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肖邦的夜曲及每一曲的注解

(2010-01-16 09:08:34) 下一個
肖邦:夜曲全集
Chopin: The Nocturnes

  夜曲的語源係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形式的創始人,一般認為是克萊門蒂(Clementi,1752—1832)的學生、英國人約翰·菲爾德(Field,1782—1837),其夜曲名稱,可能取自天主教會的“夜禱”。費爾德一生作有21首夜曲,肖邦也作有21首夜曲,其中明顯可見菲爾德的影響。但正如哈聶卡所說:“ 肖邦拓展和提高了費爾德形式,溶進戲劇氣息,熱情,使之更莊麗。菲爾德的夜曲是樸素的牧歌形態,肖邦所努力的不是單純的,而是經過裝飾,過於陰鬱,具有東方氣息。這不是經過溫室飄溢出音樂學校的異國情調,也沒有非詩性的愛爾蘭人所栽培的野花的新鮮氣味。”

肖邦的夜曲:

1.OP.9.1,OP.9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出版於1833年,作於1832年,獻給瑪麗·普勒耶夫人,模仿自費爾德。這首第一號,降B小調,甚緩板,3段體,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調。尼爾斯評介:“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那是把黃昏,夜的寂靜,以及這產生的一切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
2.降E大調,OP.9.2,作於1830—1831年,回旋曲式,行板在左手伴奏下,右手在裝飾音中始終保持華彩詠唱。哈聶卡認為,此曲應以“純粹的觸鍵。”
--------------------------------------------------------------------------------
3.B大調,OP.9.3,作於1830—1831年,稍快板,3段體。第一段優雅而帶幾分媚態;第二段轉為B小調,激烈的戲劇性情緒,有進行曲風格旋律;第三段再現第一段後有優美的尾聲。尼克斯評介,“典型的沙龍音樂,沒有愛憐,在情緒上卻充滿馨香。”
--------------------------------------------------------------------------------
4.F大調,OP.15.1,OP.15.1的3首作於1830—1831年,出版於1832年,呈獻給費迪南·希勒。這首第四號,如歌的行板,3段體。第一段為清朗、典雅的行板,16分音符三連音構成的裝飾非常醒目,中段進入有魄力、近似暴風雨的激情部分。
--------------------------------------------------------------------------------
5.升F大調,OP.15.2, 甚緩板,3段體。第一段裝飾成如歌的華彩,其中孕含豐富的情緒。中段加倍速度,其中五連音音型以半音量的柔聲開始,很具特色。這是非常美的一首,尼克斯評介:“外界的溫暖及光滲透到心裏,裝飾的華彩音像蜘蛛絲似地飄然在我們周圍舞蹈。第一段為甜蜜的回憶,中段為不安的情緒,但太陽並不失去其溫暖,反而穩住了沉著的情緒,像是夏日遙遠的天空那一道彩霧慢慢地消失。”
--------------------------------------------------------------------------------
6.G小調,OP.15.3,肖邦在此曲草稿上注明:“在《哈姆萊特》上演之後”。緩板,二段體,第一主題有痛心疾首意味,似乎呻吟,悲歎中的反抗發展到頂點才平靜下來,優美的轉調後出現幽靜的鍾聲及安慰與希望的第二主題。
--------------------------------------------------------------------------------
7.升C小調,OP.27.1、OP.27兩首作於1835年,出版於1836年,呈獻給達波尼伯爵夫人。這首第七號甚緩板,3段體。第一段以柔聲奏出暗淡的旋律,經種種轉調後,情緒越來越不安;中段速度轉快,出現悲痛的第二主題,它化解為明朗後再複歸第一主題。這是肖邦夜曲中結構最大的一首。哈聶卡認為中段有貝多芬的風格,庫勒普斯基認為,肖邦此曲的“詩情穿上了厚重的魔術外衣。”
--------------------------------------------------------------------------------
8.降D大調,OP.27.2,優美而平衡回旋曲式,持續的緩板,兩個主題經過3次裝飾,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反複。尼克斯評介:“洗練,完整的結構,在優美的感情中含有流暢的憂鬱,它擴散開來,其甜美令人失去元氣,因其中散發著‘毒素’之故。我們不可吞飲這三度及六度音,如吞飲了,必須以巴赫、貝多芬的解毒劑才能化之。”
--------------------------------------------------------------------------------
9.B大調,OP.32.1,OP.32兩首作於1836—1837年,出版於1837年,呈獻給德·畢林男爵夫人。這首第九號自始至終為行板。庫勒普斯基解說:“此曲如莫紮特的詠歎調一樣簡樸”。而哈聶卡認為,此曲尾聲“像是敲擊著悲劇的大鼓,像是暴風雨般的宣敘調尾聲,與夢幻般的開頭部分形成強烈對比。”
--------------------------------------------------------------------------------
10.降A大調,OP.32.2,緩板,3段體,第二主題出現時,變氣氛為暴風雨似的熱情;第一主題再現時,受這種熱情影響而出現擺動的情緒。
--------------------------------------------------------------------------------
11.G小調,OP.37.1,OP.37的兩首作於1838年,出版於1840年,此曲作於肖邦與喬治·桑一起在馬堯卡島回國之後,庫勒普斯基稱此曲為《鄉愁》。始終行板,具降E大調聖詠合唱中段的3段體。
--------------------------------------------------------------------------------
12.G大調,OP.37.2,小行板,此曲來自航海途中靈感,低音部不斷起伏的伴奏中出現重音,表示船的進行,其間以豐富的和聲表現水上的粼光,接著出現舵手之歌,按喬治·桑說法是肖邦自己夢幻中的自言自語。歌聲消失,船像是在夜海中飄浮,再傳來低聲吟唱,搖動的曲趣反複,船漸漸在遠處消失,黑暗的水中隱約的舵手之歌。
--------------------------------------------------------------------------------
13.C小調,OP.48.1,OP.48兩首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尤其這第一首是所有夜曲中結構最大的一首。OP.48的兩首作於1841年,出版於1842年,呈獻給羅拉·德尤貝爾小姐,緩板,3段體。哈聶卡解說:“這是最高貴的夜曲,構思巨大,有短音樂劇的感覺,在雙倍速度處,加強了戲劇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脫離了感傷,讓我們看到偉大、男性的肖邦。”
--------------------------------------------------------------------------------
14.升F小調,OP.48.2,小行板,3段體,中段為狂想曲。序奏和最初的主題有挽歌的情緒,尼克斯說:“有令人不禁落淚的甜美。”開頭主題反複兩次後轉為甚慢板。肖邦學生回憶,肖邦要求他彈中段時右手要用宣敘調表現,而且“最初兩個和弦要如暴君的命令一般,其餘部分以憐憫的感情演奏。”
--------------------------------------------------------------------------------
15.F小調,OP.55.1,作於1840年,出版於1844年,呈獻珍妮·史達林克小姐。此曲為行板,3段體,庫勒普斯基評說,此曲“悲傷逐漸堆積,成為失望的呼喊,而後又因希望而轉為溫暖。”庫拉克認為:“讓人想起一位離開自己所愛家庭、所愛的人們,寂寞悲傷地在旅途的流浪者。”中段為進行曲風格,好像說往前走需更大的勇氣和熱情。尾聲是感恩:“啊,神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
16.降E大調,OP.55.2,即興風格,3段體,全曲又可分為速度為持續的緩板與船歌兩部。
--------------------------------------------------------------------------------
17.B大調,OP.62.1,OP.62的兩首是肖邦一生最後作品,作於1849年,出版於1846年,呈獻給肯迪利茲小姐,行板,3段體。哈聶卡解說:“這是在月光下飄散著花香的夜曲,帶著疾病的、豐富的花香,那依著柵欄上升的音符突然轉回主音,具非常的魅力。主旋律非常華麗,雄渾的和聲,降A大調處躊躇之定,有很大的魅惑力。”
--------------------------------------------------------------------------------
18.E大調,OP.62.2,緩板,3段體,其中有敵對式的激烈對話,和聲極為豐富。
--------------------------------------------------------------------------------
19.E小調,OP.72,作於1827年,1855年出版,實際是肖邦17歲時的作品,行板,簡單樸素的形式。
-------------------------------------------------------------------------------
20.升C小調,約作於1830年。
--------------------------------------------------------------------------------
21.C小調,約作於1837年。


verycd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