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拉赫瑪尼諾夫:e小調第二交響曲

(2011-08-28 14:53:16) 下一個
拉赫瑪尼諾夫:e小調第二交響曲

  1897年3月,拉赫瑪尼諾夫的《d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13)由格拉祖諾夫指揮,在彼得堡初演的時候,人們對年輕的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十分苛刻,他的作品在彼得堡遭到非常嚴厲的批評。這時候所受到的打擊,對於向來一帆風順的拉赫瑪尼諾夫來說,自然成為一時難於抹滅的巨大創傷。這一精神上的打擊,不但成為他日後嚴重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拉赫瑪尼諾夫形成了鬱鬱寡歡的孤僻性格。青年時期的拉赫瑪尼諾夫痛苦不堪的神經衰弱症,由於尼古拉·達爾博士所下的暗示治療法奏了效,才逐漸走向痊愈。

  1901年,拉赫瑪尼諾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並一舉贏得格林卡獎,於是他順利地恢複了作曲活動。這首《第二交響曲》就是拉赫瑪尼諾夫恢複自信之後的作品,也是在他三部交響曲之中,最具拉赫瑪尼諾夫特色,而且最受世人歡迎的作品。整個樂曲在結構上,顯示出綿延的起伏性,以情緒來推動整個樂曲的發展,顯然與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形態上有共通之處。可以說,本曲很明顯地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的俄國音樂特性,用具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表現形式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作品完成於1906年秋至1907年春。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緩板轉中庸的快板,e小調,奏鳴曲形式。
  樂曲由略帶憂鬱氣氛的進入部平靜地開始。主部(中庸的快板)首先由小提琴呈示緊張的第一主題,木管與弦樂用G大調柔和地唱出抒情的第二主題。進入了發展部之後,主題一麵發展,一麵趨於高揚。經過劇烈的高潮之後,樂曲進入再現部。在此將第一、第二主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手法予以再現之後,用進入部提琴動機的素材構成的結尾部分來收束這一樂章。

第二樂章 極快的快板,a小調, 具有詼諧曲風格的樂章。
  法國號承接開頭的節奏,開始奏出有粗獷風格的主題,然後移交給弦樂部分。樂曲以主題為中心高揚起來,一直高揚至強調節奏的銅管以叫囂方式中止。不久,以小提琴為中心唱起了柔和優雅的曲調,但是立刻又為詼諧曲部的節奏所打消。

第三樂章 慢板,A大調。
  首先,小提琴以斯拉夫風格的優美情調唱出了流暢的旋律。接著由單簧管以優美的旋律取代。這一樂章的主題也是整部交響樂中最動人的部分。

第四樂章 活潑的快板,E大調。
  經過短小而極強的前奏之後,引出強勁的第一主題。反複了這一主題後,經過一個爽朗的樂段,出現了移至D大調的第二主題。樂曲一麵再現前麵的主題和動機, 一麵像勝利凱旋般強勁有力地將全曲最終推向高潮。結尾部分以第一主題的節奏為中心,華麗地結束全曲。


專輯曲目

1. Largo - Allegro moderato
2. Allegro molto - Meno mosso - Tempo I
3. Adagio
4. Allegro vivace - Adagio - Tempo precedente

http://www.verycd.com/topics/6129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