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tán Kodály: Dances of Galánta / Iván Fischer, conducto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Recorded at the Berlin Philharmonie, 24 October 2009.
Benjamin Britten: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Variations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 / Sir Simon Rattle, conducto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Recorded at the Berlin Philharmonie, 28 August 2009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in German: 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is an orchestra based in Berlin, Germany. In 2006, a group of ten European media outlets voted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number three on a list of "top ten European Orchestras", after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and the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while in 2008 it was voted the world's number two orchestra in a survey among leading international music critics organized by the British magazine Gramophone (behind the Concertgebouw). Its primary concert venue is the Philharmonie, located in the Kulturforum area of the city. Since 2002, its principal conductor is Sir Simon Rattle. The BPO also supports several chamber music ensembles. The funding for the organization is subsidized by the city of Berlin and a partnership with Deutsche Bank.
一八八二年春,當比塞宣布要帶他那一直支薪不足的樂團乘坐火車的四等車廂到華沙演出音樂會時,團中五十四位樂手終於忍無可忍。他們決定自立門戶,把自己喚作「前比塞樂隊」。但這個新樂團成立初期經濟緊絀,直至八七年柏林音樂會代理人沃夫接手行政事務,才終於為樂團的前途打下穩固基礎。沃夫把樂團的名稱改為「柏林愛樂樂團」,把一座滾軸溜冰場重新改裝成首個「愛樂音樂廳」,同時四出為樂手找尋當時最出色的指揮。
布洛接手領導柏林愛樂樂團時,已有在邁寧根組成一流宮廷樂團的輝煌往績。他在柏林掌舵隻有五年,卻為樂團奠下紮實的基礎,賦予樂團自成一家的音樂素質。
布洛的幾位繼任人則不同,全都在團中留了下來。尼基施於一八九五年接棒,繼續堅定影響樂團的風格達二十七年之久。他曾寫道:「可以毫無猶疑肯定說,在一流的樂團,每位成員都配得上用『藝術家』來形容。」他就是憑著這信念鼓勵柏林的樂師陶冶出「獨奏家」的心態,而這種質素成了柏林愛樂毫不含糊的標誌。
如果布洛的演繹是近乎理性分析所引發的光芒,那麽,尼基施的表演便是華麗與溫暖音色的發揮,他的動作較簡潔,隨想得近乎即興。因此,他常演的曲目少不了柴可夫斯基、白遼士、李斯特、施特勞斯、馬勒的作品,尤其專注於布魯克納的樂曲。在他的帥領下,樂團在世界樂壇聲勢更盛,每位舉足輕重的獨奏家都來到柏林,要與愛樂樂團同台亮相。
尼基施於一九二二年去世時,團員一致選擇佛特溫格勒來接替。這位年輕的指揮在尼基施的成就上精益求精,他別具一格的打拍子方式,他奏樂時的激昂熱情與強大的感染力,在在要求樂師有極高的自主能力與卓越的靈敏感受力。佛特溫格勒強調偉大藝術作品應要能永垂不朽,因此尤其看重古典樂派與浪漫樂派的大師,他與柏林樂團成了貝多芬、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作品名揚四海的演繹者。同時,他又為樂團的演出曲目拓展領域,涵蓋當時的作曲家,包括荀伯克、亨德密特、浦羅歌菲夫和史達拉汶斯基的作品。隨著頻繁的出國演出,樂團在國際樂壇中建立起頂尖管弦樂團的崇高聲譽。
柏林愛樂樂團-戰爭的動蕩
國家社會黨(納粹黨)的專製統治為德國的文化局麵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柏林愛樂樂團是受害者之一:統治政權推行的瘋狂種族政策,令樂團失去了多位珍貴的樂師;樂團發現自己地位孤立,無法再與國外交換獨奏家和指揮;同時,政府又有意要把德國這個代表樂團變為官方文化政策的工具。即使如此,在二次大戰期間,佛特溫格勒與樂團仍能使樂團固有的藝術內蘊幸存。
但戰後初期,樂團仍麵對種種困難,由指揮更替頻仍,其困境可見一斑。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六日,戰火剛停,樂團已在由電影院改成的泰坦尼亞宮演出第一場音樂會,由博沙特指揮,但八月,博沙特卻慘被占領軍的一個兵士誤殺。獲選接替他的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年輕羅馬尼亞人,剛由柏林音樂學院畢業。但這選擇再次顯出樂團的判斷精明,他就是賽利貝達,憑著他活潑的性格和編排的廣泛演奏曲目,表現令人矚目。他在任至一九五二年,樂團再次由佛特溫格勒正式掌舵。
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年代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佛特溫格勒與世長辭。翌年四月,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新藝術總監,是成立以來在任最長的一位,那就是卡拉揚。他與樂團緊密合作,通力以赴,琢磨出獨特又前所未有的完美精湛樂聲,那紮實根基,使樂團在國內外備受推崇,無論是音樂廳的演奏,抑或灌錄成數之不盡的唱片,都是凱歌高奏。
不單如此,卡拉揚還為樂團拓展出多個新路向。一九六七年,薩爾斯堡複活節音樂節成立,從此樂團擁有專屬的國際音樂節,並贏取了成為歌劇樂團的機會。接下來的新猷是開辦柏林愛樂樂團管弦樂學院,讓年輕有才華的器樂手從實踐中學習,以符合頂尖樂團的嚴格要求。新愛樂音樂廳也是在卡拉揚時代建成。自六三年十月起,樂團已以這個由沙隆設計的音樂廳為總部;一九八七年,音樂廳更於添置了一個室樂廳。
柏林愛樂樂團-開拓新聲 — 阿巴度
卡拉揚當了樂團藝術總監近三十五年後,於一九八九年七月辭世。他的繼任人可不是無名之輩,阿巴度六六年已首度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出,贏得樂師讚口不絕。他並不如幾位前任總監那樣致力培訓團員,卻是憑著十足的信念與藝術氣質而最令人難以忘懷。
阿巴度編排的節目,每期音樂會都有一個主題焦點,例如:「浮士德」、「流浪者」、「音樂人人愛」等。這種觀念的現代化,正好與樂團本身重拾活力互相配合,目前樂團的成員一半就是在那個時代加入的。
一九九八年二月,阿巴度宣布於二○○一至○二樂季之後不再與樂團續約。於是在翌年六月,柏林愛樂樂團以大比數選出新的總指揮。
柏林愛樂樂團 — 樂團的未來:曆圖( Simon Rattle)
新任的樂團總指揮曆圖,是年輕一代最成功的指揮之一,他的加入,為樂團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新意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把樂團正式轉變為受公法管轄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歸柏林城邦監督保護。此舉為樂團確立了最符合現代精神的架構,容許樂團有全新的創作自由與穩固的財政。德意誌銀行擔任樂團的主要讚助商,讓基金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而另外一個支援則來自「柏林愛樂樂團之友協會」。
在二○○三至○四樂季中,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共安排了一百三十一場音樂會,其中八十六場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出。除此之外,基金會更策劃了一個教育活動,名為「Zukunft@BPhil」。【Zukunft在德文是未來、前景之意。】這項活動對曆圖和樂團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以經由這項活動把音樂與音樂教育帶到更廣大的群眾。曆圖把這個心意說得很清楚:「Zukunft@BPhil提醒我們,音樂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音樂應該是所有人一生中極重要也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樂團經曆了一百二十年的曆史之後,這項活動標誌著樂團擴大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如今樂團正以一貫的投入精神,全力履行這項使命。
柏林愛樂樂團-西蒙.曆圖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柏林愛樂樂團的樂師投票選出西蒙.曆圖接替阿巴度為樂團的總指揮。阿巴度於前一年宣布,希望在二○○一至○二樂季於領導了樂團十二年後,可以卸下職務。在樂團成立了一百二十年之後,曆圖於二○○二年九月七日以第六任總指揮及新藝術指導的身分,指揮樂團演出第一場音樂會。
曆圖一九五五年生於英國利物浦,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藝,七四年至七七年在伯恩茅斯交響樂團和伯恩茅斯小交響樂團任助理指揮。此後他與英國多個樂團合作過,包括愛樂管弦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和倫敦小交響樂團。七九年他首度在美國亮相,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演出,並自八一至九四年擔任該團第一位首席客席指揮。
一九八○年,曆圖當上伯明翰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兼藝術總監,十年後直至九八年夏出任音樂總監。他在該團孜孜不倦的工作,又推出各項充滿新鮮意念的藝術活動,令該團穩立世界一流樂團的地位。他率團走遍全球,九八年更為薩爾斯堡音樂節的嘉賓,演出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除了伯明翰市交響樂團之外,曆圖領導過的樂團遍及歐美。他與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建立了悠久而深厚的關係,更於二○○一年五月與維也 納愛樂樂團合錄了多首貝多芬樂曲。自一九九二年十月起,他也是啟蒙時代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 以及伯明翰當代樂組的藝術總監。
一九七○年代後期,曆圖開始涉足歌劇,於七七年首次在格蘭特堡指揮演出楊納傑克的《狡猾的狐狸》。之後,指揮過的製作包括史特勞斯的《那克蘇斯島上的阿麗德奈》和《玫瑰騎士》、浦羅歌菲夫的《三隻橘柑之戀》、蓋希文的《波基與貝絲》,以及莫紮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女人皆如此》、《唐喬望尼》幾出歌劇。曆圖首次為英國國家歌劇院執指揮棒的製作是楊納傑克的《卡佳·卡巴諾娃》,首次亮相在高文花園的歌劇是《狡猾的狐狸》。近年演過的歌劇包括楊納傑克的《馬可普洛斯事件》 (二○○○年九月於普羅旺斯 )、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依索爾》 (二○○一年於荷蘭歌劇院 )、貝多芬的《費多裏奧》 (二○○一年於格蘭特堡和二○○二年於巴黎沙德萊劇院 )、華格納的《巴西華》 (二○○一年於高文花園 ),以及於二○○二年十二月在皇家歌劇院指揮演出尼古拉斯莫的《蘇菲的抉擇》。○三年他再指揮上演貝多芬的《費多裏奧》 (於薩爾斯堡複活節音樂節,及在柏林的音樂會 ),和莫紮特的《伊多內美奧》 (格倫特堡、柏林、琉森 )。
曆圖當上柏林愛樂樂團的總指揮之前,與樂團合作已有十五年之久。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四日他首次指揮樂團演出馬勒的《第六交響曲》,此後定期出現在樂團的指揮名冊上。截至二 00二年九月之前,他共指揮了七十五場音樂會,演過類別廣泛的曲目,包括巴赫、巴托、貝多芬、貝爾格、貝裏奧、白遼士、伯恩斯坦、布列茲、布拉姆斯、狄恩、德布西、蓋希文、格列瑟、古拜杜蓮娜、赫斯、海頓、楊納傑克、李斯特、馬勒、梅湘、莫紮特、尼爾森、浦朗克、 拉赫曼尼諾夫 、拉莫、拉威爾、荀伯克、蕭斯達高維契、西貝流士、史達拉汶斯基 、蘇克、以及史曼諾夫斯基的作品。
曆圖經常安排在音樂會演出名不見經傳的樂曲, 例如一九九○年九月他 為古拜杜蓮娜的《阿利路亞》舉行首演,翌年一月指揮演出史曼諾夫斯基的《聖母悼歌》,九二年九月向柏林大眾介紹蘇克的《死神交響曲》。到了九三年十一月,他指揮上演一套組曲,取自拉莫的《波裏亞後代》;而九八年二月,介紹了貝裏奧的《交響曲》。在曆圖的指揮下,柏林愛樂樂團也首次演出了馬勒《第十交響曲》的庫克版本。
曆圖與 EMI唱片公司簽了獨家錄音合約,該公司為他與伯明翰市交響樂團及其他樂團合共錄製了六十多套樂曲。他的電視專輯《離家》演繹二十世紀的音樂,於一九九七年由英國電視 (第四台 )播放。他與柏林愛樂樂團合錄的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和馬勒的《第十交響曲》,不單博得全球樂迷讚賞,並贏取了格林美獎。 至於他在柏林愛樂音樂廳現場錄音的荀伯克《古雷之歌》,已於二○○二年四年麵世 。
不久前 EMI推出了一張現場錄音唱片,是曆圖與柏林愛樂樂團於開幕音樂會上演奏馬勒的《第五交響曲》,裏麵並收有 樂團於二○○三年四月在愛樂音樂廳現場錄音的貝多芬《費多裏奧》。
一九九四年,曆圖獲英女皇在壽辰儀式中頒授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KBE),表揚他在藝術方麵的貢獻。兩年後,漢堡的杜費基金會向他頒贈「莎士比亞獎」。九七年十一月,他又獲英國皇家藝術學會頒發阿爾拔獎章,表揚他對音樂的傑出貢獻,以及在教育與社區活動的熱心服務;這兩方麵也會是他在柏林的重大任務。 二○○三年秋, 他又獲德國唱片業界頒授「回音古典音樂獎」中的「指揮年獎」。
1867年,音樂家本傑明·比爾澤(Benjamin Bilse)在柏林成立了一支冠以他自己名字的樂隊,很快樂團就擁有樂手70人。這支樂隊是柏林愛樂樂團的前身。
1887年,54名樂手因為對工資合同不滿,離開了樂團。他們在演出經紀人赫爾曼·沃爾夫的倡議下,與其他一些業餘音樂家組建了另一支樂團,名為愛樂樂團。這一事件標誌著柏林愛樂樂團正式成立。樂團最初的指揮是弗朗茨·維爾納。但他很快就離開了樂團。可謂揮一揮衣袖,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弗朗茨·維爾納並沒有給初生的柏林愛樂帶來很大的影響。
後來的指揮是布拉姆斯的好友約瑟夫·約阿希姆。但他的演奏曲目僅限於布拉姆斯等少數的幾位德奧作曲家的範圍內。樂團未見得有很大的進步。
再後來接掌柏林愛樂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漢斯·馮·彪羅。這位指揮確是功力老到,5年時間就把樂團提升到新的台階。與此同時,著名的作曲家如布拉姆斯、馬勒、葛利格、柴可夫斯基、理察·斯特勞斯以及費茲納也是樂團的客席指揮。
1895年,尼基什擔任樂團的首席指揮。在他的手中,柏林愛樂成為世界頂級樂團,演出曲目大大拓寬。
1923年,尼基什逝世,樂團的首席指揮由36歲的富特文格勒擔任。富特文格勒帶領樂團做了不少巡回演出,使得樂團的霸主地位進一步穩固。
1944年,在二戰的硝煙中柏林愛樂大廳被炮火摧毀,樂團在教堂的場合繼續演出。
1945年4月15日,柏林被攻陷前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1945年5月26日,指揮萊奧.波查德就在廢墟中指揮樂隊舉行了戰爭結束後的首場音樂會。
1954年,富特文格勒逝世。但臨終時的富特文格勒並不願意讓卡拉揚接任。
1955年,卡拉揚柏林愛樂首席指揮。樂團人數達120人,成為一個可演奏所有規模作品的演出團體。
1956年,卡拉揚成為樂團終身首席指揮。這是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樂隊指揮組合。通過巡回演出,音樂節演出和灌錄唱片,樂團的國際聲譽達到最高峰。兩者合作的34年間,錄製唱片無數。
1959年,在卡拉揚帶領下,樂團為德國唱片公司錄音(理查·斯特勞斯的《英雄生涯》)。搭成了鐵三角關係。
1963年10月15日,柏林愛樂大廳重新開幕。同年,卡拉揚指揮樂團灌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1967年-1970年,樂團在卡拉揚的指揮下錄製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
80年代,卡拉揚和樂團矛盾爆發,兩者合作減少。
1989年,卡拉揚去世,由意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出任樂團首席指揮。
從2002年至今,經由樂團成員選舉,決定由英國指揮家賽門·拉圖(西蒙·拉特爾)爵士接管樂團。拉圖致力於發展年輕的樂手。在他的手下,柏林愛樂的平均年齡最小。他還嚐試在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之間建立一種合作關係。為此他還舉行過一場特別的音樂會,音樂會上他指揮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合奏。
2005年11月,賽門·拉圖率領樂團訪華。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演出。
2005年11月,賽門·拉圖亦率領樂團訪問台灣。並在台北演出,中華奔馳也讚助現場的戶外轉撥,讓更多愛樂者能夠共襄盛舉
除上麵提到的指揮家外,柏林愛樂還和下麵的指揮合作過:
|
|
· 2001 - "Ensemble/Orchestral Album of the Year" - Sir Simon Rattle, Mahler: Symphony No. 10 (EMI, 2000)
· 2003 - "Ensemble/Orchestral Album of the Year" - Sir Simon Rattle, Mahler: Symphony No. 5 (EMI, 2002)
· 1970 - Best Opera Recording - Herbert von Karajan, Helga Dernesch, Thomas Stolze, Jess Thomas, Wagner: Siegfried (DGG, 1969)
· 1979 - Best Orchestral Performance - Herbert von Karajan, Beethoven: Symphonies (9) (Complete)
· 1993 - Best Orchestral Recording - Leonard Bernstein, Mahler: Symphony No. 9 (DGG, 1992; recording 1979)
· 1995 - Best Chamber Music Performance - Daniel Barenboim, Dale Clevenger, Larry Combs, Daniele Damiano, Hansjörg Schellenberger, Beethoven/Mozart: Quintets (Chicago-Berlin) (1994)
· 1998 - Best Small Ensemble Performance - Claudio Abbado, Hindemith: Kammermusik Nr. 1 mit Finale 1921, Op. 24 No. 1 (with members of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EMI, 1996)
· 2000 - Best Classical Vocal Performance - Claudio Abbado, Anne Sofie von Otter, Thomas Quasthoff: Mahler: Des Knaben Wunderhorn (DGG, 1999)
· 2001 - Best Orchestral Performance - Sir Simon Rattle, Mahler: Symphony No. 10 (EMI, 2000)
· 2007 - Best Instrumental Soloist(s) Performance With Orchestra - Antonio Pappano, Leif Ove Andsnes: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1 & 2 (EMI, 2006)
· 1981 - "Opera Recording of the Year" - Herbert von Karajan, Wagner: Parsifal (DGG, 1980)
· 1981 - "Orchestral Record of the Year" - Herbert von Karajan, Mahler: Symphony No. 9 (DGG, 1980)
· 1984 - "Record of the Year" - Herbert von Karajan, Mahler: Symphony No. 9 (DGG, 1984; live recording 1982)
· 2000 - "Orchestral Record of the Year" - Sir Simon Rattle, Mahler: Symphony No. 10 (EMI, 2000)
· 2004 - "Concerto" - Mariss Jansons, Leif Ove Andsnes, Grieg: Piano Concerto and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EMI, 2004)
· 2006 - "Record of the Year" - Claudio Abbado, Mahler: Symphony No. 6 (DGG, 2005)
ECHO (formerly 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 of Deutsche Phono-Akademie
· 2003 - Chorwerkeinspielung - Sir Simon Rattle, Rundfunkchor Berlin, MDR-Rundfunkchor Leipzig, Ernst-Senff-Chor Berlin, Karita Mattila, Anne Sofie von Otter, Thomas Moser, Philip Langridge, Thomas Quasthoff: Schoenberg, Gurrelieder (EMI, 2002)
· 2006 - Musik-DVD Produktion des Jahres - Sir Simon Rattle, Thomas Grube and Enrique Sánchez Lansch (director), Uwe Dierks (producer): Rhythm Is It! (2005)
· 2006 - Sinfonische Einspielung - Claudio Abbado: Mahler, Symphony No. 6 (DGG, 2005)
Timbre de Platine (Platinum Stamp) awarded by Opéra International magazine
· 1987 - Riccardo Muti, Mozart: Requiem (EMI, 1987)
(http://www.hudong.com/wiki/%E6%9F%8F%E6%9E%97%E7%88%B1%E4%B9%90%E4%B9%90%E5%9B%A2)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