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跑跑看巴黎 by 跑跑

(2008-10-23 04:30:36) 下一個
巴黎是我從小就向往的城市, 因為它的浪漫. 在SEX AND THE CITY裏麵就有說”People come to Paris to fall in love. “ 拿破侖曾經這樣形容巴黎女人: “The only place in the world where they deserve to steer the hip of state; the men are mad about them, think of nothing else, and live only for them. Give a woman six months in Paris, and she knows where her empire is, and what is her due.” 我這次隻在巴黎呆了三天, 應該是連點皮毛都沒有學會. 算了, 管他呢, 以後再慢慢學, 現在先上貼. (我的memory card壞掉了, 所以巴黎所有的照片都被破壞了. 所有照片隻好網上下載. )

先說一下我的巴黎的總體感覺: 如果說當我看到紐約感歎的是我們在20世紀的文明和金錢的精粹, 那麽巴黎則是18—19 世紀的文明的寫照. (100 年後上海應該能成為21世紀的代表). 剛到巴黎撲麵而來就是那種文化的濃鬱. 那些我們仰慕已久的建築, 其實就是他們普通的街頭一景. 在巴黎, 幾乎每個街頭都有些你值得駐足的地方, 不經意你可能就會錯過羅丹曾經的工作室, 或是巴爾紮克等大文豪曾經喝寫作的咖啡館.

巴黎被塞納河分為了左岸和右岸, 中間隔了個Ile de la Cite小島. 基本上, 巴黎就是以這個小島為中心, 朝四方輻射發展. 我就先從這個小島開始, 然後再從右岸講到我喜歡的左岸. 最後我再講巴黎人的衣食住行.

Ile de la Cite島非常小, 但是有兩樣東西讓它舉足輕重, 並且每天遊客不斷. 其一, 在250BC, 一個叫Parisis 的部落在這個小島上定居, 開始了他們的捕魚生涯, 這就是巴黎(Paris) 的名字的由來. 其二, 是著名的巴黎聖母院 (Nortre Dame de Paris ) 就座落在這個小島上. “ Nortre Dame” means “the Lady”, 就是指聖母瑪利亞. 這個哥特式的大教堂從1163年開始修建, 一直修了近兩百年. 拿破侖1804年在這裏封帝. 本來在19世紀初期, 巴黎人曾經想把這個教堂拆掉, 結果維克多 雨果 的一本<<巴黎聖母院>> 喚起了巴黎人對它的美好記憶, 然後政府才趕快集資重新整修這個聖母院.







我們先在右岸從西向東, 從凱旋門(Arc de Triomphe)講起. 修建凱旋門的主意是在1806年當拿破侖在Austerlitz戰役中大獲全勝中想出的. 當時正是拿破侖事業的一個頂峰, 剛被封帝, 然後征服了大半個歐洲, 似乎是戰無不勝. 就在事業的頂峰, 拿破侖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引用成龍大哥語). 他以約瑟芬不能給他子肆為由, 廢除了他們長達13年的婚姻, 並利欲熏心的又娶了奧地利公主. 可是這個約瑟芬豈是一般平凡女子. 她出生於加勒比海的一個殖民地島國, 父母對她們姐妹三人打小的願望就是嫁給有錢人. 機會來了, 終於其中一個姐妹和一個巴黎的一個達官子弟要定親了. 可當定親信還在路上, 那個妹妹就死掉了. 這個肥水豈能流入外人田. 父母就把約瑟芬送了去. 這場沒有愛情的婚姻自然是長久不了. 不久就分居. 1789年的一場革命砍掉了她丈夫的頭. 就在約瑟芬臨刑前夜, 那場革命宣布結束了, 她自然又保住了性命. 當她前去感謝政府將她夫家的上方寶劍歸還給她家的時候, 她遇見了拿破侖, 然後就演繹了一段濃烈的愛情故事. 拿破侖曾經說: “ I only win in battles, Josephine wins hearts for me. “ 離開了約瑟芬的拿破侖就象斷了翅膀的鷹, 運道節節敗退, 先被俄羅斯人擊敗, 流放艾巴島, 一年後複辟, 但是在滑鐵盧潰敗不成軍, 再遭流放. 他這才醒悟到約瑟芬才是他一生的至愛. 最後拿破侖念著約瑟芬的名字孤死荒島. 唉, 男人啊!





凱旋門座落在香榭麗舍 (Champs-Elysées)大道的西端. 這條著名的大街現在是法國人民慶祝勝利遊行的地方. 1998年世界杯, 法國奪冠, 巴黎市民就湧上街頭把整條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這條大街也是巴黎的時裝之街, 大大小小牌子, 從LV, Bally, 到H &M, GAP, 應有盡有. 我們很驕傲的看到很多中國遊客在這裏駐足, 大包小包, 收獲頗豐. 同去的美國同學曾經在巴黎呆過兩年, 他驚訝的說他真的沒有想到這麽快巴黎街頭就有那麽多的中國遊客, 而且購買力還那麽強盛. 美!

香榭麗舍大街上到處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咖啡館. 原本以為在暖暖的下午, 在香榭麗舍大街的咖啡館和咖啡聽音樂是巴黎的浪漫情節之一, 可是我覺得這條街商業氣氛太濃, 會破壞掉咖啡和音樂的味道. 喝咖啡, 我更願意到的Parisian’s neighborhood 中的一些咖啡館, 看他們清晨起來遛狗或是在咖啡裏看報紙.



香榭麗舍大道的東端就是盧浮宮 (The Louvre). 盧浮宮, 這個巴黎最代表性的文藝複興建築, 曾經是皇宮, 在1793才作為博物館逐漸對外開放. 它是個U字型的建築, 大的象廣場. 記得我當時是用了11張照片才把它從頭拍到尾. 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三個玻璃金字塔就矗立在U字的中心. 因為曾經太癡迷於讀 <>, 所以我一到盧浮宮就趕緊找看是不是真的有rose line. 這次因為在巴黎隻有三天, 所以訂的計劃基本上是 Paris on a run, 沒有去任何博物館, 甚至犧牲了我很向往的Musée d'Orsay (裏麵陳列的大多數都是印象派作品).





蓬皮杜中心( Centre Pompidou) 位於盧浮宮的東北方向.當初是法國總統蓬皮杜就立誌要在巴黎的市中心建立一個現代藝術院, 將現代視覺藝術和音樂, 舞台,影院等融合在一起. 記得小時候曾經在<<世界知識畫報>>上看見過對其中藝術品的介紹, 很是印象深刻. 這個大樓的外觀也非常現代, 下麵就是照片.



我們再往東走就是凡爾賽宮. 這是巴黎最早的一個廣場. 左右極為對稱. 整個建築從1388年開始修建, 本來是作為皇宮, 當亨利2世在這裏去世後, 皇後就把皇宮搬到了盧浮宮. 1800年, 拿破侖把它改名為凡爾賽宮, 因為凡爾賽是第一個繳稅的部門. 後來凡爾賽宮部分地方被經營成了酒店, 維克多雨果就曾經住在這裏完成了他的 <<悲慘世界>> 和<<巴黎聖母院>>.



在巴黎的北麵, 有一個Montmartre 山, Sacré-Coeur Basilica (教堂) 就建在山頂上. 這也是一個不能錯過的遊覽聖地. 這個教堂和巴黎其他的教堂風格都不一樣. 它是拜占庭的風格. 它的修建本來是用來記住那些普法戰爭的恥辱的, 因為巴黎人認為是一些罪惡導致了那場戰爭的失敗. 從這個教堂可以俯覽整個巴黎. 這也是它成了很多畫家聚集的地方. 在教堂後麵有一個小廣場, 很多民間畫匠就在這裏為遊人做畫, 不遠處, 就可以找到雷諾阿曾經的工作室.





現在我們來左岸. 先從埃菲爾鐵塔 (Eiffel Tower ) 說起. 埃菲爾鐵塔的建立和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一樣是很有爭議的, 但是現在它似乎已經成為了巴黎的標誌性建築. 巴黎人笑話說在好萊塢的老式電影中, 凡是講到巴黎, 似乎感覺, 隻要巴黎人一開窗, 就能從窗口看見這個建築. 而其實在巴黎的大部分地方是看不見它的. 埃菲爾鐵塔背後就是巴黎的軍校, 兩者中間隔了個巨大的草坪.本來這個草坪是士兵操練的地方, 現在已經成為遊客休息的好去處. 我和同學買了一瓶上好的WINE, 再買了一些cheese, 麵包, 水果等, 就在草地上野餐起來. 要是當時的陽光再充足一些 (巴黎很多時候陰天), 手中的書再煽情一些 (當時看的是地圖), 一定是一個非常美的下午. 埃菲爾鐵塔在夕陽的餘暉中漸漸發出金光, 等到8點中, 鐵塔上麵的很多繁星突然開始閃爍, 驚豔的我半天合不攏嘴. 這個塔的建築師就是埃菲爾, 他還負責了紐約自由女神像的鋼筋框架的建築. 唉, 多少人為了能留下一件驚世之作還在苦苦奮鬥, 可他到好, 一下留下兩, 還都是特重量級的.





左岸有很多很愜意的咖啡館和小餐館, 尤其是在St-Germain 和Montparnasse 兩條街. 這裏也曾經是很多大文豪和哲學家們尋找靈感的地方. 據說, 巴黎的文人們認為, 尋找靈感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回到曾經給過你靈感的地方. 再加之巴黎物價昂貴, 很多作家在成名之前是租不起工作室的, 所以這些咖啡館就成了他們寫作的好地方. 據說伏爾泰一天能喝40杯咖啡. 我還在其中的一個咖啡館裏發現了一個最酷的洗手間, 男女衛生間之隔是用一個藏滿了書的圖書架, 書架上的書可以隨便取下閱讀. 難怪巴黎文壇泰鬥那麽多, 看看人家這整天卷不離手.

我們這次還專門到薩特和西蒙尼經常和他們的存在主義弟子聚會的餐館 La Coupole去吃了午餐. 薩特和西蒙尼這對靈魂伴侶終身未婚娶, 但兩人始終相伴左右 till death do them apart. 什麽 soulmate 就不能結婚, 結了婚就不再是soulmate, 真搞不懂他們這些哲學家為什麽就偏偏喜歡把簡單的事情搞那麽複雜.

下麵來說巴黎人的衣食住行

衣:
現在巴黎街頭最流行的衣著就是這樣子:


食:
巴黎的葡萄酒非常便宜, 在一般商場, 4euro就能買到很好的葡萄酒. 而一般在酒吧裏, 一聽可樂, 也要那麽多,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當然是喝葡萄酒了.

巴黎的美食確實名不虛傳. 不用去那種很fancy的名店, 就一般的小店, 都能讓你回味悠長.

巴黎愛葡萄酒是出了名得, 他們中午喝葡萄酒也很正常. 他們有一種說法是, 如果你中午不喝, 很weird, 但是你如果晚上再不喝, 就是rude了.

住:
巴黎人可能和我們正好相反, 他們是有錢人住市區, 一般工薪階層住郊外. 這次很遺憾的是沒有能去巴黎的民居參觀參觀. 他們市區的很多公寓看上去都那麽浪漫, 18或19世紀的建築, 白色的木質遮陽窗, 窗台上都掛滿了小花.

行:
巴黎的地鐵非常發達, 10好幾條線從中心往四麵八方延伸, 每個地鐵站都會告訴你下一班車什麽時候到達.(歐洲其他很多城市都這樣). 而且巴黎街道很窄, 所以不太方便開車, 巴黎人有很多都乘地鐵. 經常可以在晚上9, 10 點鍾看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男男女女乘地鐵去吃飯或party. 他們的晚餐經常是9點才開始.

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