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笑顏後的憂鬱-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AMELIE》

(2008-03-11 07:22:09) 下一個


電影誕生一百年來,一直是夢想與娛樂的先鋒載體,無論在那個國家,電影作為人類奇異的創造,愉悅著不同的人群。很難說這種造夢的娛樂到底有多麽大的魅力,作為來自電影故鄉的法國人 讓 - 皮埃爾·儒內 Jean-Pierre Jeunet 更是個好手。他 2001 年的作品 《 天使愛美麗 》《 AMELIE 》更是將法國人的浪漫不羈用一種離奇的小夜曲彈奏出來。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巴黎女孩艾梅麗·布蘭有一個落寞的童年。八歲時,母親因不可思議的事故去世,傷心的父親就變的異常憂鬱,封閉了自己的世界。作為一名醫生,他的意識中阿梅麗隻是一個需要定期檢查身體的小女孩。於是,當他借口艾梅麗心跳較快就將她軟禁在家中,其實那隻是他喪妻後孤獨的體現。艾梅麗無法與同齡夥伴一起玩耍,孤獨的她隻有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對待寂寞,找尋自己狹小生活空間那一點點樂趣。

成人後的艾梅麗在一家小咖啡館裏做女侍應,但是這家咖啡館從老板娘到常來光顧的客人們似乎都是一些現實社會中的失意者,同樣的艾梅麗的鄰居們同樣都是一群被現實生活遺忘的人。 1997 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場車禍中不幸身亡。這讓艾梅麗突然意識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暫,她決定去暗中幫助身邊的那些生活在不愉快中的人們,給他們帶來陽光。



Amelie Trailer (edit)

那遺忘了自己童年“珍藏”的男子,再次看到了自己那逝去的童年;那個妒心偏執的咖啡店客人與那不敢正視自己生活的女收銀員,豁然發現彼此相互需要時的情感噴發;那個冷血的雜貨店老板,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生活的主宰;那個獨臂的夥計從鬱鬱寡歡的生活中,走向樂觀;那個瘋狂模仿凡高的老畫家喪失了作畫的樂趣,卻又從生活的奇跡中找到了藝術靈感;還有那個女房東,一個被丈夫遺棄的怨婦,在得到一封的偽造信後,突然開始相信生中還有愛情。這一切都是艾梅麗的傑作,她改變周圍那些失意者的人生、悄然縫補他們心靈中的暗傷,就象西方推崇的聖母愛人,也救人心靈一樣。
就在艾梅麗改觀了周圍的生活的時候,她自己生活中的陽光似乎也開始照耀了,一個有著奇特收藏的男孩——成人用品店的尼諾,有著和艾梅麗相同的愛好,他也喜歡窺探他人的生活,但和艾梅麗不同的是:尼諾不象她介入到別人的生活中去,尼諾隻是通過收集別人遺失的一次性相片,來觀察生活,這個怪胎一樣的男孩子竟然讓艾梅麗在好奇驚詫後怦然心動,在彼此間反複尋找以及試探後,那愛情的紅色大門在喜悅中打開。……

影片中母親早逝的女孩艾 梅麗自小 對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在好奇的張望著,也善意的關懷著,猶如中國上個世紀的雷鋒同誌,當然這個女孩成長為女人後,其性情比中國軍人更加柔和,她自我意願的去溫暖周圍的芸芸眾生,與聖母無異的笑顏伴隨她對周遭世界無止境的觀察,對現實存在得矛盾,她也有表達不滿的方式,偶爾的惡作劇用來平衡她周圍的空間。而且她也是個很膽小的可愛女人,象所有的女人一樣,她對愛情的存在著諸多幻想,起初是一種隻停留在自己認知空間中的幻想,終於有一天那幻想的投影出現在她的生活裏,雖然這種幻想完全是在編劇導演一種促狹的心理下達成的,但使女人卻往往在新奇轉向愛情的突然瞬間迷失掉自己,這使我們聖母一樣笑容的姑娘,自從打開那個代表眾生的奇怪相冊,姑娘自己也開始了一段離奇的有關乎愛情心路旅程,隨著她給周圍的人帶來了離奇的美滿。那屬於她的美好似乎終於來到。

導演兼編劇的 讓 - 皮埃爾·儒內在此之前已有在好萊塢的指導《異型 4 》而名聲在外,這個鬼才善於在自己的電影中充滿黑色幽默而著名,對於他來說電影所塑造得人物可以用一種及其誇張的方式將其卡通化處理,然後再用平實的情節將人物融入現實生活。咖啡店的誇張環境反諷了現實社會中男女之間對於情感問題隻會自我保護,而不願了解別人的愛情觀念;而那些隻生活在自己的場景中落寞無助的鄰居們,他們對包括愛情在內的很多事情失望而無奈,這也是在任何國家現實社會中的普遍症結,導演意圖通過艾梅麗的手與眼,點燃人們心中蒙塵很久的那種對幸福的渴望。艾梅麗不會是現實中的哪一個,她隻是導演對西方宗教中聖母形象的人文權釋:她窺視我們的生活,用溫暖的手拯救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蒙塵的心靈得到溫暖的慰籍。

在其影片色彩處理上,導演強調了色彩的對比,整個電影構圖完全是油畫重彩樣式,就象女主角黑色的瞳孔與鮮豔跳躍的紅唇,在法國標準得明朗陽光之下,讓觀者有種對生活的暖意與敬意,隨著情節的層層推進,色彩配合人物的情緒變化,將上世紀巴黎的景致慢慢舒展開來,淡淡的懷舊風格躍然。顯然讓 - 皮埃爾·儒內在按自己的童年印象編劇並演示著那個對於他來說趨向平靜的年代,從而和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反差。這其實也正是本片吸引喜歡它的觀眾的新穎之處。很難說是導演塑造的這個迷幻色彩濃重的巴黎可愛,還是那個時代平和的生活方式滿足了觀眾對溫暖生活的訴求。當然這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親好萊塢風格的完美式的電影,它仍舊是正宗的隱含淡淡憂傷和迷離浪漫情調的法國電影。如同現實環境中一群孤獨的人們,他們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生活一成不變,隻有 艾梅麗 是他們生活中的變奏, 在其濃鬱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之下,世界似乎魔力般充滿了奇異色彩,這也許是對現實生活最大的反差式映射。導演儒內影片中的時間雖然是現代的,但其實際意境確是他充斥童年記憶的 50 年代色彩的美麗巴黎。

影片的另一個亮點是電影配樂,影片中鋼琴與手風琴大量運用,配合影片的敘事風格起到把現實生活中的凝重稀釋的作用,還有懷舊風格的主題曲: [ La Valse D Amelie] 是完全采用敘事鋼琴的模式,小夜曲般婉轉回旋而又意境悠長,發散著影片背後那淡淡的憂傷,正如如同片中隱喻著現實生活環境的變奏,讓人感懷而神傷。


(From : 文學博客網 http://blog.readnovel.com/ 作者: 烈風齊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