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範典 文
在中國人眼中,奧地利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很難與眾所周知的莫紮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相提並論,但正如有評論所言:馬勒是同弗洛伊德、愛因斯坦、喬伊斯和畢加索一樣,幫助理解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的偉大思想家。
他那些將合唱融入交響樂的作品令人沉思。他的交響樂作品規模宏大,長度和樂隊的編製部分都是空前的,再加上場外樂隊和大規模的合唱隊,充分展現了他音樂中的文學與哲理思想。
他的創作主要集中於兩個領域:藝術歌曲和交響曲。在他去世後,大部分作品隻受到一小部分人的擁躉,一直到許多著名指揮家重新演繹他的作品,將之推廣到全世界後,馬勒的作品才散發出耀目的光芒。
Ⅰ 三重不受歡迎的闖入者
1860年7月7日,古斯塔夫·馬勒出生在奧地利摩拉維亞的農業小鎮伊格勞,這裏種族多樣,各國語言及方言充斥著這個小鎮的集市。馬勒的呱呱墜地,使當時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下的奧匈帝國領地又增添了一名猶太子民。
馬勒曾有一句著名的三重抱怨:三度無家可歸一個生活在奧地利的波希米亞人、一個生活在德國人中間的奧地利人、一個在全世界遊蕩的猶太人。無論在哪裏都是一個闖入者,永遠不受歡迎。
或許正是這種無所歸依的情愫存在,使馬勒內心充滿了對人世更為廣闊的認識和探索。在他的童年時代,他隻需出門沿著皮爾尼茨巷的斜坡向左走上幾步,就 會到達伊格勞鎮那異常空曠的廣場,這裏有噴泉、雕像、店鋪,還有演奏著慷慨激昂的曲子的軍樂團。有一次,馬勒在放學途中被一支曲子迷住,竟然忘了解手,結 果發生了讓他一輩子都難忘的尷尬事情。
這種對音樂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喜愛,使馬勒在12歲時便在當地擁有音樂神童的稱號,然而他的家庭及父母勢必都影響了他年幼無知的心靈。他父母的無愛婚 姻導致婚後齟齬頻發,這對夫婦先後一共生了14個孩子,但大多夭折,年幼的馬勒時常在死亡和爭吵的陰影中度過,以致5歲時別人問他將來要做什麽時,他回 答:殉道者。
家庭的不幸使馬勒比同齡人早熟,也使他很早就接觸到文學作品,像德國民間詩歌集《青年的魔角之歌》後來就被他編成聲樂套曲。
馬勒的父親雖然粗暴,卻十分注重對兒子的音樂栽培,15歲的馬勒去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時,這個釀酒廠老板甘願拿出部分家用來支持兒子。馬勒在艱苦的 學習中自食其力,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時在整個音樂圈中,瓦格納和勃拉姆斯是兩大水火不容的陣營,前者代表前進派,後者代表保守派,馬勒義無反顧地喜歡 上瓦格納,在他心目中:瓦格納一開金口,其他人隻有緘默聆聽的份兒。
馬勒在1878年7月音樂學院畢業時,獲得了鋼琴演奏方麵的幾個獎項,並對當時的藝術和社會思潮極為關注,他參與一個名為“培納斯托弗成員圈”的社 會主義團體,響應政治覺醒的號召,服膺素食主義的理念,並研讀當代重要思想家的論述,其中最大影響之一來自尼采,這位哲人的著作常常成為馬勒靈感的來源。
而在此前一年,布魯克納的《第三交響曲》在維也納上演時遭受冷場,現場隻剩馬勒這樣幾個忠實的粉絲,布魯克納後來與馬勒結成了忘年交,並將此曲第二 版的親筆手稿贈與了這位年輕人。關於和布魯克納的關係,馬勒後來曾經說:“我從來沒有做過布魯克納的學生。當我在維也納求學的時候,因為常常加入他的圈 子,使得外人以為我拜他為師。雖然我們之間年齡懸殊,但他向來對我毫不虛偽。他的抱負和理想以及當時對我的評價和了解,的確對我的藝術和我以後的發展很有 影響。因此我深信,我比任何人都有資格冒昧地以他的學生自居,也為此而自豪,今後必定以感激之情繼續維持這種關係。”
畢業後,馬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哈爾溫泉”度假勝地當劇院指揮,因條件簡陋、分工不明等情況,他很快便離職,到奧地利最南方的卡尼奧拉公國的萊 依巴赫的省劇院做首席指揮。他在那兒先後指揮了約50場演出,內容從普通的小歌劇到夾帶音樂的話劇,作品多涉及貝多芬、門德爾德、唐尼采蒂、羅西尼、威爾 第、韋伯、莫紮特等人。
Ⅱ 我的時代終將到來
一生飽受挫折的馬勒在生前未能得到世人對他藝術創作所應有的重視和評價,然而像他這樣一位天才,馬勒決不會認識不到自己藝術的真正價值,所以他在生前便預言:我的時代終將來臨!
1879年,馬勒曾宣稱,藝術、愛情和宗教對他來說是最神聖的東西。然而他強烈的個人風格並不為所有的樂評家所喜歡,更多人青睞於他的指揮,而不是他創作的音樂作品。再加上他個性向來特立獨行、脾氣暴躁,得罪了不少身邊的同行與朋友。
然而他對藝術的忠誠使他在音樂界的道路越走越寬。他在1897年當上了維也納皇家歌劇院的首席指揮,隨後一路榮升為音樂總監,榮登為該歌劇院的院 長。他曾寫道:我在做人方麵願意作種種犧牲,但在音樂方麵我一步都不肯讓。其他的歌劇院總監隻顧著自己而把劇院拖垮,我隻顧著劇院而把自己拖垮。正是這種 執著的信念支撐著他的音樂指揮事業和創作。
《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樂評家赫爾曼·克萊恩去聽了馬勒指揮《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的一場排練,記下了對他的印象:馬勒正當32歲壯年。他個子相當 矮,體格瘦削紮實,深色的頭發,眼睛小而銳利,隔著一副大大的金絲邊眼鏡,以並非不友善的神色瞪著你。像他這樣才氣縱橫而名聲遠播的音樂家,為人十分謙 和,這實在難得。我開始了解到他指揮的獨特魅力與過人技藝所在。他先分部樂團,樂手們很快就掌握到他的意思。馬勒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倫敦以往所見的演 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意念上的整體性和樂團與歌手之間的豐富表情。
他的《第一交響曲》是一種個人信念的表現,而《第二交響曲》的創作特點從主題核心穩步地發展為樂章,從規模上進行擴大,使得展開部得以擴充,參照了 貝多芬創作和運用過的動機,又在結構上保持了完整性。它的合唱主題織體寬廣、氣氛肅穆,而且表演效果奇特。他的靈感多來源於德國的民間詩歌、童謠和傳說, 正是將這些民族特色極濃的元素通過個人化的詮釋和孕育,使之重新變成一道藝術佳肴。
《第五交響曲》則是一部麵對人生和現實、充滿力量和自信的作品,1971年,電影大師維斯康提根據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威尼斯 之死》,便用該曲的第四樂章柔板作為影片的配樂,以致一些音樂出版人看完電影後要找該作曲者簽合約。實際上,馬勒的研究者發現,此樂章乃馬勒寫給比他整整 小19歲的妻子阿爾瑪的情書。
起初,阿爾瑪是馬勒歌劇院演出者的眾多崇拜者之一,她是一位風景畫家的女兒,自己寫樂評同時也創作音樂。兩人從相識到訂婚隻經曆了短短幾個星期。婚後,馬勒曾寫信給妻子,希望她成為自己的妻子而非同事,犧牲個人的創作空間而全心扶持他的音樂事業。
或許是這樣的私心,使得婚姻開始出現裂痕,再加上馬勒喜怒無常、晴雨瞬變的性情,阿爾瑪最終愛上了別人,即包豪斯設計學院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這使 生性敏感的馬勒陷入了崩潰的情緒中,他雖然及時作出補救措施,投入一種象征性的音樂自殺,如同在《第六交響樂》中那樣,然而並未挽回阿爾瑪的心。最終積勞 成疾的他被診斷出感染了細菌性內膜炎,並於1911年5月18日晚11時在一場暴風雨中與世長辭,享年51歲。
Ⅲ 《大地之歌》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馬勒的《大地之歌》是整個交響音樂文獻中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它融入了一個音樂家對生命、心靈的感悟和寄托,雖然馬勒從未到過中國,也不懂漢語,卻能夠領悟到東方古典詩詞中的那種曠達、多變、美麗、哀傷、神秘的元素,並將之通過自己的心緒重新演繹出來。
這部作品是馬勒去世前3年(即1908年)所作,這一年,他的長女瑪麗亞去世,馬勒無意中讀到漢斯·貝特格翻譯的唐詩集《中國之笛》,他突然大徹大 悟,明白了原來大地才是萬物之母,一切的一切最終都得歸於大地!人源自自然,生來之後立於大地,生老病死、四季循環等現象都是自然的造化。
馬勒花了幾個星期在同年9月完成了這部作品。《大地之歌》超越了自我保護性的限製與平衡的抒情風格,與陳腐的慰藉或泛神論幾乎毫無關聯,就像馬勒在 1884年,在卡塞爾寫的一首詩一樣:我在夢中見到了自己可憐的、沉默的一生/一個大膽地從熔爐中逃脫的火星/它必將在宇宙中飄浮,直至消亡。
雖然作曲家本人為這部作品確定的副標題是為男高音、女低音(或男中音)與樂隊而作的交響曲,也就是說,它是一部交響曲,但這部由6個樂章組成的曲,實際上是一部歌曲套曲。馬勒在這部作品中終於將自己畢生主要運用的兩種音樂體裁交響曲和藝術歌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這部交響曲與中國聽眾有著血緣般親密的關係,主要是因為馬勒是受中國唐詩的啟發而作的。雖然《大地之歌》中引用到的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的7首 詩在轉譯過程中,將原作變得麵目全非,甚至將《詠美人》中的采蓮蓬的行為翻譯成為采荷花並放入兜裏,使得意象顯得笨拙而古怪,卻有不少篇章基本保留了原詩 的內涵。尤其是第6樂章告別,正寄托了他對妻子阿爾瑪不能割舍的思念之情,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曾數次為阿爾瑪演奏此樂章。
馬勒在1907年夏天讀到當時剛剛出版不久的一本翻譯成德語的中國古代詩歌集《中國之笛》,奇怪的是,這本《中國之笛》的譯者漢斯·貝特格並不懂漢 語,他是在參照了一些法語、英語和德語譯本之後,加工、編纂成這本詩集的。其中約80首中國古詩多為唐詩。單從《大地之歌》中的7首來看,貝特格在借助別 人的譯本翻譯中國詩歌時進行了浪漫化重寫。
在馬勒所處的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已有不少中國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被譯到西方國家,孔子、孟子的思想理論、《孫子兵法》、《紅樓夢》、《水滸 傳》等都出現了好多種文字譯本,這些譯本一般出自到過中國的傳教士,很多譯文並非逐字逐句的介紹,而是如同上世紀初中國譯界之王林紓那樣的口譯筆錄,再加 上中國古詩詞中很多意境和時境的暗指、寄托和比興,幾經周轉,這些詩詞早已改頭換麵。
馬勒根據自己內心的需要,選取了能準確表達自己人生感悟的幾個篇章。對他而言,中國這片神秘的疆土上,這些關於自然和生命體相融合的詩歌裏,必定布 滿了玄機和奧妙,而這種對陌生領域的想象和探索正對應了他的自由體音樂的創作理念,也符合他當時的精神需要。東方詩仙與西方音樂家的一次碰撞,成就了一部 經典之作,也是對藝術創作進行極佳詮釋和探索無限可能的一部膽略之作。
馬勒在《大地之歌》中從中國古詩而不是他更熟悉的歐洲文學中,找到了與自己的心境契合的因素對自然、人生的苦難以及塵世生命的短暫的體悟並產生精神 共鳴,足以顯示中國古典詩歌所具有的永恒、普遍的人性內涵和強烈的藝術魅力,這些優美的詩篇跨越了地域、時代和民族的鴻溝,同20世紀壯麗的音樂融為一 體,證明它們確實屬於人類心智所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
當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將接近終點時,馬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從這些古老的中國詩篇中得到強烈共鳴,盡管這些思想在馬勒年輕時代的作品以及詩歌、書信中已有所流露。他在借這些詩篇表達悲觀惆悵情愫的同時,亦展現出極度的淒美之境。
關於《大地之歌》,馬勒自己曾說:我相信它將是我最個人化的作品。他最忠實的朋友和支持者布魯諾·瓦爾特也在《古斯塔夫·馬勒》一書中指出:在《大 地之歌》裏,大地在逐漸消逝;他呼吸到了另一種氣息,被新的光芒所照耀這是馬勒寫出的一部完全新穎的作品……每個音符都傳遞著他的獨特聲音,每個詞,盡管 來自千百年前的古老詩篇,都是他自己的。《大地之歌》是馬勒最個人化的內心表白,也是一切最個人化的內心表白。
馬勒未能聽到《大地之歌》的演出。在他去世6個月後的1911年11月20日,瓦爾特在慕尼黑指揮了這部作品的首演。
原詩:《效古秋夜長》 錢起
秋漢飛玉霜,北風掃荷香。
含情紡織孤燈盡,拭淚相思寒漏長。
簷前碧雲靜如水,月吊棲烏啼鳥起。
誰家少婦事鴛機,錦幕雲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聞落葉,應憐寒女獨無衣。
曲名
:DerEinsameimHerbst
中譯
:《秋日孤客》
秋天
迷失在湖麵藍霧彌蒙中
草地上覆蓋著一層霜白
遠遠望去
有如畫家的彩繪
將翠綠的泥
點綴在嬌豔的白花之間
然而花芳早已不複
颯起無情秋風
凜烈遍折嬌柔
還可預見的是水載片片
湖心荷花的凋零
心已疲憊
微燈在一陣閃爍後
融化在暗風中
臨別的輕喟
催促著我入眠
吾將投向我鍾愛之地
至我心靈寧靜的一隅
且讓我拾得慰藉
且讓我獲得憩息
久矣久矣
孤淚凍我頰
秋寂藏我心
耀眼的金黃
何時方能一掃我心中的陰霾
溫柔地蒸融我冰冷的孤寂淚
原詩:《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曲名
:VonderSchheit
中譯
:《佳人》
二八佳人在溪岸采拾著蓮花
她們群歇在灌木叢與落葉之間
將蓮花置於裙擺上
彼此有說有笑
金色的陽光在澄澈的溪水上
寫下她們的身影
寫下她們的纖手
寫下她們的翹盼
和風輕撫她們的繡袖
並將女孩們特有的香氣揮灑在空氣中
呀看啊
那群縱駒溪畔的俊美少年
正自遠方馳來
有如陽光般的耀眼
他們正策馬穿過岸上的垂楊
晴空下馬兒愉快地嘶鳴
幾經躊躇
然後縱蹄飛馳過茵綠與千華
有如一陣狂風
馬兒們蹂躪過遍地落花而去
那舞蕩的鬃毛多麽狂野
那鼻息深切而熾熱
金色的陽光在澄澈的溪水上寫下他們的身影
在女孩的心窩底寫下悄悄地悸動
女孩的目光追隨著馬兒而去
小小的矜持
再掩不過閃爍的雙眸
凝眸深處
悸動的心靈
正呐喊回應著遠走的馬蹄聲
《大地之歌》中引用的部分原詩及歌詞中文翻譯
http://www.sin80.cn/class/zong/201105/051010043.html
你聽聽這個看行不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WASaebFhUA
請問,這些曲目在哪裏可以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