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 去參觀了倫敦一個古老的教堂: Southwark Cathedral 中文叫南華克大教堂 或蕯瑟克大教堂。教堂的曆史上千年,最初是一個修道院,這也是倫敦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築。 1904 年教堂被提升為大教堂。
其實那天主要是想去倫敦 Tate Morden 泰特國際藝術博物館看一幅畫: Ophelia ( John Everett Millais) ,後來才知這幅名畫被 Tate Britain 收藏,不是 Tate Modern ,還有就是去中國藝術家艾魏魏的葵瓜子展。 這是第四次去 Tate , 第一次去的時候,在倫敦橋地鐵站下車後, 方向感很差的我去問路, 熱情的行人高訴我, 從地鐵站走去 Tate 大約 10 分鍾路程,途中 經過古老的倫敦街區會挺有意思的:有一座古老的教堂,不遠還有一監獄博物館, 行人還補充說, 可以往那座教堂的庭院穿過,那是一座非常特別的教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奧, 看到了:這座外觀很低調的教堂, 前幾次去,來去匆匆,沒進教堂看看,但是看到不少人前往這所教堂, 我想我一定要找時間在裏麵默默靜坐祈禱, 所以上周三路過那,就輕手輕腳地走進這座神秘古老的教堂, 那天的天氣非常好。
教堂坐落在泰晤士河邊,另一麵又緊鄰繁忙的街區, 與大名鼎鼎的聖保羅大教堂遙遙相望, 世人多知聖保羅大教堂, 據說那兒的地勢也是倫敦的最高點,聖保羅大教堂也是查爾斯王子戴安娜 王妃舉行婚禮的地方, 相比之下, Southwark Cathedral 從外觀上看是一座那麽古樸低調, 如果不是上次問路行人的指點,我很可能與這座教堂擦肩而過,愛迷路的人也自有愛迷路的意外收獲,自己也從未聽說過這座教堂。
走進教堂, 工作人員上前問我來自何方, 我說我可以懂英文的,法文也行,可是他還是遞給我一張我一張中文翻譯的教堂簡介,可能這位工作人員就是不放心俺的法文和英文,那當然, 用母語閱讀當然快多了。
教堂不大, 卻有 19 個不同的區台紀念碑, 2 個小禮拜堂( Chapel ), 當然當我閱讀教堂簡介, 即刻映入眼簾的是:哈佛禮拜堂( The Harvard Chapel ), 奇怪啊,美國的哈佛怎麽跟著有關係啊?我上次看到哈佛的祖屋不是在威廉莎士比亞故居附近嗎?教堂裏還有英國金。詹姆士版本聖經的第一位翻譯者: Lancelot Andrews 的墓也在教堂內; 第一位英國詩人 John Gower 之墓,還有莎士比亞紀念碑和花窗 …… 嗯,有故事了 .
我輕輕慢步, 對著簡介一個一個地參觀, 走到還有莎士比亞紀念碑和花窗前, 看到側臥著的莎士比亞雕像, 紀念碑上寫著:《紀念那些給與我們珍貴文化遺產,在這裏為那些對藝術和娛樂有貢獻的人士》, 紀念碑下也寫著紀念莎士比亞球體劇院創始人 Sam Wanamaker , 這個劇院就在附近,在泰晤士河邊上, Tate 藝術館邊上, 從教堂走過去 2 ,3 分鍾。 莎士比亞跟這個教堂有什麽關係啊?
這時一位老年工作人員走過來,問我:哪來的?中國; 中國哪裏? 南方?南方哪裏?看來碰上一個老中國通了。老者去過我的家鄉, 他很高興, 本來在教堂說話不好,可他也按捺不住對往事回憶的激動,滔滔不絕起來:他說那是 80 年代的時候,他去香港,然後去了中國, 我問他,你是不是被人喊過《鬼佬》, 他笑著說,還用說,還有小孩指著他說: monkey 猴子, 說著他卷起袖子, 他說那是夏天,穿著短袖, 天真無邪的小孩又好奇又驚訝地描繪來自異邦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貝。 他說中國之旅非常難忘,那時他們不能上街亂買東西,隻能去指定商店用特別的錢(外匯卷)購物, 他又告訴我,他現在腦子有病,主動來教堂當義工,為主服務,他邊說邊指著腦袋, 我說這樣看上去你挺好的,看不出有什麽特別,他說那裏啊,有時自己忽然失去知覺抽搐,很感激這裏的人和遊客,他發病的時候很多人幫忙, 這個世界上友好助人的人還是很多,不過他也說他昏倒時常被人以為是醉酒了, 我說是啊,你們倫敦人喜歡喝啤酒。還聊了些其它, 我們也一起感慨不同的國家,不一樣的文明和風俗風情。
說著,這位老者手指著莎士比亞紀念碑上的玻璃花窗, 你看,窗子上的人物都是來自莎士比亞劇本裏的, 莎士比亞劇本?我隻知道《哈姆雷特》,《羅密歐和朱麗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 其它就不懂了,俺還需要慢慢掃盲, 我問老者:莎士比亞跟這個教堂有什麽關係呢?老者說:奧,他曾經在這個教區住過,也來這個教堂參加禮拜。 說著他說,來,我帶你看一個地方:莎士比亞哥哥也埋在這,莎氏比亞花了大約20先令把他的哥哥 Edmund Shakespeare 埋葬這個教堂,沒有明顯的墓碑,之後人們為了紀念他, 在教堂唱詩班的地方中央地上立碑紀念 Edmund Shakespeare , 旁邊還有 Edmund 的一位朋友的紀念碑, Edmund Shakespeare 生前是演員。
啊,這個教堂有這麽多故事啊,我跟老者說我想去哈佛禮拜堂去看看, 他說,快去,馬上有一個小型祈禱會要開始了
推開哈佛禮拜堂的門,一看裏麵已經有10多位婦女在裏麵祈禱,禮拜堂不大約隻有放20張椅子,在裏麵靜坐祈禱時,祈禱會很短,之後婦女們手拉手圍著一圈, 她們都很熟的念念有詞,我就靜靜聆聽最後阿門一聲。 之後我好奇地問她們中間一位女士, 我說今天我非常高興來到這個教堂,這也是第一次來這個教堂,我想知道這個教堂和哈佛大學創始人有什麽關係?她們非常熱情地給我解答:這是哈佛大學創始人 John Harvard 受洗的教堂, John Harvard 出生並在這個教區長大, 這位有抱負的青年之後去了美國創建了這所世界聞名的大學。
這些友善的英國女士告訴我她們是: Mothers’ Union 的, Mothers’ Union 是世界基督教母親的一個組織 http://www.themothersunion.org/aboutmothersunion.aspx ,她們每月都來這個教堂禱告。她們問我要不要跟她們一起午餐,我說我還得去泰特藝術博物館, 下次吧。
之後我又去看了在教堂內另外兩位先人之墓:
Lancelot Andrewes 蘭斯洛。聖安德烈主教 是一位詩人,學者,語言學家, 是詹姆斯國王聖經的翻譯者 1604 年開始, 1611 年出版, 欽定版聖經 ( 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 ,簡稱 KJV ),是《 聖經 》的諸多英文版本之一,於 1611 年 出版,至今正好 400 年了。欽定版聖經是由英王 詹姆斯一世 的命令下翻譯的,雖然欽定版聖經已經年代久遠了,現在絕大部分仍然可以被普通讀者理解。 它也被認為是現代英語的基石,並從它誕生以來一直是被最廣泛閱讀的文獻之一 ( wiki )
John Gower (c. 1330 – October 1408) John Gower ( 1330-1408 )是與蘭格倫和 喬叟 同時代的英國詩人,我們無法得知高爾早年生活的細節,隻知道他大約出生在一個肯特郡(原文
他生命的最後時間居住在 St Mary Overie 修道院, 1398 年,在此居住期間他結婚了,這可能是他第的二次婚姻,妻子阿格尼絲 · 格朗德福( Agnes Groundolf )照顧他的 生活,因為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很可能早在 1400 年,他失明了。 1408 年離世,葬於修道院教堂 (現在的南華克大教堂),他的墳墓保存至今 。主要作品 :《人類的鏡子》 Mirours de l'homme (o Speculum medetandis) /《呼號者的聲音》 Vox clamantis /《一個情人的懺悔》 Confessio amantis (文字來自百度)
另外教堂還有為專門為旅行者,為艾滋病人禱告的地方。
一個晴朗的日子,肅靜的教堂外卻是熱鬧得炸開鍋了,很多在附近上班的, 來者旅遊的人們買了午餐就來教堂的花園裏,享受陽光午餐,庭院裏擺了不少園桌和椅子,人們非常放鬆地坐地上,或小的牆角牆跟,倒是沒人去搶椅子,坐在草地午餐可能更休閑更浪漫更詩意?哇,久不久初春的微風送來陣陣誘人的香味, 辨認出來了;哈,是西班牙海鮮飯 Paella, 還有英國名菜炸魚炸土豆條 Fish&chips !好誘人啊,那天好想在陽光下飽食一頓,不行,俺忍住了,俺還是完成俺自己準備的樸實的午餐吧:兩個梨子一個蘋果和兩瓶酸奶,健康但不解饞, 至於炸魚炸土豆嘛我要等著下次帶孩子們一起來再吃,和她們一起享受在陽光下大口午餐的滋味, 因為我女兒說現在很少吃快餐油炸食品,偶爾吃一次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啊,俺聽女兒的。
跑題很多,言歸正傳,回到主題,回來查了一下資料(wki)才知道: John Harvard 的父親羅伯特。哈佛 Robert Harvard (1562–1625) 生前 是一位肉店和小旅店老板,母親 Katherine
John Harvard 約翰。哈佛是家中就個孩子的老四,他在郊區附近的學校 St Saviour’s Grammar School 上學,他的父親還是這所學校的董事( governor )。 1625 年約翰。哈佛的父親, 姐姐,兩個兄弟全部在流行黑死病中喪生,隻有 John Harvard ,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兄弟 Thomas 幸存, 不久他的母親再嫁,婚後幾個月不久,其丈夫被病魔奪走;
John Harvard 於 1627 進入 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 ( 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 )學習, 1632 年畢業 伊曼紐爾學院 也是清教徒( puritan )的根據地(據資料說), 1636 年 John Harvard 與 Ann Sadler (1614–55) 成婚 , John Harvard 的母親和兄弟也於 1635, 1637 年相繼去世,此時除了他的妻子, John Harvard 在這個世界上的親人都已離世而去。
1637 年5月 John Harvard 攜妻前往美國新大陸,據說那個年代去的新教徒不少是來自牛津劍橋,受的教育水平很高, John Harvard 和妻子來到美國的新英格蘭, 在波斯頓附近的
John Harvard 沒有小孩,他生前遺囑是把自己財產的一半大約779英鎊(準確地說是 £779 17s 2d )和他的400冊圖書收藏全部捐獻給一所叫
根據資料, New College 這所學校是於 1638 年開學的,當時學校請了當地有名的木工 Thomas Meakins 和他的兒子幫蓋校舍的,房子都是用木頭蓋的,第一年隻有30位學生。 1639 年 3 月 13 日改名為哈佛學校, 150 年後, 也就是於 1780 年 Massachusetts Constitution 立法將哈佛學校改名哈佛大學, 這也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
來到倫敦的人很多去過西敏寺大教堂,去過聖保羅大教堂參觀,卻不知道曆史逾越千年的 Southwark Cathedral 南華克大教堂,這裏有聖經翻譯者的安身地,是英國第一位英語詩人生活和最後的歸宿,也是譽滿全球的學府哈佛大學奠基人受洗的教堂.
與其它大教堂相比,南華克大教堂不是那麽華麗壯觀,可是古樸神聖也充滿開放的人文精神,對,哈佛禮拜堂不大,可哈佛的弟子桃李已滿天下,而且深深地影響著改變著我們這個世界和人們的生活,當年的哈佛牧師可能沒能想到的, 哈佛最早捐贈的那400冊圖書和學校初期的資料圖片均在1764年的一場大火中毀掉了,但是哈佛的精神卻代代相傳,從微軟的創始人 Bill Gate ,到 Facebook 創始人 Mark Elliot Zuckerberg ,多少哈佛弟子受益過哈佛當年那779英鎊的捐款, 他們受益的不僅僅是779英鎊的放大,更受益的還是當年飄洋過海的清教徒們那種勇於開創,勇於追求真理的無畏精神吧,還有就是哈佛創始人那種為社會奉獻的精神,這和中國人早年提倡的《為人民服務》的口號, 雖然在兩個不同的大陸,相距幾百年卻也是不約而同,可能還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
哈佛大學,這是世界上多少年青人向往的高等學府啊,俺是沒爬過藤,當年俺考大學連重點線都沒上,勉強省藤水平啦,我周圍的人沒有上這所大學校,隻是我的忘年交牛津畢業哈佛進修過, 不過這沒關係,這次參觀和學習已經讓我深深感受到這種為社會奉獻的哈佛精神。
飲水不忘挖井人,哈佛弟子們為什麽拍一部有關他們的恩人,約翰哈佛牧師的電影呢?比如說影片賺的錢再捐贈回饋社會?
(寫於閱讀音樂快遞 sridhar 的為人民服務的帖子後: 見非誠勿擾-為人民服務 http://bbs.wenxuecity.com/music/60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