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貝多芬莊嚴彌撒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Op.123

(2011-08-03 07:17:27) 下一個




LUDWIG van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Messe D-Dur op. 123

Semperoper, Dresden Feb. 14. 2010
Krassimira Stoyanova, Sopran
Elina Garanca, Mezzosopran
Michael Schade, Tenor
Franz-Josef Selig, Baß
Staatsopernchor Dresden
Staatskapelle Dresden
Musik. Leitung: Christian Thielemann


《 D 大調莊嚴彌撒》, 作品 123 是 路德維希 · 範 · 貝多芬 於 1819 年至 1823 年間創作的 彌撒 。該作品一般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與 巴赫 的《 b 小調彌撒 》齊名;此二者都是古典音樂時期最顯著的彌撒。但該作品知名度不如同時期貝多芬創作的《 第九交響曲 》和晚期 鋼琴奏鳴曲 高。


背景

該作品是貝多芬創作的第二部彌撒(第一部是名氣較小的 Op. 86 《 C 大調彌撒 》)。在 1824 年 4 月 7 日在 聖彼得堡 首演,同年 5 月 7 日在 維也納 進行了不完整的演出(僅包括第一、第三和第五部分)

結構

該作品是符合常規的 彌撒 ,有五個部分:

垂憐經( Kyrie ):該部分是傳統的 ABA' 結構,合唱部分有古風,由 複調 段落進入 “ 基督垂憐 ” ,並引出四位獨唱來。

榮耀經( Gloria ):該部分對經文的各句進行了多彩的詮釋。開頭對節奏的運用十分多樣化。一個大型的 賦格 段過了,音樂在起始動機重現後結束。

信經( Credo ):該部分十分非同尋常。以一個大和弦開始,這一和弦將在後麵的 模進 中起到重要作用。這部分的歌詞行進也相當快。從基督化為肉身到十字架一幕,情感張力增強,之後的複活一段則是 清唱 。結束處的賦格難度相當高,之後速度加倍,在令人激動的氣氛中結束。

聖哉經( Sanctus ):該部分開頭的三呼聖哉比較符合常規,但隨後的小提琴高音獨奏十分引人注目。這一樂段象征著 聖靈 降臨,也帶出了整個彌撒曲中最舒緩動人的部分之一。

羔羊經( Agnus Dei ):該部分以男聲起頭,並漸漸變為明亮的祈禱 “ 賜我們和平 ” ,並加入了田園風格。在複調的發展部之後,突然被 軍樂 聲打斷,開頭的禱告重現,並最終恢複回來,經過堅定的重申後結束。

全長約 80 至 85 分鍾。

解讀

該作品無論是對樂隊還是歌唱者而言,都要求相當高的技巧。貝多芬頻繁地使用節拍、力度和速度上的變化,營造了強烈的效果。比如開頭的 “ 垂憐( Kyrie ) ” 的 Ky 和 ri 兩個音節都由強或特強唱出,但最後的 e 立刻轉為弱。第三部分《信經》中的賦格旋律線十分複雜,速度奇快,也需要樂手高超的駕馭能力。《聖哉經》中的小提琴獨奏,以及其它部分的 巴鬆管 段落,也需要很嫻熟的技巧。該作品不僅難度高,規模大,篇幅也很長,因而不常被業餘樂手所演出。

長久以來,該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不大尋常的作品。貝多芬特有的發展手法被宏大的賦格段代替;他晚期對 變奏曲式 的熱愛也沒有得到體現。該作品中的音樂有更強的敘述性,很少有重複,尤其是在較長的第二、第三部分中。分析家阿多諾( Adorno )指出,貝多芬是刻意地回歸 若斯坎 · 德普雷 約翰內斯 · 奧克岡 文藝複興 時期複調大師的傳統。另一位評論家唐納德 · 托維( en:Donald Francis Tovey )更強調了貝多芬與傳統之間的聯係:

就是 巴赫 亨德爾 也很少有這樣的空間和音效的感覺。貝多芬的前人,幾無能如此貼近 帕萊斯特裏納 ,發現其部分失傳秘密者。《莊嚴彌撒》中的每一個和弦、對位、音程和 不協和 之處,都有著極其激動人心的獨特色彩,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毋庸置疑,這部作品是貝多芬絕無僅有的直接表達神和宗教主題的作品。有些評論家認為該作品對唱詞的發音處理十分正統,並且對《信經》的部分語句進行了詳略的處理,這是貝多芬在向保守的宗教信條方麵靠攏;整個彌撒中心部分的不斷強調,也是作曲家虔誠信仰的流露。但對於貝多芬的信仰問題,曆來都有爭議,因為他的作品中也有鮮明的 異教 泛神論 思想。

(wiki)


介紹二:

這首始作於 1819 年的大彌撒,是為了題獻給貝多芬的學生和資助人奧地利的魯道夫大公,用於在科隆天主教堂舉行的大公就任樞機大主教的慶典儀式的。貝多芬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這部宏大的彌撒裏體現出的虔敬和澄明,使音樂達到了超凡脫俗、無比雄偉的境界,還帶有神秘主義的狂喜。這部彌撒由於太過巨大,所以一直不能適合於天主教儀式上的演奏,但它確實是最嚴格和最純正意義上的教堂儀式音樂。
巴赫的 B 小調彌撒,結構是鬆散的,它的各個分曲,就像均衡地串在一起的完美的珍珠,缺乏一個整體統一的動機和個性,類似於一個康塔塔作品集。而貝多芬這首莊嚴彌撒,如同一部完美的交響作品,不僅有布局,而且如天河奔瀉,一氣嗬成,古典彌撒曲的交響性和統一性,在這部彌撒裏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完美的極限。
榮耀經( Gloria )之往後,四位獨唱家唱出 “Gratias agimus tibi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我們感恩,為主之榮耀),引出合唱 “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 Deus Pater omnipotens.” (哦,吾主上帝,神聖的王,全能的父),其柔婉低徊,已經讓人極度感動。貝多芬在《信經》( Credo )總譜的天頭寫著: “ 上帝在萬物之上,上帝從來沒有拋棄我! ” 這話出自這位耳聾的暴躁的音樂家之手,伴隨著這頌揚上帝的音樂,帶給我們的感動尤其地異乎尋常!而到了榮耀經的結尾,那段合唱的賦格段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榮耀歸於吾父天主,阿門),幾乎可以說是所有宗教音樂中禮讚和頂禮神的極致。我每次聽到這裏,總是如醍醐灌頂,如醉如癡,心中那種極度的狂喜和虔敬,不能自已。而堅定發展和前進著的複調旋律,表達出的人作為萬物靈長、上帝造物的健康自信和啟蒙時代的樂觀主義,更令人悠然神往,胸中沛然而生理性的自尊和崇高之感。你很難相信,地上生靈上達天聽的禮讚竟能如此之美,美到不可言狀! 這首彌撒曲整體的格調,就是在宣告,人性的光榮,就是上帝的光榮,人的英雄主義和理性的自尊,源於上帝的尊榮,也是對上帝最好的禮敬。全曲最後的羔羊經( Agnus Dei )的末段,如黎明初曙般的號角齊鳴,引出 “Dona nobis pacem” (此吾等和平),就是在宣告謳歌這種信仰之勝利和藉此而獲得的意誌力量。
Paul Henry Lang 說貝多芬之信仰 “ 是通過 Faust 式的考驗得到的 ” ,這確是深具洞察之言。理解了這些話,才能真正明白貝多芬自己在這部莊嚴彌撒總譜前所寫的一句話: “ 從心靈中來,通向心靈。 ”Lang 又說貝多芬 “ 從美的境界進入崇高的境界。在這個領域中象 ‘ 趣味 ’ 這樣的尺度已經無效了,因為其中倫理的意誌力淩駕於它的感情和情緒的氣氛之上。 …… 貝多芬的整個藝術是力量對素材、機能對物質、主觀對客觀的勝利。 ” 對於理解這部大彌撒是相當有意義的。
曲目:
Missa Solemnis, Op.123: Kyrie
Missa Solemnis, Op.123, Gloria: Gloria in excelisis Deo
Missa Solemnis, Op.123, Gloria: Qui tollis
Missa Solemnis, Op.123, Gloria: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Missa Solemnis, Op.123, Credo: Credo in unum Denum
Missa Solemnis, Op.123, Credo: Et incarnatus est
Missa Solemnis, Op.123, Credo: Et resurrexit
Missa Solemnis, Op.123: Sanctus (& Bendictus)
Missa Solemnis, Op.123, Agnus Dei: Agnus Dei
Missa Solemnis, Op.123, Agnus: Dona nobis pacem
Fantasia In C, Op.80 - Daniel Barenboim/John Alldis Choir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822798232&z=195474506&pn=0&rn=30&lm=0&rs16=1&word=chk

介紹三
這部作品曆經四年最後完成,貝多芬自己更說, “ 這是我至今所作的最偉大的作品 ” 。
毫無疑問,他有充分的理由這樣評價這部作品。貝多芬研究者巴瑞 . 庫泊 (Barry Cooper) 在他的《貝多芬》中寫到: “ 在情感深度與音樂和理性獨創性方麵,它是未被超越的。 ” 自從貝多芬的時代以來,這部作品的聽眾範圍波及到前所未有的廣度,既包括教堂中的善男信女,又有音樂廳中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更多的是遍及世界的象你我這樣的普通音樂愛好者。人們在它壯美的音樂和歌聲裏,虔誠的哀求與熱切的呼喚中,尋求靈魂的升華與淨化,祈禱心靈的安寧和世界的和平 ……
(verycd)

[聽後感]

是一位教會的朋友向我推薦的, 聽後感到:
盡管人性有很多黑暗之處,
盡管人間有很多不公不正,但是作為人,還是值得驕傲的

阿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