克也是最早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鋼琴家之一。早在30年代,她的音樂會曲目中就已包括了這首作品。那時,古爾德才剛剛降生呢!由於作品的原譜上很少有速度表情記號,留給演奏家們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所以各個演奏家的處理方式差別很大。從30年代至今,上百種唱片版本先後湧現,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其中最著名的一直是蘭多芙斯卡的兩種羽管鍵琴版(EMI和RCA各一)、古爾德的兩種版本(Sony)以及匈牙利鋼琴家希夫的版本(DECCA)。
    根據最早的巴赫傳記《天才巴赫的一生及其作品》(弗克爾1802年出版)中的說法,《哥德堡變奏曲》是為身患失眠症的凱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幫助他消磨漫漫長夜,減輕失眠的痛苦。“哥德堡”是伯爵身邊的羽管鍵琴演奏家的名字,也是巴赫的學生。變奏曲由一個主題及其30個變奏組成,在30個變奏之後,主題再現,圓滿地完成一個循環。伯爵對這首曲子著了迷,慷慨地賜給巴赫100個金路易,相當於巴赫一年的工資。《哥德堡變奏曲》這個曲名並不是巴赫起的,而是傳記作者弗克爾在巴赫死後起的。巴赫自己稱它為“包括一首詠歎調及其變奏的鍵盤練習曲,為有兩個鍵盤的羽管鍵琴而作”(現在一般都用鋼琴演奏)。
    這首作品看似平常的變奏曲,實際上卻是精心安排的。它的變奏都建築在主題(詠歎調)的32個小節的低音線上,這個數字正好是作品的段落總數(30段變奏加上首尾兩段主題)。更奇妙的是,主題低音線上的音符數也是32個!在30個變奏中,大多數變奏的長度是30小節。第3、9、21、30變奏是其一半(16小節)。唯一的例外是第16變奏。這是一首47小節的法國式序曲。
    以第16變奏為分界,30個變奏可分為兩組。第二組明顯比第一組複雜。也就是說音樂的進行漸趨複雜,直到最後驟然回到平靜樸素的主題,給人“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奇妙感受。更奇妙的是,第3、第6、第9、第12變奏直到第27變奏,每隔3首就出現一首卡農(嚴格的對位模仿,合唱中常見的輪唱即為一例)。這些卡農的音程漸漸擴大,從同度卡農(第3變奏)直到9度卡農(第27變奏)。象這樣精心構思的作品是極為少見的。穿插在這些卡農曲間的是一些較為自由的變奏,有的是技巧難度很大的雙鍵盤曲,有的近似托卡塔,有的猶如小賦格曲(第10變奏),有的是舞曲風格(第4變奏是帕斯皮耶舞曲,第7變奏是吉格舞曲),有的是古協奏曲形式。第30變奏特別引人注目,它活象一個音樂玩笑,將兩首民歌(“我好久沒和你在一起”和“卷心菜和蘿卜把我趕走”)的旋律和詠歎調主題交織在一起。
    古爾德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雖然魅力非凡,但不容否認,它帶有明顯的古爾德個人標記,並不是很純淨的巴赫風格。與之相比,美國女鋼琴家圖雷克的演繹顯然更合巴赫的原意,難怪古爾德也對她大加讚賞。今年85歲的圖雷克60多年來一直以演奏巴赫作品聞名,曾被著名樂評家哈羅德-勳伯格譽為“巴赫音樂的女大祭司”。很可惜,她以前的唱片都是小公司出版的,國內見不到,故此名氣很小。事實上,她可能是鋼琴家中錄製《哥德堡變奏曲》次數最多的一個,也是演奏它時間最長的一個(長達60多年)。
    和許多鋼琴家一樣,圖雷克在晚年漸漸進入了更平靜、更深邃的升華境界。每個音符、每個變奏都被她處理得異常清晰、端莊。由於她嚴格遵守巴赫的反複記號(很多鋼琴家省略了反複部分),所以演奏時間也比絕大多數版本長。在敏感的指觸、純正的風格感中,我們絲毫感覺不出演奏家是位84歲的老人。這是穩重內斂、寧靜致遠的演繹。正如她本人所說:“我從不把這部作品當成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它是生命的體驗”。現在就讓我們聆聽這位“巴赫音樂的女大祭司”、曾任紐約愛樂首位女指揮、朱利亞德學校教授的圖雷克來演奏,在《哥德堡變奏曲》中體驗生命的多姿多彩吧。(摘自視聽技術,作者孫皓,有刪節)

 

Rosalyn Tureck
羅莎琳.杜蕾克

    1914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早年就開始學習鋼琴,1928年師從恰普索,十四歲已經能背譜以各種調性彈奏巴哈二部創意曲,193I年進入紐約茱麗亞音樂院受業於奧勒嘉.薩瑪羅芙門下,十八歲以五個星期的時間練好全本《郭德堡變奏曲》並且能夠背譜演出。杜蕾克二十三歲在紐約以連續六星期的時間舉辦一係列巴哈作品獨奏會,曲目包括四十八首前奏曲與賦格、《郭德堡變奏曲》、鋼琴組曲和法國及英國組曲:1935年首度在卡內基音樂廳登台,1936年與奧曼第/費城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947年第一次到歐洲巡回演出並錄製不少專輯。杜蕾克被譽為是演奏巴哈樂曲「最崇高的女祭司」,然而她所詮釋的十八、十九世紀作品也廣受肯定,並曾經在威尼斯雙年展嚐試演奏二十世紀音樂。目前杜蕾克住在英國牛津從事教學工作。

   杜蕾克現居於英國牛津。「它(指音樂)已經完全被我征服。」她會這樣毫不客氣的告訴你。「謙遜」不在杜蕾克的字典裏,而她也沒有必要認識這兩個字。杜蕾克是個女人,也是個藝術家,她知道自己好在那裏,她的自知、學識與自信就像一件閃亮耀眼而且合身的盔甲,這件盔甲會替她的所做所為提供最好的解釋。而我願意更進一步表示:杜蕾克不隻有征服音樂,她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


  廣博的學識與對曆史的興趣是杜蕾克演奏及思考音樂的最佳後盾。她為自己的藝術增添獨特的個人品味,豐富了本世紀的音樂表現。和大部份長於彈奏巴洛克音樂,特別是巴哈作品的鋼琴家相比,杜蕾克的詮釋也是從個人風格以及對音樂的認知著手,進而把音樂轉換為自我的藝術。「巴哈怎麽告訴我,我就怎麽彈。」杜蕾克曾經這麽表示。「我從來不告訴音樂你該以什麽方式呈現,我不會替音樂做任何決定,我讓音樂自己去判斷。不過,事前得非常深入的了解並熟讀樂譜。(讀譜)不能光用眼睛,得全心全意從心裏、精神與肉體去感受。

 

    對杜蕾克而言,把心底的音樂彈奏出來的那一刻隻不過是冰山的一隅。經過多年研究與思考,她把這一刻放置在「冰山的最底層」。她會告訴你,「我(對音樂)的狂熱不隻在演奏。當然,演奏音樂得要有熱情,熱愛(自己)所彈奏音樂。但是對我而言,有樣東西比演奏更深刻、更重要,那就是(音樂的)概念。概念與構思是我音樂中最根本的要素。這就是為什麽我經常捫心自問:「這座冰山的頂端與底層該是什麽?它們究竟是什麽東西?」。」
    經過多年等待,杜蕾克於五零年代末期為EMI錄製的巴哈組曲全集終於以CD的麵貌重新問世。這套專輯可為如何欣賞杜蕾克的音樂,以及她的天賦、思考音樂的方式提供最好、最詳盡的解答。在杜蕾克有力而且可以完全分離獨立的十指帶領下,音樂就像在她所創造的環境下十分自然的深呼吸。在錯綜複雜的旋律線中,你會對她奇妙觸鍵下所流泄的清澈琴音感到訝異,這種聲音有如天鵝絨般的輕巧舒適。對樂曲結構的敏銳感受再加上清晰的音色、獨一無二的轉換樂句以及表達概念的方法,這就是杜蕾克的音樂。本世紀有三位音樂家讓我們更明了巴哈鍵盤音樂的藝術以及各種不同詮釋方法的可能性,那就是藍道芙絲卡、杜蕾克與顧爾德。這三位音樂家的音樂風格都很鮮明,他們的巴哈都具有迷人的吸引力與個性,但是詮釋方法卻全然不一樣:藍道芙絲卡極度浪漫,顧爾德的音樂線條古典且簡潔,杜蕾克則特別注意樂曲的結構。她用音符與樂句來「構築」音樂,因此我們彷佛可以從她的音樂裏「看」到樂曲的形貌樣式,就像一個個單獨的細胞成長並結合成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再加上杜蕾克的十指觸鍵能夠完全獨立不受影響,因此她能任意把單純的樂句彈得豐富多彩,這裏所選錄的六首組曲最能呈現杜蕾克的樂思與音樂概念。燦爛的樂音伴隨著無窮的節奏,音樂如同在她的指尖下跳躍。不過在第二號組曲一開始,音樂又洋溢著高貴典雅與莊重的風味。在一成不變的樂譜束縛下,杜蕾克能夠跟隨音樂的腳步,她知道音樂的魅力在於強烈的對比與情感。這是杜蕾克的使命,也是讓她得到肯定最主要的原因。

  然而,杜蕾克的成就不能單以演奏論定。她對學生的期望不亞於對自己的要求。「有人到我這兒一對一學琴時,我會從最基礎開始教起。」杜蕾克告訴我:「但是我一開始就告訴他們,能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忘掉以前所學的任何東西;第二,丟掉以前對音樂所有的想法觀念時,我才會承認他是我的學生。我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自我獨立發展。我不想,也不要製造出一堆「小杜蕾克」。不過,從跟著我學習到被我承認大約要花七年的時間。」杜蕾克開設大師班時又是持另一種不同態度。由於大師班的教學時間有限,杜蕾克的大師班授課內容以樂曲或學生的某個概念為主,然後利用這個概念讓學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音樂。」「我所做的,就是讓他們試著從自己彈出的音樂中感受到樂曲的結構。」她說:「不管是演奏帕勒斯替納、巴哈還是莫紮特的音樂,我的中心思想始終一致。」

  杜蕾克的音樂生涯是從家鄉芝加哥起步,當時她才九歲,老師包括師承自萊徹帝茨基的恰普索以及茱麗亞音樂院的奧勒嘉.薩瑪羅芙,後來杜蕾克也在茱麗亞任教。而後杜蕾克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演奏技巧,這種方法能夠完全控製十指。鋼琴之外,杜蕾克在少女時期也彈奏翼琴、大鍵琴、管風琴,甚至電子樂器。她在這段期間對許多非西方樂器產生興趣,甚至特別鑽研爪哇甘美朗音樂。離開茱麗亞音樂院後,杜蕾克與樂團合作的第一場音樂會曲目是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由奧曼第指揮費城管弦樂團:二十三歲在紐約連續舉辦六場空前的音樂會,曲目是巴哈十二平均律全集以及《郭德堡變奏曲》。

  如果你認為杜蕾克隻會彈奏巴哈的作品,那麽接下來的消息會讓你大吃一驚。杜蕾克在前幾年同意發行她從一九三九年起的音樂會實況錄音,這個消息的震撼力就像在音樂界投下一顆炸彈。這批錄音的曲目包括莫紮特鋼琴協奏曲、李斯特練習曲、布拉姆斯變奏曲以及許多重要的現代音樂首演錄音。杜蕾克從來不聽自己的錄音,但是由於同意發行唱片,她必須重新親自檢閱審視部份收藏在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裏的母帶。這些母帶差不多有五十年的曆史了!

  杜蕾克聽後的反應為何?「坦白說,一開始我不確定自己會聽到什麽。不過一個小時過後,我得老實說,我非常震驚:「天啊!那個女孩真的能彈琴!」(摘自來去我何難 2009-01-25 )





轉載自短歌行網站的資料
“戈德堡”這個名字源自巴赫的一位學生,其全名為Johann Theophil Goldberg。當初他是俄國一位外交使臣凱瑟琳伯爵手下的年輕演奏家,巴赫與這位俄國人也素有深厚。作曲家著名的《b小調彌撒》就是提獻給凱瑟琳伯爵的,為此他還獲得封賞。1741-1742年時,這個俄國人身居萊比錫期間便讓手下的戈德堡去向巴赫學習鍵盤演奏技巧。當時凱瑟琳伯爵被許多疾病所困擾,晚上經常失眠,他便讓戈德堡每天深夜在自己臥室隔壁的屋子裏演奏一些輕柔的音樂,以此為消遣來度過漫漫長夜。

在一次與巴赫的交談中,伯爵希望作曲家能夠為他創作一些格調柔和卻又略帶歡快氣息的鍵盤音樂,讓自己在痛苦的失眠之夜能因為欣賞到這樣的曲子而變得愉快。巴赫相信,凱瑟琳伯爵的這個願望能夠通過自己所創作的變奏曲來實現。作曲家便使用自己早先創作的一套小曲集中的薩拉班德德舞曲作為主題,並根據這一主題寫了三十個變奏。有意思的是,這套小曲集原本是巴赫題獻給自己賢內助Anna Magdalena(安娜.瑪格達雷納)的作品。安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除了照料好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外,她還經常幫巴赫抄寫譜子,而且水準一流。巴赫出於對安娜的感激和愛意,先後在1722和1725年創作出兩卷曲集送給妻子。後來兩卷曲子被合並,並且去處了其中的聲樂演唱部分,成為了《為安娜.瑪格達雷納.巴赫而作的古鋼琴小曲集》。小曲集一共有45首,其中第26首《G大調小步舞曲》日後成為了《戈德堡變奏曲》的主題。

這部佳作完成後,當時年僅14歲的學生戈德堡自然是這部作品的首演者,巴赫極富靈性的旋律加上戈德堡優秀流暢的演奏技巧,讓凱瑟琳伯爵被這部優美的變奏曲深深打動。為此伯爵贈送給巴赫一個裝了一百個古法蘭西金幣的金杯。後來才華橫溢的演奏家戈德堡在自己29歲時英年早逝,而他的名字卻因為巴赫的這部作品而被人們所牢記。

與前後兩卷的《平均律》相比,《戈德堡》的篇幅要小得多,但作為一首變奏曲而言,其規模卻是史無前例的,因此它被譽為“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有一段評論這樣說——

……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變奏的基礎不是主題的旋律,而是主題的低音線,由這樣一個狹窄的基礎,巴赫構築了一座精致而又宏偉的大廈,其間包括了巴洛克時期幾乎所有的音樂風格樣式:卡農、賦格、舞曲、詠歎調、沉思曲、序曲等等。後人對這一作品有種種解釋,有人認為這三十個變奏表現了人類心靈的各種幽微之處,有人則把這三十個變奏想象為人生的各色場景,還有人將其解釋為表現巴洛克宮廷的三十幅風俗畫等等……

如今市麵上出售的《戈德堡變奏曲》錄音唱片通常有32個音軌,前後兩個主題加上30個變奏。但這並不表明作品共分為32個段落,實際上它們是一個完美的整體。相互之間的內在聯係構成了這部作品完善的樂句組織與和聲結構、嚴謹而理性的音樂架構、和諧的比例以及多元化的音樂風格融合。整個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微妙建築結構令所有後世學者歎為觀止。

與巴赫其他的鍵盤作品一樣,《戈德堡變奏曲》的錄音唱片也分為用大健琴或現代鋼琴演奏兩種類型,而我們現在聽得比較多的反而來自於現代鋼琴演奏的版本。其代表人物有三位——古爾德、佩拉西亞以及圖雷克。其中古爾德又是這部作品最有號召力的演奏家,他先後兩次(1955年以及1981年)在錄音棚中錄製了《戈德堡變奏曲》,另外還有一張1959年的現場音樂會錄音。尤其是1955年的那次錄音,古爾德利用自己淩厲的技巧賦予了這部作品最為獨特、迅捷的演奏風格,在當初是顛覆傳統的!26年之後的1981年版,古爾德則適當放慢了演奏速度,以一種更加虔誠的心境演奏它,嚴肅而柔情,且更具有深層的感染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