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這兩雙鞋扔掉484有點可惜?可前兩天這些鞋是慘不忍睹也。|
兩雙鞋,一雙至少穿了 10 年,普通的牌子,在巴黎 Opera 附近一個鞋店買的;另一雙是在巴黎拉丁區 ST Michel 大街上一個Bally鞋店買的,Orcade也算名牌吧,減價時買的,大約299法郎 。兩雙都是闊跟,前一雙是一般的高跟,後一雙跟偏低的,很好走路,跟不是現在那種細跟。
那雙普通的皮鞋貢獻最大,巴黎倫敦的大街都有它的印記,不是很俏麗,也不難看,淨黑色,細毛皮,沒有什麽點綴,不爭豔, 配衣服很容易,是一位默默地衣服們的好友;當然我穿一陣,又讓它休息一陣,有時也會把它忘了,前段時間再拿出來穿我的好友雲說,《喂,這鞋在哪買的 , 很好看啊》, 我說《巴黎,買了已經好久了》, 我很吃驚,這雙鞋在巴黎很普通啊? 我很喜歡她的認同,因為我們倆的性格,價值觀,審美觀,好吃,都有很多合拍的地方。
另外那雙 Orcade, 基本沒怎麽穿,在巴黎穿過幾次,現在雖然是舊鞋,沒怎麽穿也是新鞋, 穿上去不算太舒服也不是太難受。 最近拿出來看還是很不錯,比較精致,可沒穿幾次就開始出狀況了:
一天穿去音樂會,趕時間的我上電梯時不小心讓鞋頭嘩刮了一下,留下一道印記,好心疼啊,刮的痕跡有些影響美觀,但穿是沒問題的。事情還沒完呢,過了些日子,又有事了,有一次出門後發現穿的鞋怎麽怪怪的, 不太對勁,低頭一看,我的天, 鞋底開始鬧獨立了,跟鞋麵分開了,如果我走路小心,外人還是看不出的, 但要知道這事可是發生去聽古典音樂會的路途中哈,怎麽辦? 好在不是大白天,好在一進音樂廳可以選擇坐著不走動,好在音樂會完了就直接回家了,鞋底還算蠻照顧俺,分離得不是那麽要緊,那天我還穿著小通花的黑絲襪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開始有點生這雙鞋子的氣,怎麽沒穿幾次就這樣呢?回來把它放一邊不理了, 後來想想,雖然是名牌,可能粘膠也有年限吧,這麽多年了粘膠也失效不粘了,說不定那去鞋店修一修又是雙好鞋呢, 都怪我有時穿這鞋為了趕車飛跑得厲害。
那雙樸實的細毛皮鞋雖然貢獻大,有幾次下雨也穿,弄得很髒,加上鞋跟也壞,有些難看了,幾次想丟,沒丟,放在車後想那去鞋鋪修,想起上次有一雙半桶意大利皮鞋鞋匠修了後,又跟新鞋差不多了。
直到最近帶孩子去牙醫,路經鞋店,兩雙鞋都拿去讓店夥計看, 說兩雙修好大概11英鎊這樣, 那就修吧,我還是很喜歡這兩雙鞋的, 現在鞋店的鞋質量好式樣好的都是很貴,在巴黎買的這兩雙有些舍不得扔,店主叫我第二天去拿。
第二天去拿, 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拿回家,女兒都問《媽媽,你在哪買的鞋》,《那啊,在巴黎,你沒出世前就買了》。不僅鞋被劃的印跡修好,跟底換好,還幫我把鞋擦得幹幹淨淨, 烏黑發亮的,自己真的不太好意思,交錢時我跟店主說:《好了,又得兩雙新鞋了, 謝謝了,今年也沒看上什麽合適的鞋,好的也很貴, 我還會再來你這的》,《不用謝,我們在這(社會)就是起這個作用的》店主一臉的爽朗 。看來買鞋還是要買好的,修還值得,不過現在質量好式樣好的鞋是很貴的。
這些手工業者靠手藝吃飯,不求高利潤,圖一份自由快活,那不是,我去店裏交錢取鞋時店主人都不在,和他合夥開店的一位女裁縫說他肯定就在附近,在隔壁,說著就幫我去找,隔壁有小餐館,計算機店,洗衣店,外賣店,不知他在隔壁哪一間店裏《忙》, 反正很自由。兩雙《新鞋》11鎊,他呢也沒花太多時間,20 分鍾的活吧? 看他的店裏也沒什麽客人,櫃台後的牆上稀稀落落掛著幾個修好的皮包和幾雙皮鞋,就這樣能養家?靠修鞋應該是賺不了太多錢的,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修鞋的,一般穿一陣就把鞋扔了,當然他的店裏還有一台配鑰匙的機器,他可以幫別人配鑰匙,好在我們是不是有鑰匙不見的現象, 他的日子也應該不錯吧。
店主看上去滿臉陽光開心,沒什麽憂愁的樣,至少他沒有來自老板的壓力,沒有同事的摩擦,也沒有失業的困惑,生活不會大起大落,相比之下,那些在投資銀行掙百萬的,每天神經緊張百倍,我們教堂有一位在投行工作的紳士有一天還請求大家幫他禱告,他說有一個很重要的meeting在瑞士, 他希望meeting順利進行。 掙錢多的有掙錢多的付出,掙錢少有掙錢少的輕鬆,有錢多花,沒錢少花,少看廣告,減少欲望,現在理解了,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巴黎倫敦去新西蘭的島嶼,去法國南方,西班牙鄉下生活,逃離大都市,寧願在清靜的農莊圍著葡萄園轉悠,過農夫農婦的日子,這種日子是很好,那是不影響孩子的前途學業的前提,那是在世界拚搏遊曆一番以後的人才會珍惜這種遠離名利的幽靜和清香的,還沒去熱鬧的世界看過的人不一定願意甘於這種寧靜和寂寞的,祖祖輩輩都在山裏的人也許想出來去世界看看, 就像我從小就想遠走高飛, 去離家遠的地方看看, 沒想到一走就這麽遠。
手工業者的職業美德和人情味讓我很感動,平日都是商場買東西,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父親就是手工業者,他是一位有名的手套製作商,做好的手套就在他家中的窗口賣,口碑好了,自然有人買,當然莎士比亞生活的16世紀世界各地到處都是手工業,工業革命還在睡覺呢。無情的現代自動化,把這些手工業者逼得四處逃散,無路可走,可他們還是這麽敬業予人很人情味服務,報酬也不是那麽離譜,貪心,消費者花錢買節省,舊鞋變新鞋,留住的不僅僅是鞋,還有回憶吧。
人們曾經為工業革命歡呼歌唱,可現代文明也慢慢迷路了,地球人口這麽多,這麽高技術開采,怎麽養活地球的60億人口,地球家底變薄,是不是又該多些手工業啊?不是有人離開投資銀行,寧願去當水管工嗎?英國的水管工業是高薪職業,一年10萬英鎊左右,沒有比當醫生差,現在很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辛苦地讀出來也找不到工作,隻有去邊遠的城市當醫生, 水管工瀟灑得很,幹完活就電視,看足球賽生活很輕鬆,不是在英國有調查表明對生活很滿足的職業居首位的是理發師,水管工,builder, 是手工業者,而不是文化層次很高的人。
我有時想:人的欲望是不是該減低一點呢?看到商店堆積那麽多賣不出去的衣服,變著花樣地Sale , 我就納悶為什麽要生產這麽多呢?這麽多賣不出去的東西,不知掠奪了多少第三世界的自然資源啊,第三世界國家為了得到外匯還高興不已呢,我們消費者膨脹無止境的欲望至少有一半是給這些 Marketing 培養出來的,世界這部賺錢機已經瘋了,停不下來了,人呢包括我自己在內在嚐過甜頭後也很難回到《舊社會》去了,怎麽辦呢?那隻有讓我們的後代彌補我們對地球虧欠的空頭支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