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法國電影《聖皮埃爾的寡婦》(The Widow Of Saint Pierre)(2000)

(2009-06-04 04:48:21) 下一個



The.Widow.Of.Saint-Pierre.2000.DVDRip.XviD.iNT-YYddr.jpg





1849年,在靠近紐芬蘭的法屬加拿大群島中一個幾乎被遺忘的荒涼的  聖皮埃爾島上,兩位醉酒的水手因打賭船長庫巴是肥還是壯來到船長家。漆黑之夜,混亂之中,水手尼爾?奧古斯特迷迷糊糊地操起身邊的刀將庫巴砍死。《聖皮埃爾的寡婦》敘述的傳奇故事由此拉開帷幕。法國政府指定一位法官審判這一案件,尼爾被判處死刑。根據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法律,必須要有斷頭台和劊子手來執行死刑。但島上沒有劊子手,也沒有斷頭台,要從千裏迢迢的法國運過來。於是,尼爾被暫時收監,等待死刑的到來。

    愛 情

    等待死刑,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心碎的一種經曆。故事就是在等待中發  生的。

    尼爾由上尉勒?凱普特恩看管。漂亮的上尉夫人出於憐憫和教化之心,提出一個大膽的“勞改方案”:與其讓尼爾在監獄等死,不如把他帶到家裏幹點雜活,同時為他提供日用品作為交換。尼爾努力表現,屋舍被整理得煥然一新,庭院裏種滿了美麗的鮮花。上尉夫人逐漸看到粗魯的尼爾也有純真善良的一麵,便帶他一道為島民做各種慈善工作。尼爾樂於助人,島民慢慢地開始喜歡他,後來他還贏得了一位女士的愛情。有一次,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救下島上惟一的咖啡館及其女主人,更讓他成為英雄,得到了所有島民的愛戴。人們開始重新考慮他的死刑。

而上尉夫人與尼爾之間也漸漸滋長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微妙情感。她在教尼爾認字時,兩人的手指緩緩靠近。尼爾結婚時,上尉夫人側身流淚。沉默的上尉看在眼裏,但仍然維護妻子,駁斥官員們對自己妻子的嘲諷。不過,在我看來,尼爾的婚事純粹隻是為了襯托上尉夫人與尼爾的“朦朧愛情”。朦朧的愛情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是因為它轉瞬即逝,僅留存於每個人深藏的記憶之中。相對於熱烈的愛情、長久的婚姻以及婚床上生產孩子之類的事情而言,似有若無的朦朧愛情是一件地道的稀缺品。

    幸好,上尉夫人和尼爾的朦朧感情並未走入俗套的三角戀或多角戀。因為冬去春來,冰雪消融,樹葉才剛剛發芽,斷頭台就運來了……除了愛情之外,影片還要直麵更重大的主題——生存與死亡,生命與人性,罪過與懲罰,報應與寬容,死刑與赦免,司法與民主,程序與正義,法律與人情等。這使得情感主題潛在地變得微妙起來,若隱若現,似是而非,從而也恰到好處。

    死 亡

    聖皮埃爾島上沒有人願意做劊子手,砍下尼爾的頭,即便地方政府支付高額報酬。島民們在上尉夫人的帶領下撕毀了招募劊子手的所有布告。島民們聚在一起,向當局呼籲不執行死刑。上尉夫人和上尉設法營救尼爾,最後上尉夫人甚至讓尼爾駕船逃跑。但尼爾擔心這會給上尉及其夫人帶來麻煩,最終還是回到了聖皮埃爾島。上尉頂住官員們的壓力拒不執行死刑判決,違抗了法蘭西政府的命令,卻不知此舉會給自己帶來彌天大禍。共和國認為這是對其殖民統治的背叛,派來一個新的上尉接替其工作,上尉和妻子被押送回國。

    影片的結尾令人心悸:尼爾被砍頭,上尉被政府認為構成叛亂罪而執行槍決,上尉夫人悲痛欲絕……荒涼的聖皮埃爾島因此多了兩個寡婦。

    是死亡,而不是生命,留在觀眾的腦海之中,令人震撼,讓人思考生命的價值。人們喜歡文學,喜歡電影,往往是因為這些東西可能彌補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缺憾。隻要作者或編導願意,他們可以創造奇跡。事實上,觀眾和島民一樣,大多會有這樣的期待,期待奇跡的發生——尼爾不用去死,上尉更不會離開他善良美麗的妻子。

    這兩個女人在成為寡婦前,必定也天真地以為,尼爾已經改過自新,幾乎所有的島民都喜歡他,且致人死亡並非有意之過錯,因此期望尼爾的死刑判決有可能得以通融,不予執行。

    然而,沒有奇跡,沒有戲劇性的轉折,沒有我們在自己生活中欠缺而期望在文學或電影中尋找到的奇跡。因為理性的生活,絕不能建構在奇跡發生的基礎上。你可能中彩,可能有豔遇,可以為意外的收獲而感謝上蒼,但最好不要渴望意外之財,不要期待萍水相逢,這樣必然會加劇人生的痛苦。生活之殘酷,人世之荒涼,人生之無奈,有如聖皮埃爾島的荒涼和悲傷一樣,浸染著觀眾的心。是的,人生無需指望奇跡的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平淡而踏實地生活。

    不過,尼爾與上尉之死正是這部悲劇令人震撼的關鍵情節。悲劇總是與死亡相伴的,男人死了,影片因此名為《聖皮埃爾的寡婦》。實際上,古法語中的“Veuve”一詞,既指寡婦,也有斷頭台之意。

( http://book.ce.cn/read/social/yxzdsf/01/200609/05/t20060905_8425238_1.shtml )




【原 片 名】Veuve de Saint-Pierre, La
【外文別名】Widow of Saint-Pierre, The(2000)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中 文 名】聖-皮埃爾的寡婦/ 雪地裏的情人
【出品年代】2000
【首映日期】2000年04月19日(法國)
【MPAA級別】R 級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91636/
【IMDB評分】7.2/10 (1,830 votes)
【國  家】法國/加拿大
【類  別】劇情
【導  演】帕特利斯·勒孔特 Patrice Leconte
【主  演】茱麗葉·比諾什 Juliette Binoche .... Pauline (Madame La)
      丹尼爾·奧特尤爾 Daniel Auteuil .... Jean (The Captain)
      Emir Kusturica .... Ariel Neel Auguste
      Reynald Bouchard .... Louis Ollivier
      Marc Béland .... Soldier Lo?c
      Patrick Caux .... Young Soldier
      Christian Charmetant .... Supply and Secretariat Officer
      Maurice Chevit .... The Governor's Father
      Serge Christianssens .... Drummer
      Genevieve Cocke .... Washhouse Woman
      Michel Daigle .... Father Coupard
      Philippe Du Janerand .... Customs Officer
      Michel Duchaussoy .... The Governor
      Sylvain Eluau .... Captain Goelette/Raymound Cloutier (The Adjutant)
      Manon Gauthier .... Washhouse Woman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49x15MB + 49x15MB
【視頻尺寸】640X272
【影片長度】108 Mins
【對白語言】法語
【字幕語言】外掛中/英文


【內容簡介】

  影片看似離奇的劇情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其原型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叫K.F.塔克的未成年少女的經曆。她的經曆大致與本片相同,也是在一次醉酒之後犯下了一起極其殘忍的罪行,用斧子將對方砍死,同樣在酒醒之後為自己所犯下的罪過後悔不已,並積極的贖罪,成為那個監獄裏的模範人物。整個社會開始議論紛紛,最後結論歸於一點,就是如果她被釋放的話,不會再對社會構成威脅。唯一與劇情相左,同時也是致命之處就是這場生與死的討論來的太遲了——發生在州長喬治·W·布什(美國現任總統的哥哥)和州大赦委員會決定維持原判並執行死刑之後。導演帕特利斯·勒孔特眼光獨到,發掘了這個題目,著重描寫了社會對這種案例的種種態度,希望能以此引起人們的思考。本片也以其與眾不同的著眼點和出色的表演得到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整部片子似乎與寡婦這個詞的關係不大,但實際上在法語古語中,寡婦的意思是指斷頭台,從側麵反映了該片的嚴肅性。影片並非純粹的娛樂片,它更多的是向人們呼籲對於個人存在價值的認真思考,影片最後也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但無論從藝術性、商業性和社會性來看,這都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片。

  他們是法國影壇的佼佼者

  本片匯集了眾多法國影壇的佼佼者。帕特利斯·勒孔特是當今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影壇上的重量集人物,作品曾多次在法國和世界影壇上獲得讚譽,最著名的包括《女理發師的情人》、《荒謬奇緣》、《橋上的女孩》、《二分之一的機會》等等,《聖皮埃爾的寡婦》是勒孔特的第8部電影長片。在片中扮演凱普特恩夫婦的丹尼爾·奧德耶與朱麗葉·比諾什均是法國著名的演員。

  憑《英國病人》一片贏得奧斯卡金獎的朱麗葉·比諾什以其非凡的演技和獨特的氣質強烈吸引著銀幕前的每一個人。茱麗葉·比諾什生於首都巴黎一個演藝家庭,父親是舞台劇導演,母親為戲劇講師,在雙親的熏陶下,她的表演天份逐漸開啟。之後父母的離異造成了她生活的轉變,16歲便離家半工半讀,又到法國公立戲劇學校念了一年,其後參加電視劇和舞台劇演出。

  1982年,朱麗葉·比諾什開始涉足銀幕,在《美國的自由》等片中擔任小配角,到1985年出演《向瑪麗致敬》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同年就在《激情密約》中躍登為主角,獲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接著以《布拉格的春天》打開國際知名度。曾與前導演男友裏歐卡霍合作過《壞痞子》及《新橋戀人》。

  1993年她以《藍色情挑》一片獲得威尼斯影後及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1995年因主演《屋頂上的騎兵》成為法國的賣座巨星,旋又以《別問我是誰》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成為一流女星。2000年主演喜劇愛情片《情迷朱古力》以及《聖皮埃爾的寡婦》等也都成績不俗。

  與比諾什不盡相同的是,丹尼爾·奧德耶更多的是被法國國內的觀眾所熟知。現年51歲的奧德耶1975年步入影壇,迄今為止共主演了40餘部影片,是繼德帕迪約之後最活躍的法國男星,代表作包括《瑪戈皇後》、《第八天》(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橋上的女孩》等等。

  吸引眼球的漁夫

  記得雨果在《悲慘世界》裏借神父的口對冉·阿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犯錯誤的,隻有上帝才會永遠正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寬容和包容成了人類偉大的情感之一。但是是否所有的過失都能被原諒和包容呢?

  影片《聖皮埃爾的寡婦》事實上就是在講述一個包括道德、理智、情感的故事,充滿了對個人存在價值的認真思考。

  女主角朱莉葉.比諾什幽雅的氣質和非凡的演技自然吸引了不少觀眾眼球。但看完全片後,扮演漁夫尼爾的埃米爾·庫斯圖裏卡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也許有許多人看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但卻一時想不起他曾經演過什麽影片。不錯,埃米爾·庫斯圖裏卡確實沒有演過其他電影,其實他真正的身份是導演。這位前南斯拉夫籍的導演的作品中對我們來說相對熟悉的是《地下》,此片拍攝於1995年,使庫斯圖裏卡的藝術事業到達了一個頂峰,這部長達3小時的影片以一種荒誕的喜劇方式描繪了南斯拉夫的內戰史,憑借此片,當時年僅39歲的庫斯圖裏卡登上了嘎那金棕櫚的寶座。但是這樣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影片,也給庫斯圖裏卡帶來了毀譽參半的評價。看過《地下》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快結尾處演到在德國瘋人院裏關了幾十年的伊萬跑進地下隧道,一輛經過的軍車問他去哪兒,他說,“南斯拉夫。”司機大笑著回答,“地球上已經沒有南斯拉夫了!”然後揚長而去,鏡頭裏隻剩下伊萬瞪著一雙乾澀的鼓眼泡發呆。這時,我們看到的難道不正是庫斯圖裏卡本人嗎?

  庫斯圖裏卡出先在《聖皮埃爾的寡婦》中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影片的導演帕特利斯· 勒孔特在漁夫尼爾的扮演者上一直找不到他心目中的理想演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庫斯圖裏卡的照片,馬上就邀請他來扮演此角色。庫斯圖裏卡看了劇本以後,被劇本深深吸引,才答應出演此角色。雖然是他第一次從幕後走到台前,但他的表現一點也不遜色於片中的兩位法國資深明星朱麗葉·比諾什和丹尼爾·奧德耶。可惜他對表演興趣不大,據他本人講,《聖皮埃爾的寡婦》是他出演的第一部影片,也將是最後一部。

( http://lib.verycd.com/2006/02/27/0000092117.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