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Choices 的真相 - 駁 《理智與感情》
(2007-11-07 17:45:33)
下一個
《理智與感情》首先你沒有看到這個新勞資關係條例出台的時機。
現在,各個公司的趨勢是Cut Cost ,Outsourcing。 Outsourcing 可以Cut一部分Cost,在這這一步棋走完了以後,或者有些公司根本就沒有機會Outsourcing ,Cut Cost還要繼續,那麽,從哪裏來Cutcost呢?那就是雇員工資。
任何雇主,如果公司裏有雇員工會的話,在舊勞資關係法下,每年或每幾年都要和雇員工會談判來商量工資的標準,然後,由工會出麵進行投票,如果大部分雇員都認可,那麽,工資標準就定下來了,今後一年或幾年,工資就按這個進行調升。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雇主要Cut 雇員工資的話,工會就會出麵和雇主談判,談判不成的話,當然會罷工,這是民主社會賦予的權利, 在澳洲,法律還規定了每年可以把幾次工。
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難斷。因為有工會的存在,雇主要Cut雇員工資的時候,他不得不投鼠忌器。但他的心理肯定不甘心,他就跑到Howard 那兒去告狀,但他肯定不能用他要Cut雇員工資作為理由,於是他就說,我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所以我的企業得要靈活,我想Cut 雇員的時候就Cut,想要削減工資就削減。
大家都知道,John Howard 是幫著有錢人的。在上一屆大選中,他連提都沒提WorkChoices立法,為什麽?因他知道,提出了WorkChoices作為他的一個競選政綱,會引起一場很大的爭論,他能不能當選,還是個問題,所以他根本就不提。在大選完了以後,他發現自己掌握了參眾兩院,這可是幾十年難遇的好機會,他也就更待何時了。
所以,WorkChoice 的出台,就滿足了雇主的要求 - 削減雇員工資和給予雇主無限權利解雇工人,限製工會在企業的權利。
在做法上,WorkChoices 並沒有讓雇主削減最低工資,而是通過迂回的做法,隻要滿足Workchoices 的6 項要求,你簽訂的AWA 合同,每個星期就會少$106, 雇員具體的損失在於加班補貼,節假日補貼,倒班補貼等等。
這種Cut 收入的方法很隱蔽,一般人還不一定看得出來。
那麽,每人每星期的$106去了哪裏?當然是雇主的口袋。
通過允許雇主和雇員簽訂AWA,把雇員變成一根一根筷子,雇主就可以一個一個折了。從雇主來說,他的競爭力肯定比以前強了,因為在新勞資關係法下,他確實想幹什麽就可以幹什麽,但是,雇員的利益又有誰來保護呢!
在這種前提下,我再回答你的觀點,
《理智與感情》,你說商場如戰場,沒錯;工資是要談判,也沒錯;技術好的是處於有利地位,太對了。按照一般的邏輯,工資是一年比一年高,因為有通貨膨脹的原因,所以每年跟著通貨膨脹的百分比來漲工資,那你就不會一年比一年錢少。但是,政府通過一個新的立法,雇員還沒來得及和雇主商量,雇員的工資就已減少$106/周,這就錯了。
Fairness Test 的測試結果還沒有出來,現在還沒有依據說它到底Fair 還是不Fair。
但是,OEA(Office of Employment Advocate)的上一個季度的澳洲雇傭報告應該是上個星期出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見蹤影,這份報告一直都是準時出版的,這次,OEA的解釋是太忙了,所以沒做出來。這個後麵的原因是什麽,是不是John Howard 覺得這個報告會指出AWA 的合同即使經過了FairnessTest,它給雇員的收入也會比以前少,所以他不敢在大選以前公布出來。
還有一點你要知道, Fairness Test 不是John Howard 原來就想放進 WorkChoices 裏麵的。如果他從一開始就想要做到公平的話,他就不會取消舊的勞資關係法,和把舊勞資關係法裏有的這個測試取消。
Howard 其實從一開始的想法就和我上麵講的一樣 – 幫助雇主Cutting Cost。
這就不難解釋,這些年以來,各大公司一直在CuttingCost,而他們的利潤一直在升高,CEO們的薪酬也在一直升高,為什麽削來削去都是employee的收入,而不是CEO們的收入?前一向,Coles的老板給開了,還付了他百萬的分手費。而根據WorkChoices,雇員給開了,老板是不需要給分手費的。《理智與感情》,這難道就是你所說的公平!
雇員和雇主的關係,永遠是雇主比較Powerful。所以我們的法律,應該更多地保護弱者的利益。現在的WorkChoices 給予了雇主比以前更大的Power,雇主可以隨便處置雇員,這也就是雇員一個星期會少收入$106的原因。
《理智與感情》,關於和老板談判的能力的問題,你把著重點放在了技術高低方麵,這可能是和你做技術有關。你這麽看問題時有局限性的。
現在,澳洲男人的平均工資大概是$55,000, 女人的平均工資大概是$40,000。我們以這個標準來劃線,高於這個平均工資的,就意味著他們有和老板進行一對一談判的能力;低於這個工資的,我們可以認為他們沒有或欠缺和老板一對一談判的能力。
那就是說,在整個澳洲的Workforce 14million中,有7million 在Workchoices下是會Worse-Off的。
按照你的邏輯,是‘賭服輸的事,技不如人,無話可說。誰讓咱沒資本呢’的事。這種說法是不是太冷酷了一點。 澳洲人本來是很熱心和樂於助人的,真不希望澳州也走到‘為富不仁’的這一步。
最後你說的大家都高科技,就更沒有邏輯了。
首先,大家都高科技了,也就沒有高科技了,高科技也就掙不了大錢了。
其次,大家都高科技了,那你去餐館,誰來伺候你;你去醫院,誰給你做nurse。
其實,不管社會怎樣發展,總是有大概一半的人在平均工資以下。他們本來就收入不夠,政府還幫助雇主克扣他們,這也難道是你認為的公平嗎?
在海外的中國人,相當一部分是做Professional 的工作,過的是高於平均收入的生活,我也是一樣。我們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受到WorkChoices 的影響,但並不等於我們就要漠視低收入人群的利益,隨便他們被政府和雇主宰割。
現在,WorkChoices 還沒有擴展到各行各業,等到Howard 一旦再度當選,WorkChoices 勢必會擴展到各行各業,到那時,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可能結束了。
誰知道,低收入者的Cost Cutting完以後,下一個到誰了,就是中產階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