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希伯來歌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以色列著名音樂家拿俄米·舍莫爾(Naomi Shemer)

(2010-05-21 04:50:58) 下一個





Naomi Shemer (Hebrew: נעמי שמר‎; July 13, 1930 - June 26, 2004) was a leading Israeli songwriter hailed as the "first lady of Israeli song."

Biography

Naomi Shemer (Sapir) was born on Kvutzat Kinneret, a kibbutz her parents had helped found, on the shores of the Sea of Galilee. In the 1950s she served in the Israeli Defense Force's Nahal entertainment troupe, and studied music at the Rubin Academy in Jerusalem. She first married actor Gideon Shemer and had a daughter, Lali. They were later divorced; she went on to marry attorney Mordechai Horowitz, with whom she had a son, Ariel.[1]

Shemer contin

 
Israeli songwriter Naomi Shemer's grave on the shores of the Sea of Galilee (Kinneret)]. The stones were left by visitors, in keeping with an ancient Jewish custom

ued to write and perform until her death. She died of cancer in 2004 at the age of 73.

Songwriting career

Shemer did her own songwriting and composing, set famous poems to music, such as those of the Israeli poet, Rachel, and adapted well-known songs into Hebrew, such as the Beatles songs "Hey Jude" and "Let it Be" ("Lu Yehi"). Shemer's songs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Israeli culture. Several of Shemer's songs have the quality of anthems, striking deep national and emotional chords in the hearts of Israelis.[original research?]

She composed in 1963 Hurshat Ha'Eucalyptus (The Eucalyptus Grove), a song that evokes Kvutzat Kinneret where she was born [2].

Her most famous song is "Yerushalayim s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She wrote it in 1967, before the Six Day War, and added another stanza after Israel captured East Jerusalem and regained access to the Western Wall. In 1968, Uri Avnery, then a member of the Israeli parliament, proposed that "Jerusalem of Gold" became the second Israeli anthem. The proposal was rejected, but the nomination itself says something about the power of Shemer's songs.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omi_Shemer



拿俄米·舍莫爾和《金色的耶路撒冷》

2004年6月30日

發表於2004年7月2日《東方早報》  

6 月 26 日,以色列著名音樂家拿俄米·舍莫爾( Naomi Shemer )在與病魔進行了長期鬥爭後,與世長辭,享年 74 歲。消息傳出,以色列舉國悲痛。《國土報》網站為其開設了悼念專版;詞作家埃胡德·瑪諾爾更盛讚她是“希伯來歌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拿俄米·舍莫爾和以色列音樂

以色列是世界上音樂活動最頻繁的中心之一。這裏既有以作曲家和成千上萬專業音樂家的才華為基礎的多樣化古典音樂生活,又有來源於其移民社會的風格獨特、充滿活力的民間音樂流派。以色列交響樂團、新以色列歌劇團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

事實上,音樂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社會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直到拿俄米·舍莫爾出生的 1930 年之後,由於大量音樂人才和愛好者迫於歐洲納粹的威脅湧入巴勒斯坦地區,猶太社會音樂活動才走上專業化的道路。 1948 年以色列建國前後,專業作曲也開始出現。原創的以色列音樂特點鮮明,其中既有俄國和法國的傳統,也受到德國浪漫主義和後浪漫主義的影響;同時,它把傳統的東方旋律和古代祈禱者的吟誦融為一體,形成了人稱“地中海”風格的現代音樂風格。拿俄米·舍莫爾就在這一時期接受了正規的音樂教育,並開始自己的創作生涯。直到 60 年代,她主要都是為各個節日創作歌曲,包括後來傳世的那首《金色的耶路撒冷》。  

《金色的耶路撒冷》

很多中國人對這首歌相當熟悉。奧斯卡獎得主《辛德勒名單》中,就有一群猶太人聚會唱《金色的耶路撒冷》的情節。三年前我和朋友曾嚐試將歌詞翻譯成中文:

第一段:

山林的氣息美酒般清爽 /鍾聲和鬆柏的芳香在風塵中彌蕩/沉睡的樹叢和石垣/還有那橫亙的城牆/把這孤獨的城市/送入夢鄉

 

(合唱:黃金之城,青銅之城 /耶路撒冷,到處充滿光芒/我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注1]

 

第二段:

我們坐在幹涸的水井旁 /眼看著喧鬧的市集漸漸空曠/再沒有人登上老城的聖殿山/拜倒在神聖的哭牆旁/風在石縫間吼叫得無比瘋狂/再沒有人沿著傑裏科的小道/去觀賞死海的波浪

(合唱:黃金之城……)

第三段:

今天我為你幸福地歌唱 /時代也向你頒發最高的獎賞/你最卑微的詩人也比我偉大/你最年幼的兒子都比我強壯/你的名字在我的唇邊上/就像天使的吻一樣/我怎麽能夠忘記你呢,耶路撒冷/你這黃金之城是多麽榮光

 

(合唱:黃金之城……)

(站長注:2006年秋天重譯了歌詞,請參考修訂版歌詞。) 

這首歌的曆史並不簡單。 1967 年,時任耶路撒冷市長的科勒克邀請拿俄米·舍莫爾為當年的以色列獨立日譜寫一首有關耶路撒冷的歌曲。她便寫下了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詞。可是,她的一位朋友看了之後問她,歌裏為何沒有提到耶路撒冷老城。老城裏有猶太教的聖地哭牆。但 1948 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後,老城為約旦人占領,與以色列控製的新城分離開來;猶太人也被禁止前往哭牆祈禱。拿俄米於是寫下了第二段歌詞。在她之前,以色列的文學和音樂作品幾乎還沒有反映耶路撒冷被分割這一題材的——這是一個令猶太人傷心不已的話題。

1967 年 5 月,《金色的耶路撒冷》由女兵舒莉·拿單首唱。盡管舒莉並不是一名專業歌手,但她哀婉動人的嗓音把歌中猶太人內心深處的愁怨表達得淋漓盡致。一個月後,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舒莉和拿俄米前往前線各地為士兵巡回演出。 6 月 7 日,當她們在西奈半島首府阿裏什演唱時,另一條戰線傳來捷報:以色列打敗約旦軍隊,占領了耶路撒冷老城。猶太聖地重新回到猶太人的手中。激動萬分的拿俄米當即提筆又加上一段歌詞:

如今我們重新坐到了水井旁 /眺望遠處喧囂的市集和廣場/古老的舊城區/又傳來聖殿山羊角號動人的聲響/天空中仿佛閃耀著千百個太陽/連石縫裏也沐浴著金光/我們又一次沿著傑裏科的小道/去觀賞死海的波浪

並在當晚為官兵演唱。修改後的歌曲迅速在整個以色列被傳唱,成為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標誌性歌曲。之後,拿俄米又用新加上的這段歌詞替換了原來的第二段歌詞。但是,仍有很多以色列人選擇聽最初的版本。  

第二國歌

《金色的耶路撒冷》既包含猶太經典的典故,又充分表達了猶太人對耶路撒冷深厚的感情,旋律優美而又婉轉動聽,在以色列經久不衰。它被評為以色列建國後五十年中最優秀的歌曲和 20 世紀最佳猶太歌曲,堪稱以色列第二國歌。事實上,這首歌流傳後不久,國會議員烏裏·阿維納裏就約見拿俄米,希望用它取代《希望之歌》成為以色列國歌。但拿俄米表示,她很喜歡《希望之歌》,不願更改。於是這一動議也就此作罷。

但阿維納裏仍然堅持認為《金色的耶路撒冷》比《希望之歌》更適合當國歌。《希望之歌》本是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的歌曲,歌詞為:

隻要我們心中,還藏著猶太人的靈魂;朝著東方的眼睛,還注視著錫安山頂;兩千年的希望,不會化為泡影;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錫安和耶路撒冷。

在阿維納裏看來,《希望之歌》表達的是猶太人對故土的眷戀,但並沒有關於這個國家本身的東西,而且不易為以色列阿拉伯人所接受。對於兩個都深愛耶路撒冷的民族來說,《金色的耶路撒冷》更適合作為共同的國歌。

然而,當阿拉伯人聽到《金色的耶路撒冷》時,難保不會回憶起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遭受的恥辱。也許歌曲翻譯成阿拉伯文後同樣優美,但說到底這首歌還是站在猶太人的立場上表達感情的,多少流露出一些勝利者的傲慢。它也並非沒有遭受過批評。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奧茲就曾指出,原作第二段所說的“空曠”等詞語明顯忽視了阿拉伯人的存在。其實,拿俄米·舍莫爾並不是一個狂熱的大以色列主義者,但顯然她更關心猶太人的感情和生存狀態。無論如何,現在她本人已經去世,爭論應當可以告一段落。而《金色的耶路撒冷》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張平老師關於《金色的耶路撒冷》的補充:那曲子也是取自西班牙猶太民歌。作者死後的相關材料表明這是一次“無意襲用”,也就是那音樂是作曲者很多年以前聽的,忘了是現成的音樂,當成自己的創作了。猶太民族擁有大量音樂大師,有意思的是以色列的國歌和副國歌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

 



http://www.oldheaven.com/MDBView.asp?ID=85&TypeID=323注1]第一段的歌詞來源於以色列大使館的宣傳資料,未標明譯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