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馬勒音樂] 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Titan'

(2010-06-03 09:00:17) 下一個

古斯塔夫·馬勒是最後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交響樂作曲家,為古典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音樂的最大特征是雙重性:交響樂聲樂化,聲樂作品交響化:繁複深奧與簡約樸實成兄妹、把最崇高而涵蓋一切的宇宙觀同鬥爭、抒情主義、同奧地利民歌、自然畫、鬼影綽綽和荒誕不經相並置。他的音樂結構冗長,形式複雜,其音樂標題性強烈,描繪色彩濃厚並且音樂還要龐大的演出陣容。此外,馬勒作為一流的指揮家曾有過輝煌的業績,這為他處理樂器組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從配器盡善盡美的細節處理而到驚人的管弦樂效果的運用中不難找到示例。由於他對調性內涵的不尋常的理解,而運用某些技巧逐步削弱了傳統調性的組織感。他的音樂以整個浪漫主義傳統“後裔”的身份,不僅投其浪漫主義渲染人士之所好,同時,由於他對調性的新處理而先現了伯格的革新手法,從而被看成是新舊音樂之間承上啟下的橋梁性音樂。



第一交響曲(泰坦)
第1交響曲,D大調,作於1888年,1889年11月20日在布達佩斯首演。這部交響曲又稱作《泰坦》。泰坦是希臘神話中的巨神族,天神烏拉紐斯和地神蓋婭所生的六男六女。馬勒剛開始創作時,稱這部作品為交響詩,他曾寫過這樣的標題說明,稱這部交響詩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青年時代》花卉,果實,荊棘。這部分分為三段:1.春日天涯,包括引子與舒適的快板,引子描寫大自然從漫長的冬眠中蘇醒。2.采花,柔板。3.滿帆,諧謔曲。

第二部分:《人間喜劇》,它包括:1.擱淺,一首卡洛風格的葬禮進行曲,啟發這一段的是一幅諷刺畫《獵人的送葬行列》,一群森林動物給獵人送葬,作出各種發笑的姿勢。2.來自地獄,表現一個受創傷的心靈的絕望呐喊。這部作品後來分為五個樂章:1.徐徐的,朦朧的,很舒展,生動的節拍,這一樂章的主題是《少年的魔號》中的民間歌曲《清晨穿越草原》。2.小行板,其中所用音樂素材是為德國民歌《薩金根的號手》所作的一首歌曲,原來的這首歌曲是一首傷感的小夜曲,它描寫月光映照的萊茵河的氛圍。3.激動的諧謔曲,其節奏如蘭德勒舞曲。4.葬禮進行曲,其中先使用了《雅各兄弟》的兒歌素材,這首兒歌英語稱《你睡著了嗎,約翰兄弟?》可能是動物在嘲笑死去的獵人。這首葬禮進行曲兩次被打斷,第二次使用了《打短工的流浪漢之歌》結束時的絕望音樂。5.暴風雨般,激動地,暴風雨般的因子,然後是激動的快板:這個樂章描述的是從地獄到天國的過程,(其中小提琴的那段如歌的召喚代表著天國)。

http://www.verycd.com/topics/8693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