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多種形式的拉威爾《波萊羅舞曲》(Borelo, by Ravel)by 左右開弓

(2009-12-19 08:44:06) 下一個
  
《波萊羅舞曲》
【簡介】
   《波萊羅舞曲》由法國作曲家莫裏斯·拉威爾創作於1928年。《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麵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 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本曲是拉威爾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托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萊羅" 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隻是借 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爾為數不多的專為樂隊而寫的作品之一。

【特點】
  1、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2、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複九次,既不展開也不 變奏;
  3、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隻是最後的兩小節才 轉調;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 ,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5、舞曲自始至終隻有漸強的變化。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 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 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隻是 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複共進行了九次。音樂的結尾以轉調和樂隊的全奏達到高潮。

【情節】
  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酒店裏,一個少女在翩翩起舞。開始時她隻是緩緩跳動,舞姿優美而輕盈。隨著音樂的逐漸熱烈,舞蹈也越來越歡快奔放, 迷住了在場的人們。他們開始隨著音樂打著節拍助興,並情不自禁地與少女一起歡舞,最後在狂歡的氣氛中結束。

  拉威爾在該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獨特的手法:全曲在一個固定的節奏背景上,由兩個主題及其不斷的交替反複組成。節奏充滿活力,貫穿全曲始終。 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隻是最後的兩小節才開始轉調; 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 ,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終隻有漸強的變化。

  樂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 出現了第一主題,第一主題舒展明亮,具有濃鬱的西班牙風格,該主題先由長笛在低音區輕輕奏出;期間經單簧管反複之後,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題。 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題被作者稱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風格。

  兩個主題在調式色彩上形成鮮明的對照,連續反複了八次,整個音樂在進行過程中,旋律、節奏和速度始終保持不變。在第三次反複時,加入了 平行的大三和旋,形成了平行聲部,仿佛兩個調甚至三個調同時存在,產生了多調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題的不斷反複中,力度從弱到強,不同樂器 的應用和色彩不斷的變化,使得情緒越來越熱烈。臨近尾聲,旋律突然轉為E大調,又迅速轉回C 大調,在不協和的音響和強烈的節奏中,以變格 的方式結束了全曲。

  該曲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

《波萊羅舞曲》在世界上被演繹成了多種形式,這裏列出其中的5種供大家欣賞。

卡拉揚指揮 1985 - Part I:


卡拉揚指揮 1985 - Part II:


安德烈.瑞歐:


發燒琴弦:


1984 奧林匹克冰上舞蹈(金牌獎):


Angélique Kidjo - Lonlon (Ravel's Boler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