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融技藝、膽識為一身的天才指揮家:索爾蒂(Georg Solti,1922--1997)(zt)

(2010-06-03 09:48:11) 下一個

 




如果有人願意將托斯卡尼尼、富爾特文格勒和瓦爾特等上個世紀末出生的老一輩指揮大師之後的偉大指揮家一一列出的話,那 麽肯定會得到這樣一張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名單,卡拉揚、索爾蒂、伯恩斯坦、姆拉文斯基、庫貝利克……等等。這些有著突出魔力的人物,實際上才應該被稱為是20世紀指揮藝術中的中堅人物,因為在他們之前的前輩大師們都是處在世紀交替中的人物,他們的藝術貢獻帶有著很大的開拓性因素,而在他們之後的下一代指揮家們,在時間因素上又都屬於與下個世紀相銜接的人物了,因此,準確的說,20世紀的指揮藝術是屬於這樣一批中堅人物的。然而在這樣一批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恐伯就要數卡拉揚、索爾蒂和伯思斯坦了。但在他們三人之間,索爾蒂是一個很有特殊性的人物。卡拉揚的藝術生涯雖然具有廣泛的世界性,但他始終是在歐洲的藝術領地中開展活動的,並且從來沒有擔任過美國樂團的常任指揮。而伯思斯坦雖然在美國有著十分輝煌的業績,但他本身就是一位出生在美國的指揮家,況且伯恩斯坦在歐洲國家的樂團和歌劇院中,也隻擔任過客席指揮的職務。這裏唯有索爾蒂是一位出生在歐洲,並且在歐洲國家和美國的交響樂團及歌劇院中都擔任過常任指揮的人物。此外,卡拉揚與伯思斯坦都先後在自己還在崗位上時就逝世了,唯有索爾蒂在功成名就時就“告老還鄉”式地體麵退休了,這一切的一切恐怕也都是索爾蒂一生總交好運的原故吧。喬治·索爾蒂於1912年出生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他在很小的時候,便已表現出了出眾的音樂才能,尤其是他那雙靈敏的耳朵,立刻便引起他的父母的注意,這對夫婦為了培養索爾蒂在音方麵的天才,便給他買了一架鋼琴,從此,小索爾蒂便和這架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每天刻苦地彈琴,進步速度之快,使每個熟悉他的人都感到了驚訝,到了12歲時,他就已經公開登台演奏了。索爾蒂在13歲時,進入了匈牙利最著名的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中學習,在這裏,他跟隨著20世紀最偉大的匈牙利作曲家多納伊、柯達伊和巴托克學習鋼琴和作曲。在他14歲那年,有幸觀看了一場由埃裏希·克萊伯指揮的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上,他被埃裏希·克萊伯那神奇般的指揮藝術所深深迷住了,從此便產生了要成為一名指揮家的念頭,當他於1930年從音樂學院畢業後,就更加堅定了要當指揮家的決心,為此,他曾跑到瑞士專程向老指揮大師魏因加特納係統地學習指揮法。1933年,隻有21歲的索爾蒂擔任了布達佩斯歌劇院的助理指揮,1937年,他又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擔當了著名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的助手,協助排練了一係列的演出曲目。但在這幾年的時間中,他實際上仍然是以一個見習者的身分來從事指揮活動的,在這期間,他從未獨立地公開指揮過,1938年3月11日,他終於獲得了首次指揮公演的機會,這一天,他指揮布達佩斯歌劇院演出了莫紮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索爾蒂這次指揮演出雖然很成功,但由於當時的希特勒法西斯正在 占領維也納,與其臨近的布達佩斯也陷入到了一種恐惶的氣氛中,索爾蒂本人是猶太血統的音樂家,而猶太人是要遭到希特勒的殘酷迫害的,所以在歌劇演出之後,索爾蒂便倉促收拾行裝而逃亡到了瑞士。在這以後他又加入了英國國籍。1942年,索爾蒂參加了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音樂比賽,他以極其出色的能力獲得了鋼琴比賽的一等獎。但在這以後,索爾蒂並沒有選擇職業鋼琴家的道路,而是在指揮藝術領域中得到了繼續的發展。在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索爾蒂受聘擔任了慕尼黑國立歌劇院的藝術指導,他在上任的這一年裏,成功地指揮上演了貝多芬的歌劇《菲德裏奧》,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索爾蒂在慕尼黑歌劇院整整工作了六年,以其傑出的天才,將這個戰後幾乎變成廢墟的劇院迅速恢複了元氣,並且一舉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索爾蒂在擔任慕尼黑歌劇院指揮期間,還同時擔任諸如薩爾茨堡音樂節以及歐洲一些其它樂團的客席指揮,並且在1947年到1951年之間,兼任了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的職務。1952年,索爾蒂辭去了慕尼黑國立歌劇院指揮的職務,擔任了法蘭克福歌劇院的音樂指導。1961年到1971年,他又在著名的英國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擔任了十年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

  索爾蒂謀求在美國的發展開始得很早。早在1954年,他就在美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過,以後他便每年都到美國來指揮演出。1969年,索爾蒂正式接任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職務,而這時的他還沒有和科文特花園歌劇院解除合同,他隻好坐著飛機來往於歐美兩地,然而他好像並不感到繁忙,1973年他又兼任了法國巴黎管弦樂團及巴黎歌劇院的音樂指導職務,1979年,他又將倫敦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席位拿到了手中,這種全球性的活動能力簡直是幻想中的超人才能夠具備的。

  索爾蒂的指揮藝術生涯中最輝煌的階段,就是他後期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的時期。當時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正值與法國指揮家馬蒂農的一段不太和諧的合作之後,樂團的狀況略有下降的趨勢,正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刻,索爾蒂走馬上任,挑起了重振芝加哥交響樂團雄風的重擔,他上任以後,狠抓了樂團的訓練和改革,增大了樂團演奏曲目的範圍,並且首創了巡回演出的製度,他確信藝術的進步離不開交流,因此他屢次率團出訪歐洲等地,把一個嶄新的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形象樹立在了世人的麵前,除此之外,他還以其過人的天才和高超的技藝,將芝加哥交響樂團訓練成了舉世公認的超級樂團,在索爾蒂任職期間,芝加哥交響樂團在幾次全美的民意測驗中均排在第一位,這的確不能不說是索爾蒂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而人們後來每當議論起芝加哥交響樂團那無比輝煌的音響時,都將它稱為充滿魅力的“索爾蒂音色”,芝加哥交響樂團正是帶著這種“索爾蒂音色”而演遍全世界的,因此可以說,索爾蒂是為芝加哥交響樂團贏來第二個“黃金時期”的重要功臣。

  索爾蒂是一位技藝十分全麵的雙料指揮大師,在他漫長而又輝煌的指揮生涯中,無論是對於歌劇還是交響樂,他都有著極為精湛的演釋能力,而且作品的範圍涉及得非常廣泛。他在指揮歌劇方麵的貢獻,完全可以同卡拉揚相比較,而對於德國歌劇作品,他的解釋可以說是更加得心應手、錦上添花的,幾十年來,他在歐洲和美國擔任各大歌劇院的常任指揮時,(如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法蘭克福歌劇院、慕尼黑歌劇院和舊金山歌劇院等等)曾經指揮上演了大量的歌劇作品,這其中不僅包括歐洲的古典歌劇,也包括像勳伯格那樣的現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他還指揮首演過許多英國作曲家的作品,為此,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還因他為英國音樂藝術所做出的貢獻而在1972年加封他為爵士,這種極高的榮譽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索爾蒂在指揮交響音樂方麵的貢獻同樣是十分巨大的,首先他與卡拉揚一樣,是一位作品涉及範圍十分廣泛的指揮家,可以說,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和任何風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他幾乎都曾涉獵過。在指揮交響音樂時,他能夠很好地發揮管弦樂隊的氣勢和效果,那種千姿萬態的細微變化,在他的手中顯得是那樣的易如反掌。他的指揮風格是直率、鮮明和全麵,在處理音樂時,既有著熱情豪放的宏大規模和精密嚴整的結構,又有著激動的抒情性和豐富的色彩性。他在指揮時十分注重於作品的整體結構感,對於音樂的旋律線條、節奏特點、和聲框架和對位手法等諸方麵的織體因素,都安排處理得異常合理巧妙,能夠使人產生出一種十分舒適而和諧的立體感。他對於音樂色彩上的變化及戲劇性般的矛盾性,有著一種天生的特殊駕馭能力,而在對於音樂情感的控製方麵,他又有著極為恰當的控製能力。這也正如勳伯格當年在紐約的《時代周刊》上發表的評論中所說的那樣:“他對音樂有著一種非常直接的概念,特別是那種有血有肉的音樂,這是他的藝術傾向的所在。他從不追求過分的精細,也不以故弄玄虛的效果來嘩眾取寵,他指揮的音樂具有一種直接而又清晰的線條。”

  談到涉獵作品的廣泛,索爾蒂的確是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一生中指揮過無數的作曲家的作品,這一點僅從他指揮錄製的唱片的類別和數量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然而索爾蒂指揮的最為拿手的作品,還是要數瓦格納的歌劇作品,在這方麵,他的獨特造詣是相當深厚的。在20世紀的指揮藝術史上,索爾蒂是最著名的瓦格納專家之一,他指揮的瓦格納的作品,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美感,他能夠通過指揮瓦格納的歌劇,將瓦格納內心豐富的思想性極其完美地傳達給聽眾。他在指揮瓦格納的作品時,從不拘泥於表麵化的處理,對於作品中各種技術上的因素(如聲樂與樂隊之間的關係以及主導動機的合理呈示等方麵)他都能夠以十分恰當的方法進行很有說服力的表現。瓦格納著名的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索爾蒂指揮得最精彩的作品,這部巨著他曾在50年代末期就將其錄製成了唱片,並且經過長時間的考驗之後,已經成為帶有經典性的、被其它指揮家尊為楷模的版本了。除此之外,索爾蒂指揮的其它瓦格納的作品,如《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等等,也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演釋。除了瓦格納的歌劇以外,索爾蒂對其它德奧歌劇的演釋,都有著異常精彩和耀眼的業績,早在他擔任英國科文特花園歌劇院的音樂指導時,就曾指揮上演過全部莫紮特歌劇和貝多芬的《菲德裏奧》等歌劇。另外,他還曾指揮上演過一度被人們遺忘了的格魯克的許多歌劇。

  索爾蒂在交響音樂作品的指揮範圍上和他在歌劇指揮範圍方麵的情況很相似,也同樣具有著既深又廣的特點,他除了對於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極為精通以外,還是一位著名的馬勒作品指揮專家,他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錄製的馬勒交響曲的
唱片,在世界上是享有著很高的地位的。除此之外,他對於普羅科菲耶夫等人的交響樂作品,也有著準確而精彩的演釋。
  索爾蒂是一位謙虛和藹的人,麵對著自己藝術上的巨大成功和人們對他的敬仰,他總是十分客觀地冷靜對待著,當人們讚歎他給芝加哥交響樂團帶來的輝煌音響和高巧的藝術技能時,他也總是強調樂隊集體的作用而很少提及自己。然而,他所做出的偉大業績是誰也抹殺不掉的,這種偉大的業績,必將作為時代的傑出典範而永載在世界指揮藝術史冊中。

1997年9月5號,索爾蒂與世長辭,他的去世是20世紀最後一位音樂巨人的隕落,同時也代表著傳統古典音樂輝煌的結束。

http://www.verycd.com/topics/12557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