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篇我認為很不錯的文章,雖然有商討的地方
(2008-02-19 07:55:11)
下一個
從12月25號回中國,到1月26號返回美國,在國內呆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才回到中國
兩天,時差還沒有完全倒過來,我們全家(我父母,還有老公和我)就又匆匆忙忙地準
備行李,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車。
我們的老家,在A省五三農場。在1952年的時候,政府決定在這片百裏荒原上開辟一個
國營農場,由當時A省的省委書記親自破土奠基,由1953年的時候正式命名為五三農場
。它是A省土地麵積最大的國營農場。
這樣一個農場,在幾十年中經曆的變革,折射出中國社會在這幾十年中的變遷。我是小
學三年級的時候(1984年)離開農場的。那個時候,媽媽是當地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
我們就住在小學校裏麵。但是我們那個時候的學習不是很嚴,又有廣闊的天地讓我們接
觸自然,所以童年的記憶很多時候都讓我感覺清新而快樂,雖然可以記起的東西已經不
多,留下的往往都是一種感覺。但是廣闊的平原,筆直的公路,以及筆直的公路兩旁高
大而筆挺的白楊樹,在我腦海裏留下的親切感,是什麽東西都不能取代的。這也是為什
麽,一當火車到達遼闊而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的時候,看著其間農田和公路,我心裏就
有抑製不住的快樂和激動。
變遷篇
在離開農場後,我們在92年第一次回去。那個時候,五三農場的國營企業還處於欣欣向
榮的時期。那時候,我們那裏的罐頭廠,當地最大的企業之一,生意很紅火。生產的罐
頭,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遠銷至俄羅斯等國家。我小叔叔和他的愛人劉阿姨那個時候都
在那個廠裏麵,幹得熱火朝天,而且也覺得很有奔頭。
在我98年年底回國的時候,罐頭廠就已經瀕臨倒閉了(據說,在96年的時候罐頭廠就已
經開始風雨飄搖了,到2001年的時候,就開始變賣資產了。),小叔叔和劉阿姨相繼失
業。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領導腐敗導致企業破產的故事。其實,罐頭廠在農場這個盛產
水果的地方,加上廉價的勞動力和踏實肯幹的工人,如果不是因為體製的原因和人性的
貪婪,這個廠應該是可以運作的很好的。那個時候的農場感覺很蕭條。當地的國營單位
那個時候差不多也都處於奄奄一息的邊緣。(比如說紮花廠在2003年左右倒閉)。因為企
業的倒閉,和人們的失業以及工資被拖欠,那次回家給我的感覺是人們的精神麵貌都很
猥瑣和低靡。直至到2006年,當地最大的國營醫院也倒閉了(其實在2000年,當地的國
營醫院就開始不行了)。爺爺告訴我,我們當地的國營醫院在以前是非常有名的醫院。
裏麵很多醫生的醫術都很高明,他們很多都是在國家開墾農場的時候分配過來的。而且
裏麵的設備也都不錯。方圓很多裏的人都來這裏看病。在80年代的時候,曾經到達過頂
峰。但是因為經營不善,醫院甚至連醫生的工資都發不起了。在醫院解散的之前的日子
裏,每個醫生在給病人看過病後,當場收錢。到後來,這個當地最大的國營醫院倒閉後
,老百姓就基本上沒有什麽好的地方看病了。醫術稍微好一點的醫生都紛紛找門道到外
地去打工了。像病人急需輸血這樣的事情,在以前五三醫院是可以解決的,可是倒閉之
後,病人要被送到B城(天氣好的話,1個半小時的車程)的醫院才行。如果是時間來不
及,或者是患者沒有足夠的錢,病人就隻有等死了。
因為當地國營企業的相繼倒閉,和農村的勞動力過剩,很多畢業找不到事情做或者中途
輟學的孩子都到城裏去打工了。據說,現在留在農場的也就4,5萬人。我的媽媽有一個
收養的哥哥,在農村種地。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天;老二:海;老三:波)。老大的
老婆,老二,還有老三以及他的老婆在大概95年的時候陸續到C城打工去了,還有我媽
媽家很多親戚的孩子們也是這樣,紛紛湧入到中國的各大城市打工。而當你真正走入農
村的時候,你會發現,農村裏隻剩下老人和小孩子了。父母拋下自己的孩子到城裏打工
,每個月寄錢回家供老人養自己的小孩。而他們在城裏所能得到的工資,也是微乎其微
的。以我媽媽到C城打工的親戚為例。他們所在的廠最初是一個台灣來的老板開的衛生
巾場,生意在中國做得非常的紅火,廠房也是一建再建。這些打工的工人,每天要從早
上8點工作到晚上8點,沒有周末,不過在國慶或者春節這樣的大假會休息幾天,每個月
的收入也就1000塊左右。而這其中沒有任何養老和醫療的保障。08年這次回國的時候,
聽說國家出台了勞動合同法,來保障工人在養老和醫療方麵的利益。但是,還不知道實
施起來會怎麽樣。我在07年回國的時候,參觀了一下這個衛生巾廠,據說是新建的,裏
麵的設施也都是新的。裏麵的設備倒是很先進,衛生巾生產的整個流程基本上是全自動
的。工人負責的就是把生產好的衛生巾打包之類的事情。所做的事情非常的機械,基本
上是一個簡單動作的不斷重複。但是這其間最讓我覺得不能忍受的是機械的噪音。噪音
非常大,以至於說話根本聽不清,並且讓人的情緒非常煩躁。(讓我吃驚的是,他們告
訴我,有時候很累了,在這樣的噪音下,他們都能睡著。陪同我們的人,濤說,如果把
廠房的空間蓋高一點,可以減小噪音,但是這樣會增加成本,領導不情願投資。)我覺
得這麽大的噪音遲早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損傷,而關於這方麵的賠償問題,工人應該是
沒有什麽權益可言的。像波(老三)在這個工廠工作的一段時間以後,因為自身本來體
質有些弱,再加上因為他的工作環境有粉塵,得了嚴重的氣管病,有些咳血,隻好自己
離開工廠回到老家修養。工廠也沒有承擔任何責任。還是我媽媽一直在幫他治療。不過
,如果有人能在廠裏技術方麵做得很優秀的話,待遇就比工人好很多了。但是真正能做
到技術層的畢竟是少數,這裏麵需要的不僅是踏實肯幹的精神和做技術的天賦,更需要
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媽媽的一個遠親,叫濤,在農場是打石頭的,非常能吃苦。他大概
在92,93年的時候在這個衛生巾廠創業的時候進去的,因為他的踏實肯幹和對技術的鑽
研,他現在已經成了這個廠裏不可缺少的人物了,工作也非常忙,一個月隻能休息一天
。像工廠裝新機器這樣的事情,都離不了他。像他這樣的技術工人,每個月大概能夠
2000到3000塊,年終效益好,還會分成。而且他這樣的熟練工人,也不會擔心工作不穩
定,因為很多廠都需要這種熟練的技術工人。
還有另一部分人離開農場,是因為農場正規醫院的倒閉。因為國營大醫院的倒閉和設備
的變賣,很多人對生病都沒有什麽安全感。有時候不身處其中,很難理解這裏麵的感覺
。這次我們回到農場的時候,我跟我老公走在公路的旁邊,望著公路上象野馬一樣亂竄
的汽車,我說,你知道麽,如果我在這裏被這樣一輛車撞了,如果需要緊急輸血,我就
隻有在這裏等死了。這話一說出來,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所以我堂妹,包括我的一些
在農場很好的單位工作的朋友,都紛紛離開的這個地方。他們給我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
因,就是生病沒有安全感,而這種生命的安全感,對每個人來說都太重要了。
其實在我這次回國之前的幾年的時間裏,奶奶就跟我提到我農場眾多生意興隆的小診所
。正規醫院的倒閉給了這些眾多小診所巨大的生存空間。這些診所有些是由從正規醫院
裏出來的醫生開的。可是這些醫院提供給病人的服務就不得而知了,隻知道他們的生意
是出奇的好。但我知道的人,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進去都要輸液。診所輸液的人太
多,很多時候連病床都不夠了。不知道中國的醫療理念和美國是不是不一樣。在美國,
生病的時候,似乎大多數時候都是鍛煉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而用藥似乎很謹慎。
而現在我在中國看到的輸液和吃抗生素似乎泛濫成災。我不知道這樣用藥對身體的影響
。不知道在醫學領域,是否有人做過東西方這種醫療理念和實踐上的比較,我想,這樣
的比較和相互借鑒應該是很有好處的。
在我這次回國之前的幾年間裏,中國的企業又經曆了一場大的改變。國營企業的倒閉
和設備的閑置,給私營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可能。在農場,以前在國營企業裏撈了一筆的
人,在工廠倒閉了之後,又以極底的價錢買下了工廠的設備,搖身一變,又變成了私人
企業的老板。在2006年我回國的時候,罐頭廠就已經變成了一個私營企業,裏麵有幾個
大的股東。其實,現在我們農場,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國營的企業,全部變成了私營的企
業,連醫院都是私營的。可是,這些私營企業而今又經營的如何呢?我對期間的細節知
道的不多,可是我的總體印象不是很樂觀。當然,這些企業能在當地找到很廉價的勞動
力。但是似乎這些股東之間有很多利益和觀點上的矛盾難於解決。這些企業家無論在見
識上,還有修養上,似乎都還遠遠還沒有做好當一名現代企業家的準備。而這次回國,
發現有一個浙江的老板,在當地又投資了一個更大的罐頭廠。正在大興土木,還有招聘
和培訓工人。我想,在這種情況下,老的罐頭廠似乎就沒有什麽競爭力了。但是同時,
我又想到,這樣的重複建設,不知會不會在不遠的將來造成惡性競爭?而這些修建的新
工廠,據說大多都建在當地最肥沃的長農作物的土地上,也必定不可避免地帶來汙染,
它們從長遠來說,會對這塊土地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呢?
其實,仔細考證一下農場這些年的變遷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從一定程度上
,它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國在這些年的巨大變遷,尤其是中國國營農場的巨大變遷。就
像我小叔叔說的,中國的國營農場現在都跟我們的農場差不多,在各方麵都經曆著類似
的巨大變遷。但是,是否有人做過這方麵細致的工作,考察過農場企業的巨大變遷,人
們的流動情況,家庭的變遷,人們的生活狀態,等等,不是很清楚。我從互聯網上所能
查到的東西,很多都是大而空。這裏麵為數不多的數據,也是我從親戚那裏問到的。有
時候覺得,以中國今天以舊翻新的速度,舊的東西很快就被埋沒,也很少有人紀錄,更
不用說建博物館了。於是,後人常常無法看到前人的足跡,更不用說繼承什麽精神和文
化遺產了。大量人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普通的人,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的生活,就這樣
被埋沒和遺忘;大量的老舊的建築以及手工製品,更是不知去向。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記
錄和保存,就很難說去反省和學習了。
吃喝篇
回國有一件事情,是不得不提到的,那就是一場又一場的人聲鼎沸地吃喝宴席。它是如
此深入地以巧妙的方式融入了中國的習俗和文化,它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我這次回國的
經曆,以至於我不得不單獨地提到它。我回到老家的所有的10天裏,從中午到晚上,
幾乎都在館子裏度過的。盡管在我們那樣一個小地方,像樣的館子還不多,但是幾乎所
有的好館子,在短短的十天裏,我們都至少光顧過不下兩次。而且,每一次,都是盛情
難卻,不得不去。事實上,這是一次又一次他們花錢,我們受罪的經曆,但是大家似乎
都樂此不疲。這些請我們的叔叔阿姨,都是當時我爸爸媽媽的同事或者同學。他們以前
大多是當地的老師,醫生,或者是做生意的,現在很多都退休了。盡管分別很多年,大
家在飯桌上還總是試圖拿一些以前的事情來聊一聊。他們為了表示盛情,每一次點的菜
,都有很多野味。所以,吃起來,還多了一些愧疚,覺得這次回來沒有做什麽樣正麵的
貢獻,為當地的生態破壞倒是做出了不少的貢獻。每次說到不要吃這些野味的時候,大
家就會拿出一句常用的擋箭牌:反正你不吃,別人也會吃。這樣的邏輯,可以用在任何
積極的想法上,這樣,大家就會心安理得地對很多東西視而不見了。
可是,在這樣一頓宴席上,大家又真正交流了什麽呢?答案常常是,什麽都沒有交流到
。其實對裏麵的很多人的經曆和他們的想法,我還真的很有興趣,我還真的特別想知道
,這些年裏,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而他們對人生的見解有經曆了什麽樣的變遷
。可是在這樣的飯桌上,大家似乎什麽都沒有交流到。都說些客套的話,大部分時間應
該說都花在了敬酒上,而這些年的祝酒辭,似乎恭喜發財和身體健康比較的流行。從人
們貼的對聯上來看,恭喜發財這樣的話占有絕對的優勢,這是我這次調查的發現,不管
是農村,還是城市。真正能夠引起人思考和對美好意境的聯想的對聯,我還沒有看到過。
基於敬酒的排列組合可以很多,所以剩下來真正可以說話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形成習慣
了之後,一開口,就是要敬酒了。可是,我的腦海裏始終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的生
活和內心世界真正發生了什麽?這個答案大多數時候都沒有被解開過。可是,另一方麵
,我也覺得他們可以問我們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因為我們出過國,應該會有很多新奇的
東西帶給他們。如果他們問,我會非常樂意做詳細的回答的,我也很渴望很帶給他們一
些積極有益的東西。但是,大家似乎隻對同一個問題感興趣,那就是,他們會指著某一
盤菜問:在美國有這個嗎?如果說沒有,他們就會特別心滿意足。他們其實都是很好的
人,但是身處其中,常常會讓我有一種遺憾,那就是,很多真正好的東西,我很難有渠
道和機會帶給他們,而我感興趣的問題,也很難有機會真正去了解。
比如說,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想去拜訪以前奶奶家的隔壁,趙爺爺和趙奶奶。他們在我
很小的時候,就和我爺爺奶奶住隔壁,是一對非常勤勞樸實的農民(基於對他們生活的
不了解,我隻有用這樣一個慣用的詞來形容他們。),他們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那
個時候,我們的門前門後都是果樹園(後來,果樹都砍了,大家改種棉花了。)和他們
在一起的回憶,能記起的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卻代表著我對農場對大自然最質樸最親切
地回憶。趙爺爺是個很樂觀的人,趙奶奶也是。他們時不時還會講講笑話,常常讓我對
他們在如此簡單,甚至可以說艱難的環境下還能保持如此樂觀的生活態度充滿好奇和敬
仰。他們一輩子就生活在那個地方,當我們到達他們的家時,發現路比我以前在的時候
更破了,房子也更舊了,雖然家裏麵打掃得很幹淨,但是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家具。可是
他們矍鑠的精神依舊。這次回國,我是很久之前就盤算給趙爺爺和趙奶奶帶一瓶維生素
,可是在回到重慶之後,這些為數不多的維生素,很快就被媽媽那些更重要的朋友分完
了。其實這些重要的朋友,很多恰恰是我認為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東西的朋友,因為他們
的生活本身就已經很富足了。但是有時候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富足,因而在那個社會當中
才會顯得重要。所以,去的時候,能給趙爺爺趙奶奶的,就隻有一小塊巧克力了。可是
當我找到他們,還沒有談上兩句話,周圍的人就要催我們走了。其實我真的很不想走,
很想跟他們多聊一聊。其實我們什麽重要的事情都沒有,就是要趕下一場同樣無聊的宴
席。但是,趙爺爺和趙奶奶一定也認為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好像我們常常想象比
我們更重要的人物那樣。
又比如說,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很想帶上芬芬。芬芬是我舅舅的一個最窮的孩子的女
兒。芬芬給我的感覺就是從小到大都在朝不保夕當中度過。我很想讓她跟我們一起吃一
頓好的,而這些好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是多餘。但是媽媽說,這樣不好,至於怎
麽不好,我也不是很明白,但是如果芬芬的身份再顯得“重要”一點,也許就沒什麽不
好的了。
我的觀察裏,中國這樣的社會中,似乎常常存在著一種強烈的“倒輸血”傾向。那就是
,資源和財富通過各式各樣的人的傳遞,越來越多的流向那些本來就有財富和地位的人
手裏。這種文化,是一種向上看的文化,每個人都向金字塔頂端的那些少部分富餘的人
看齊,結果那些弱勢群體,那些貧窮的和有需要的,總也得不到這些資源,這些資源不
僅包括物質的,還包括有信息上和知識上的(受教育的缺乏等等)。其實我們這次回國
,不僅我們沒有幫助別人什麽,反倒是那些不太富裕的人來請我們。(我的一個朋友開
玩笑說我們算是衣錦還鄉,搞的我覺得是不是我們應該穿上綾羅綢緞,戴上大紅花,騎
上毛驢。)這其中,當然有他們對有知識的人的敬仰。(有一次我跟我媽開玩笑說,如
果我隻是一個城裏的打工妹回老家,會不會有這麽多人請。可是,也許,作為一個打工
妹,我更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溫暖。)而且,這裏麵的問題是,真正好的東西,我很難和
他們分享,而且裏麵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阻撓。當然,在中國,越是有金
錢有地位的人,就越容易撈取金錢和地位,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這樣一種文化,體製
,和氛圍的最後結果一定會是,在金字塔頂端的那部分人越來越少,而處在下麵的人會
越來越多,這樣的社會很難造就一種健康的繁榮。
剛從美國回到中國的一個星期天,我就收到我們社區的一戶人家發出的捐贈信,他們是
屬於我們當地的一個美國教會的成員。他們希望通過大家捐贈不易腐爛的食品來幫助那
些饑餓的人(這個活動叫“canning hunger”)。在下一個周末的時候,他們會挨家挨
戶地收取這些食品,發放給那些饑餓的人。其實,在美國,一個常常讓我感覺震撼的精
神,就是他們的慈善精神。各種各樣的慈善活動,不管是以舞會,拍賣,或是社區服務
的形勢,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這些慈善活動,大多由民間發起,有很好的組織和形式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源源不斷地把資源發放到那些最需要的人手裏。如果我們把稅收看
成對資源的第二次分配,那這些風起雲湧的慈善活動,這些具有慈善和扶助弱者精神的
個人,正在為這個社會的財富和知識的第三次健康有效的分配發揮著任何一個製度和任
何的法律都無法起到的作用。而這種強大的慈善精神和行為給這個社會帶來的道義的力
量和榜樣,以及身處在這個文化當中的每一個人的熏陶和教育是任何道德教育都很難給
予的。一個社會隻有有這樣健康有效的第三次分配的機製,這樣的“向下看”的文化,
弱者才會有真正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這個社會才會有更多的生活得很好的人。在我們今
天一味的強調製度和法製的今天,以為有了製度和法製,我們就有了一個健康有序的社
會的今天,我們可曾想到過這種精神用什麽來給予?我們可曾想到過,如果沒有道義和
同情弱者的精神,我們又能製定出什麽樣的製度和法律?我們可曾想到過,即使我們有
了最完善的製度和法律,我們的人在履行這些製度和法律的時候,又會出現什麽樣的意
想不到的“花樣”?因為即使是最完善的製度和法律,即使我們有攝像機監視所有人的
行動,但我們卻無法監控人們的意圖 —— 這個影響人們做事情的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之一。
在我的感覺中,中國的第三次分配的結果(如果可以這樣稱呼的話),通過官方或非官
方的渠道,首先大量地流向了我們看起來欣欣向榮的飲食行業了。這就是為什麽,在每
一個新修的街道,餐館總是會擠滿大街小巷;在每一個新的投資項目中,餐館也會是很
多人最先想到的。我說看起來欣欣向榮,是因為其實很多這樣的餐館,都不是很景氣,
我想,有一個原因,大概就是太多了吧。然後,在這些年裏,據我在C城的觀察,洗腳
房成為一枝獨秀占據著眾多的大腳小巷。這樣的洗腳房,有很多價錢昂貴,而且還可以
開票,當然,我不知道能不能報銷。還有就是所謂的“機麻”,就是機器麻將。麻將,
還有打牌,以及通過這種娛樂方式賭博,這些年在中國鋪天蓋地,從農村到城市的蔓延
程度和普及程度讓我有點始料未及。從人們休閑的領域,從人們花錢的方向,從大街小
巷蔓延的娛樂方式,我們就大概能夠知道,大家有閑錢的時候,會向哪些領域去消費;
而這種消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有錢消費的這些人的素質。前一段時間,曾經看
了一些關於歐洲文藝複興方麵的書。那個時候歐洲的富人,很多時候的愛好都是對藝術
品的收藏,和對古籍的整理,他們有很多都成為藝術家的patron, 資助他們完成一個又
一個的偉大的藝術傑作。其中顯赫一時的Medici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生命篇 (看完這篇,大家有沒有覺得文字的背後有一顆溫柔謙卑的心?)
生命篇將是我關於回國記憶最沉重的一篇。但是,如果不完成這一篇,我
的靈魂裏將很難有平安。我希望我沒有目睹這一切的發生,但是既然我經曆了,我所能
做得最好的,就是把這一切以及我對這一切地思考呈現給大家,讓大家跟我一起來思考。
在回國之前,我看了一部國內拍得很好的片子,叫《 金婚》。這部片子
大部分我都很喜歡,覺得很貼近生活,不過有一個小的細節讓我有點upset。 那就是當
劇中的女主人公又一次意想不到地懷孕的時候,在考慮要不要這個孩子的時候,所有的
焦點都是從這個孩子是不是男孩的角度,以及將來有沒有錢來撫養這個孩子的角度來考
慮的。當然,這是一步很寫實的片子,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現實,並且他們
的考慮在那樣一個社會狀況下是完全有理由的。但是,讓我upset的是,整部片子並沒
有對於這樣一個生命的問題有一個交待,並且引起人們的思考。這種缺失還體現在我所
看的很多其它的國內影片當中。這種對生命問題的討論確失讓我常常覺得很upset。 我
們是否覺得諸如 —— 生命的價值何在,而誰又有權利決定一個生命的存在與否 ——
這樣的問題很重要?(或者說,這是否成其為一個問題)我們有沒有文化資源,哲學資
源,宗教資源幫助我們思考這樣的問題?我記得以前在看一部西方的影片的時候,一位
母親在生產孩子的時候,可能會麵臨著隻保一個生命的選擇:母親的,或者孩子的(故
事大概是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時候)。這個醫生在進到產婦的房間之前,問神父,如
果自己麵臨這樣的選擇,該怎麽做。神父說:“The Church is adamant on that
point, Doctor. No choice must be ever made. The child cannot be done to
death to save the mother, nor the mother done to death to save the child.”
他的意思大概是說,沒有一個生命是說得過去而為另外一個生命犧牲的。我感動的,不
是對這個問題他們的具體答案是什麽。讓我感動的,在他們這樣一個社會裏,會認為關
於生命存在權利的問題是一個重要而嚴肅的問題,會依據大量的神學的,哲學的資源來
思考和討論這些問題,其中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失去一個生命的沉重感。
我在以前也很少思考關於生命的問題。但是,我在波士頓生活的時間裏,
曾經有兩年的時間裏,我每天都要經過一條主幹道。在這條主幹道的某個地方,有一群
大概是天主教徒每天都會在那裏集會,風雨無阻。他們大多年紀都比較大,他們在那裏
發傳單,設展板,主要內容都是反對墮胎。對他們發的大多資料和展示的內容我都不是
很敢看,因為都比較血腥。對於他們立出的標語,有些話我現在還記得清楚,大意是:
A nation who kills its own bay is a nation without hope. 還有就是:It is not
a choice, it is a life. 很多類似的話,聽起來都有點讓我心驚膽戰。我的一個美
國同學說他們很ridiculous. 本來很多人做墮胎的決定,也都有很多迫不得已的原因。
不可以一概而論。其實這一點我也同意。但是,我卻覺得一個社會存在這樣一個張力是
很重要的。有這樣一群人來提醒人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去盡可能地尊重生命是非常必要
的。也許美國人對於pro-life 或者pro-choice永遠也無法達成一個一致,但是他們會
覺得這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身就說明了這是一個相對尊重生命的國
家。
我不知道在中國存不存在這樣的張力。但是當我2006年回國的時候,看見
廣告裏麵宣傳某某醫院的墮胎設備 —— 5分鍾,輕鬆無痛 —— 我還是大吃了一驚。
在這次回老家的短短的幾天內,我又一次目睹了人們對生命的決定。
我舅舅的二兒子叫海,海遠在深圳打工,他的老婆在農場賣水果。他們的大
女兒叫芬芬。他們一家應該是我舅舅所有兒子當中最窮的一家。因為海和他的老婆都不
是很會掙錢,可憐了芬芬,整天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這一次聽說芬芬的媽媽一不小
心又懷孕了。本來說要把這一胎打掉的,根據計劃生育政策。但是因為她懷孕的胎位不
正,所以沒有醫院敢做這樣的手術,因為會危及到孕婦的生命。其實,當時我的心裏還
暗自慶幸。在有一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突然說,芬芬的媽媽已經生了,她下午要去
看一看,她還約了她的一個醫生朋友,一起去看。當時,我執意要跟她們一起去,我很
想看一看新生兒。但是我媽媽不是很願意,但是在我的堅持下,我跟老公都一起去了。
我們坐車很快就到了五三醫院。五三醫院那時剛剛被收購成私營醫院,裝
修得很新。我們找到了他們的病房。一進門我們就看見海坐在靠近門邊的病床上,手裏
抱著一個baby. 病床上躺著芬芬的媽媽,看起來很虛弱,身上還插著檢測的儀器。芬芬
在她媽媽旁邊走來走去,看不出什麽喜悅,也不做聲。這間病房一共有兩間床,另一個
床上的媽媽看來氣色很好,她已經坐起來,馬上就要出院了。旁邊是她出生不久的小孩。
我第一眼看到海懷裏抱著的小孩的時候,沒有什麽太大的感覺,因為我幾
乎沒怎麽見過新生兒。Baby顯然很小,很小,臉上皺巴巴的,眼睛閉著,臉色有點烏,
在斷斷續續,輕輕地哼著。可是,當我們剛剛一進病房的時候,我媽媽當醫生的朋友,
D阿姨就慌忙說,這樣不行,這樣不行。才生下來的Baby不能自己發熱量,一定要母親
抱著,何況這個Baby不足月,才7個月就刨腹產出來了。坐旁邊床上的那位婦女說,這
個醫院剛剛被私人承包,連溫箱都沒有。國營醫院那時候的溫箱都已經變賣了。D阿姨
一定堅持,Baby馬上要母親抱著。當時估計Baby出來也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可是旁邊
的護士說,母親因為身體虛弱,自己身上都沒有熱量。當時我在那個病房裏,因為有空
調,雖然是1月份,但是天氣太陽很大,所以還覺得很熱。但是我對D阿姨的慌張還是有
點擔心,我想她畢竟是醫生。可憐的Baby還在那裏斷斷續續地呻吟著,但是似乎已經沒
有什麽力氣了。外麵的護士不時地進門來,為兩個產婦忙著,沒有管這個Baby。海又是
坐在門邊,雖然是背對著門坐著。我看見細心的芬芬不停地守在門口關門,我想她一定
怕弟弟凍著了。我還開玩笑說,芬芬,你有弟弟了,是不是很開心呀。芬芬沒有回答,
低著頭。她總是很害羞,但是我其實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麽。我就堵在門口,希望能夠擋
一點風。同時,我對芬芬非常assuring地笑了一下,我想讓她不要擔心,她才五年級,
她已經承受了太多不應當她這個年紀應該承受的苦難。芬芬看著我的笑,又低下了頭。
但是,其實我開始有點擔心了,我想Baby的熱量是不是不夠,這個門又是人來人往。我
想,能不能把Baby抱在我懷裏,可是那裏連一個躺下的病床都沒有。
媽媽問,Baby有沒有一個熱水袋。海說有。但是後來我們往Baby身上一摸
,冰涼。後來才發現,用布包著的熱水瓶是在產婦的腳邊,而不是在Baby那裏。我還心
裏想,海怎麽如此粗心。後來,我媽媽話鋒一轉,突然很生氣地說,如果你們(指海和
他老婆)以後還這樣自作主張,我就再也不管你們了。我不是特別理解她的意思。但是
,我總覺得媽媽不該當著芬芬的麵指責她的父母,芬芬聽見一定會很難受的。
後來媽媽說當著大家的麵說,他們自作決定,就說不要這個孩子了。都7個
月了。要做手術的時候,才通知我嫂子(我的舅媽)。我嫂子說,如果動手術出來Baby
是活的,那怎麽辦。醫院居然說我們自有辦法。臨床的產婦接著說,是啊,油布紙都為
孩子準備好了。那個產婦繼續說,之前聽說,有孩子活生生的生下,產婦說不要了,醫
院就“處理”了。
我不是很想知道很多後續的內容。但是我卻不可避免地知道了全部的內容。
可憐的芬芬還在旁邊。她應該比我還早知道。
其實,海和他老婆是不想要這個孩子的。至於不想要的具體原因,我不是很
清楚。因為胎位不正,這種情況,應該一直呆在醫院裏,因為隨時都有大出血的危險。
但是農場的醫院沒有血,遠一點的意願像荊門的醫院他們又住不起。所以就決定,在7
個月的時候,把孩子拿出來,但是不要孩子。他們要做手術的時候才給家裏打電話,當
時我媽媽在,聽到之後,堅決要他們把這個孩子留下來。
當我又一次看Baby的時候,我才發現,他身上裹得東西是那麽單薄。身上的
毯子還是從隔壁產婦那裏借的。我看了一眼隔壁產婦的孩子,我才發現,一個健康的新
生兒原來是這樣。他皮膚顯得白而光滑(當然,他可能已經出來幾天了),臉胖乎乎的
,小孩子還在暖洋洋地打著嗬欠,好可愛。
我們能做些什麽?
我們決定走了。在回來的車上,D阿姨說,孩子不會活下來的。我問為什麽,
不是很情願相信。接下來,媽媽就跟她的同學去聚會了,留下我和老公在街上遊蕩。我
們順路去了爺爺奶奶家,奶奶說,如果父母不想要,孩子很難活下來。
我們走出來。我跟老公說,一定要做什麽,不然我的心裏很Guilty. 我很難忘
記剛才的場麵,剛才發生的事情,Baby的呻吟聲,還有在旁邊低著頭走來走去的芬芬。
我跟老公說,可不可以買個電熱毯,或者電暖爐之類的,那樣可以發點熱。
於是我們就跑到當地的超市,很快買了一個電熱毯, 然後又到了五三醫院。我
剛爬到二樓,就看見芬芬從樓梯口經過,我很快叫住了她。我問,芬芬,你弟弟怎麽樣
了。芬芬低著頭,朝病房方向走去,一言不發。我輕輕地問,你怎麽不說話呀。她仍然
低著頭,不說話。這個時候,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我覺得像是在電影裏,我推開門,
該說什麽呢?其實,當時的我,什麽感覺都沒有,腦子裏一片空白。
我推開門,房間裏很安靜。臨床的產婦已經走了。我的舅媽躺在上麵。一看見
我進去,舅媽就開始哭。海的手裏已經沒有了Baby。Baby到哪裏去了?波——海的弟弟
,在地上蹲著。
我不知道說什麽。我隻是想把芬芬喊出去,我覺得這個五年級的女孩已經看到了
太多她不應該看到的,我又能對她說什麽?也許,我應該讓她不要太悲傷。我輕聲說,
芬芬,你能不能跟我出來。芬芬跟我出來了,但是海和波也一起出來了。
這樣,我就不能跟芬芬單獨說話了。我想要問海的是,他為什麽會不想要這個
生命,他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呀。還有就是,我想問,Baby在哪裏。不會被護士扔到垃
圾堆裏了吧。我的天。他至少也deserve我們把他埋起來,寫個悼念詞什麽的。我小聲
問海第一個問題,芬芬也在旁邊,我不想讓她聽到,但是,其它的我也不知道該問什麽
。當時我老公已經在旁邊拉我,讓我不要問,我不知道他為什麽要拉我。海搪塞我說,
因為胎位不正,再加上懷孕的時候吃了一些胎兒不益的藥。我又問,Baby在哪裏?這個
時候,我老公已經不能允許我再問下去了,拉著我要走。再加上,芬芬也在場,我確實
也覺得不合適,盡管我很想知道。所以我們就離開了。
我們接著該往哪裏去?從時間上來說,我們又該趕往下一個吃飯的地點了,
當地的一個餐館。小叔叔很快來接了我們。因為還沒有到吃飯的時間,我媽媽和她的同
事在餐館旁邊的房間裏打牌。我們找了幾個房間,才找到她們。我們路過的所有房間,
都有一桌麻將,還有些烏煙瘴氣,有人在抽煙。我找到了媽媽。我應該把這個消息告訴
她。媽媽背對著我,在打牌。正輪到媽媽出牌。然後,我說了句,媽,小孩已經死了。
媽媽沒有吭聲,她有一幅很大的連牌要出,然後,我聽見啪的一聲,這真是擲地有聲的
好牌呀。媽媽隨之扭過頭來,但我已經覺得沒有多說的必要了,就出門了。
在外麵和老公晃蕩了一陣,我們就又進入了人聲鼎沸的飯桌。那天晚上還有兩
桌,大家又敬酒什麽的,很熱鬧。我是覺得這樣的場麵跟我的心境不太符合。我第一次
坐在那裏,什麽都沒有說。我不知道下午發生的一切,是不是真的。我隻是覺得大家似
乎在說話,又好像什麽都沒說,很空,很吵。直到回到美國,在我的腦海裏,還時不時
回想起Baby的呻吟聲。他從上午11點降生,我們大概是中午1點左右見的他,當我們三
點再去的時候,Baby已經不見了,現在我也不知道Baby是如何被安葬的。他沒有機會睜
眼看這個世界。不知道為什麽,我有時候甚至想,也許他離開這個世界會更好。我希望
他現在在的地方,是比這個世界更好的地方。我隻希望用這篇文章來紀念這個短暫的生
命,同時也讓我心中的愧疚感更少一些。
教育篇
在我2006年回中國的時候,曾經從美國帶回很多關於教育領域的資料,預備和
國內的同行和學生做一些交流。在回農場之前,我並沒有準備任何這方麵的資料。但是
因為我二叔叔家住在當地的初中校園裏麵,於是,我對了解其中的教育發生了興趣。
當我們還在五三農場讀書的時候,農場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分散的,每個
分廠都有。可是在我2006年回到農場的時候,所有的小學都合並成了一所,初中,高中
也是。我去參觀了我小時候上的那所小學,已經沒有人在那裏上學了,裏麵已經住上了
住戶。所以,我二叔叔家所居住的初中,是農場唯一的一家初中。這樣的合並說是便於
管理,但是很多學生的家反倒離學校更遠了,而學校的多樣性,也必將因為學校的合並
而減少。
那一年在農場的日子,我幾乎每天都要去二叔叔家。他家的門口就是一個大
的操場和跑道,是學生集會和鍛煉身體的時候。旁邊就是教室。在這樣的一個初中裏,
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大概有十個班,每個班至少也應該有50個人左右,這樣,這個初
中總學生數大概也有2000左右的學生吧。盡管有這樣多的學生,隻有一個操場,這個操
場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空的,整個學校顯得幹淨而整潔,卻缺少了應有的生機。大多數時
候,這些孩子們都是在教室裏。每天晚上,我從二叔叔家離開的時候,大概10點鍾左右
吧,教室裏的燈還亮著。在我離開的時候,常常都會駐足觀望教室裏亮著的這些燈。這
些12,13歲的孩子們從早上6點鍾就開始了他們的學習,現在晚上10點,中間除了短暫
的吃飯時間,他們都在學些什麽?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麽樣子的?他們的內心世界呢?
我二叔叔的愛人曹阿姨在那個初中教書,於是我請求她在合適的時候帶我去觀
察一下課堂。她聯係好了一位數學老師,說這位數學老師是數學教得非常好的,讓我去
旁聽,當時隻對這位數學老師說,我是一個實習老師,希望學習一下教學。於是,我就
來到了這間教室。教室不大,學生大概擠擠地坐了40多個人吧。我搬了一個凳子,坐在
後麵,後麵已經沒有了多餘的空間,於是我和最後一排的學生並排坐在了一起。在我旁
邊的是一個男生,沒有什麽笑臉,也比較的沉默。
教數學課的老師,年紀大概有30多歲,非常的精幹利落。學生們也都坐得很
整齊,時刻準備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在那節課講的是幾何練習題,其中講了很多
關於關於圓的切線等複雜的幾何題。其實課堂的氛圍是我非常熟悉的。所有的孩子注意
力當然都是跟著老師走。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一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在下麵就一起回答
,當然,也有一些會反應快些,一些會反應慢些。但是,在這種氛圍下,老師永遠有正
確答案,因此老師的絕對正確性,在大多數時候是不會有問題的。這樣的課堂裏,老師
基本上永遠是問題的提出者,我沒有看到學生自己提出什麽問題。在我觀察的過程中,
我浮現在腦海當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跟這些孩子們現在以及將來幾乎毫不相關的
數學題,對改善他們將來以及他們即將生活的社區有什麽意義?對於教育,我不是一個
功利主義者。但是畢竟我們之所以受教育,一個強大的動力應該是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
世界的思考和困惑。離開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五彩繽紛,充滿問題的世界和社會,所有這
些如此繁瑣和複雜的習題顯得是那麽的蒼白。這些在這裏受教育的孩子,應該來說至少
百分之八十,都沒有在正規大學繼續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將來的前途將會是留在農村,
或者到城裏去打工。也就是說,除了參加高考這場適者生存你死我活的遊戲,他們當中
的大多數人,將不會用到這些他們每天所練習的複雜的數學題。也許,隻有一些基本的
概念能夠幫助他們思考一些生活的問題,如果他們通過這樣的訓練還有任何好奇去思考
這個世界的話,如果他們的教育還沒有完全抹殺他們去把課堂的概念聯係實際生活的話
。但是,對一些基本概念的學習,應該隻用很少的時間就能夠掌握。如果他們的將來會
是在農村,什麽樣的知識會有用呢?土地?農作物?莊稼的生長?抑或一些基本的生活
衛生常識?如果他們到城裏打工,那麽會是機械的操作與使用?這隻是我一些即興的思
考,好像這些東西都是技校裏學的。但是因為當地的技校水平很差,據說很多人都不願
意去讀。還有就是,對於這些農村裏的孩子,他們在中國這個社會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
,應該就是得到到城裏去上大學的機會。於是通過初中,再上高中這樣的高考之路,仍
是很多人對於改變生活的唯一出路,盡管這條出路對於百分之八十的人來說,都是那麽
的遙不可及,但是這樣一個理想化之後的夢想,激勵著一個又一個的孩子,和一個又一
個的家庭。
很快的了解了這個課堂的氛圍,以及學生們學的東西之後,我就開始把我
旁邊的那位男生的語文書拿過來,翻一翻。這些語文課本,大多還是我熟悉的。可是可
憐的我,當初就沒喜歡上語文。覺得語文對於我來說,是那麽的神秘。沒有人對我說過
,語文其實就是人們對生活的思考,感受,和交流,並且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個
時候,要分段,和總結段義,中心思想。要說的跟正確答案一樣,真是有點難。那需要
記下老師說的每一句重要的話。所以,對課文的理解,對我來說,從來都是高深莫測的
,更不用說,很多時候要去理解課文背後要表達的更加高深的中心思想了。沒有人告訴
我寫作文是寫自己的真實感受,是寫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可是每一周的周記是必須
按時寫的。每天關在教室裏,生活經曆本來就少,還要編出豐富多彩的內容,堆砌很多
優美的詞匯和段落,真是不容易啊。我記得那個時候,寫好朋友,我就一定想要用形影
不離;寫老師,就一定要寫鞠躬盡瘁。寫風景,就一定要寫大好河山。(可憐的我,一
直等到到美國,才真正理解大好河山的真正含義。)記得小學的時候,過母親節,我們
老師要我們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表達我們的愛意。我硬是編了一個感人淚下的故事
,從來沒有發生過,寫給我母親。裏麵大概講到,我有一次,考試沒有考好,不敢跟媽
媽說,但是,後來媽媽問我,我“吞吞吐吐”地說了,媽媽沒有批評我,我很感動。於
是,用了很多感人淚下的字眼,把我自己都感動了。不用說,媽媽也感動了,我不知道
她是否意識到這是一個編的故事。在某一天我回家之前,妹妹跟我說,媽媽要表揚你,
因為你寫的信很好。於是,作文就是感人的編造這種錯覺就在這樣的周圍人的反饋中一
次又一次地被加強。可惜,我不是小說家,數量有限的課堂上可以閱讀到的課文本來就
少,所以更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來虛構故事。所以說,我寫作文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
沒有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我翻開些熟悉的語文課文的時候,我心裏竟然多了一份以前不曾有過的喜
歡。少了考試的壓力來讀這些文章的時候,你會用心去讀,你會在別人的文章當中去找
自己生活的影子。那天坐在教室裏,我專門讀了魯迅和閏土年少時候友誼的故事,以及
時過境遷,魯迅對閏土、對故鄉之間產生的一種陌生感和隔膜感。在那個時候和我的心
境產生了很強的共鳴。可是在在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卻並沒有對這篇課文留下什麽特別
的感受。隻是覺得魯迅的這句“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
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好深奧,做作業分析這句話很困
難。在我那個時候看來,雖然很多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也有很多路是人修出來的嗎?
可是,那個時候從來沒有敢問這樣的問題。語文對於我來說,就是由很多這樣的神秘符
號組成的。我們要努力的,就是找出正確的答案,而答案又不像物理,數學那樣有章可
循,所以,後來我會選擇學理科,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語文沒有教會我去看生活,
也沒有人告訴我,我可以透過生活看語文。而,我現在還在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
能為語文考試的很多題定正確答案嗎?所有的人難到都要對同一句話讀出相同的意思嗎
?正確答案又是誰定的?定正確答案的人,谘詢過作者嗎?那些正確答案一定又是作者
的本意嗎?就算是作者的本意,別人有讀出不同的意思,就是錯的嗎?我們為什麽要背
那些優美詞句?你覺得優美,我就一定要覺得優美,還要一個標點一個字不漏地背下來
,即使寫這個文章的作者可能早都不記得了?如果我要把這些優美的句子寫在作文裏,
算不算抄襲?(順便說一句,我以前背誦是很厲害的,經常被老師作為典型來表揚。所
以我到美國來,開始寫作文的時候,總喜歡“摘錄”,不敢動文章裏的一個字。有一次
老師狠狠地批評了其中“抄襲”的嫌疑,我才開始放開手腳寫的。從那個時候起,我才
真正開始領略寫文章的內涵,也才開始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體會到一種自由和暢快感。可
憐的,那個時候,我都已經將近30歲了。)
在我讀這些課文的時候,又浮現在我腦海裏的一個問題就是:哪怕是再
好的課文,經得住這樣反複地讀,不停地讀,並且圍繞這有限的內容不停地做題,一直
搞一學期嗎?這薄薄地一本書,以中學生這樣的吸收能力,讀一遍,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吧。就算是再生動的內容,那也會讀變味,讀得讓人反感,再讀就成洗腦了。而這樣的
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對於初中的孩子,讀一些淺顯的小說應該是不成問題了。但
是,就這種教法,孩子們又哪裏有時間,或者說有興趣讀課外小說。說白了,考試不會
考;就算考,也沒有這本語文書範圍劃得那麽清楚吧。可是,語文,很大的一個目的,
就是教給孩子們讀書的方法和能力,讓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加廣泛的文學作品,在閱讀中
增加對他們對自己,對人,對他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和世界的認識。我覺得在初中,除了
一些生字而外,語文很大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接觸這些更廣泛的文學作品,教他們去形
成自己獨特的視角,並表達出來。我想,圍繞這樣一本薄薄的語文書不停地練習,最大
的問題可能就是扼殺了孩子們對語文的熱愛,以及對文學的熱愛。我們也許學會了拿到
一本書一字不漏地從頭讀到為,深怕哪裏漏掉了,但我們卻沒有學會基本的對自己所需
要了解的問題檢索資料並組織起來能力,這個我們日常生活在碰到問題的時候經常要用
到的能力。
我聽的這門數學課,很快就結束了。然後,我回到了教師辦公室。曹阿姨在
那裏,正跟一個老師在談話,大概她已經告訴了辦公室裏的其他的老師我的身份。然後
這些老師紛紛在旁邊說我的到來對他們很難得。這個時候,辦公室裏的另一名語文老師
,看起來也非常的精幹,邀請我到她們班上去講一下。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該講什麽,但
是我也覺得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答應了。我說,你先講課吧,課講完了,我再講,不然
我會覺得很緊張。
中午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該講些什麽。我記得我的一個做老師的朋友在看
過我在美國的一篇課堂觀察之後說:你知道嗎,我覺得很多老師看到你寫的課堂觀察都
會覺得很精彩。但是,他們大多數的感覺會是像看過一場精彩的電影一樣,看完之後覺
得和自己的生活和教學毫無關係。我的朋友的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我想,在我跟這
些學生講話的時候,我可不希望讓他們感覺就像看過一場精彩的電影,但是對他們的生
活卻毫無幫助。聽的時候精彩,但是回到現實生活,還是同樣的無力。可是,我又能帶
給他們什麽他們需要的東西呢?我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助他們呢?
我覺得我能帶給他們的東西大多數都會是那麽遙遠而不真實。在他們當中的
大多數人的前途,都可能會是留在農場,或者到城裏打工。而麵對這樣的教育製度和激
烈的競爭,他們無力改變,我也不可能在他們麵前抱怨太多,我又怎麽能鼓勵他們呢?
這位語文老師提醒我說,你應該告訴他們,你以前跟他們一樣,也是從農場出來的,今
天能出國,也是靠自己的努力。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跟你有一種親近感,也會有動力來學
習。是的,小時候我也是在農場長大,可是三年級的時候就到重慶去了。我不敢說,如
果不是命運的巧合搬到C城,那裏能夠提供相對“高一些”的教學質量和多一些的機會
,我真的不敢保證我會是什麽樣子。更何況,我最怕成為別人榜樣的力量。榜樣這東西
都太多不真實和虛幻的東西,我已經看到了太多樹立榜樣帶來的反麵教訓。
我突然想到了我在美國寫的一些經曆,有學習經曆,課堂觀察,和旅遊見聞,
貼在我的個人網站上。我想,先把它們打印出來,複印幾份,課後看有沒有感興趣的孩
子,發給他們。於是我就到學校旁邊的小店,上網去打印和複印了幾分。中午去媽媽朋
友家吃飯的時候,好多人都想要,我就給他們了幾分。
直到我中午到學校的時候,我都沒想好該講什麽。我想的就是,管它的,豁
出去了,反正不管怎麽樣,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到學校門口的時候,這位語文老師
已經等在那裏,來接我了。我們一起到學校教室。這時,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準備把兩
個班合並到一個教室,為了聽我的演講。講什麽呢?不知道。那也隻有硬著頭皮上了。
我對自己想的沒有太多的印象,我講了一下興趣對於讀書來說的重要性。我鼓
勵他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樹立理想,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和所擅長的
東西。我也講了一下讀課外書對學語文的重要性。我說你們的語文課最主要的目的是教
會你們如何讀書,因此你們可以有能力讀更多的自己感興趣和好的文學作品。我還鼓勵
他們把家裏的書拿到教室裏來,大家可以輪流閱讀,這樣可讀的書就多了。我也告訴他
們要學會互相尊重,老師應該尊重學生,不應該隨便罵學生,學生之間也不應該彼此嘲
笑,這樣大家才敢於在課堂上暴露自己的無知,隨便問問題。
然後,我讓他們隨便提問題。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孩子的問題很多,也很踴
躍。有些問,老師,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怎麽辦?有些問,老師,我們如果把書拿
到學校裏來,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怎麽辦?我都盡自己能力回答。課後,我說我有一些
打印資料,問誰想要。結果大家都舉手,而且都很踴躍。最後,我隻好給了其中的幾位
老師。然後,下課了,我讓他們如果有問題可以來問我,這時候,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
生了,他們紛紛過來讓我簽名,有些讓我寫下電話號碼。我告訴他們我沒法給他們電話
號碼,但是他們仍然要我簽名。我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寫了兩個,我就走到辦公室裏
去了。誰知道,孩子們又到辦公室裏找我簽名。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麽孩子們會覺得我的簽名對他們那麽重要,因為
簽名本身並沒有什麽信息在裏麵。直到前兩天,我再想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才想到,
也許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我能給他們的精神動力,讓他們能夠經曆學習當中最艱苦的歲
月才是最重要的吧。盡管精神上的動力和榜樣,是我最避免給他們的東西。
回到辦公室之後,孩子們也走完了之後,就剩下了我和其他幾位老師。其中
有一位胖胖的老師,她拿到了我給的複印資料,她的兒子就在她班上,剛才聽了我的講
話。這位老師說,我的兒子想要這份資料,我對她說,兒子,媽媽一定先讓你看夠了,
再給其他人。當時,我想,孩子們從小就目睹這種特權思想的種種現狀,他們如何能夠
懂得什麽是公平呢?
有一位男老師,他是教英語的,他在教學上有一些困惑,希望和我交流。他
問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他說,在我的班上,有一個非常糟糕的學生,很影響我的上
課,我可不可以就此放棄他?首先,這位老師認識到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讓我很
欽佩。因為,對於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在這種農村的地方,要放棄一個不聽
話的孩子是再容易不過而又不加思考的事情了。我告訴他,不能夠有這種想法。但是,
要挽救這樣一個孩子是要費很多心思,而且不一定有看得見的收獲,但是對於一個教育
工作者,不能夠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想法。
這位教師在去年還給我寫了一封信,讓我很高興:
中國的教育是在發展,我們也在提倡愛心教育,快樂教育。但你書中的那類教師還是太
少太少了,加上考試製度的影響,“麵向全體學生,麵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麵。”就隻能
停留在口號上了。是的,作為教師確實要細心地關注你的學生。記得我曾經有個女生由
於家庭的原因非常的自卑和自閉。她從不給別人打招呼,每當我見到她時就熱情地大聲
地和她打招呼,一段時間後她就小聲叫 劉 老師好了。慢慢地語調越來越坦然了。我得
出了一個結論——教師在遇到學生時應該首先熱情主動地和學生打招呼。我很欣賞“無
情的製度,有情的管理。”這句話。一些老師對遲到的學生總是惡狠狠地批評,搞得他
們心情極差,能不影響他們上課嗎?而我會對遲到的學生總是表示同情。我會友好地對
他說“晚上別學得太晚,快進教室讀書。”我想他遲到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遲到了班
長要記錄放學還要掃教室。這是製度。
昨天沒有事情的時候,我在網上看了一點高考複習指導的錄像。這裏麵講的
都是關於地理方麵的高考複習題。看完之後,我突然又這樣一個想法,什麽時候把這些
所謂的高考複習題各科都翻譯以下,給美國這邊的學生和從事相應方向的教授做,看他
們能夠做出多少,看他們的評價是什麽。天哪,我雖然地理很糟糕,可是這些題實在是
太難了,我現在說難覺得沒有表達清楚,應該說,實在是太怪了吧。我們已經完全忘了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是什麽。出的這些題,有些雖然看似是出於生活,可是生活中從來不
會有這樣的問題,而且,每一道題都要拐好多個彎,你才能看清楚題的實質。我一題也
沒聽懂,什麽也沒有學到。難道出這些題就是為了難倒學生麽?這樣,才能使千軍萬馬
在這些題麵前俯首稱臣,讓他們對那些有幸拿到大學入場券的人心悅誠服嗎?不管這些
學生們再努力,反正高考的遊戲是一個零和遊戲,一個人想要進門,就必須成功地踢出
去一個人,所以這個競爭是一個惡性競爭。大家就在各種各樣的題海戰術當中操練吧,
等那些有幸過五關斬六將成功上大學,再畢業的學生到達社會上發現,自己學的原來那
麽多都用不上,或者說,自己已經完全沒有了學習的興趣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能夠徹
底見成效了。
我對這樣一個以高考作為指揮棒的教育體製有幾個困惑。第一,就是,在這
樣考試的競爭的一種氛圍下,我們如何教學生去合作,這個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品質之一
?因為,很顯然,在考試的競爭和上大學的有限名額的壓力下,別人的進步很可能就意
味著對自己不利。第二:教育的目的是“淘汰”還是“扶助”?不管用什麽樣的詞,我
們現在的教育更像在實施一次又一次地淘汰,最後“選拔”那些所謂的少數成功人士上
大學。如果,如果我們認為任何的學生都有他自己的長處,並且可以通過教育來使他們
的長處得到發展,幫助他們在自己的擅長的東西上獲得成功的話,那麽,我們的教育是
否也應該對那些淘汰下去的眾多學生承擔責任? 我很喜歡我們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圖
書館的一個雕像。這個雕像,是兩個孩子在攙扶另一個要滑倒的孩子。這裏麵傳遞的信
息我很喜歡,我們應該培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這樣彼此扶植。
從農場回來,我的一個最大的想法就是,在中國的農村或者鄉鎮,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建立公益圖書館,讓那些平時在家裏沒有能力買書的孩子們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書
。在美國的任何一個社區或者偏遠的地方,都有這種圖書館,圖書館的書大都是人們捐
助的,就像我們所在這個地方的社區圖書館。這樣,每個孩子,不管是有錢買書的還是
沒錢買書的,都有能力接觸到這些書。而且,書在中國相對便宜,而且也有很多人有一
些舊書,可以捐到這種圖書館。我覺得,當我們的教育無法承擔很好的教育的責任的時
候,當這些孩子在走出課堂的時候,如果能有這樣的免費圖書館讓他們可以享用,讓他
們的心靈至少能夠在書的世界中自由地飛翔,讓他們能夠對自己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有
更多的認識,有更獨立的想法,讓他們的精神世界能夠充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這樣,
他們在自己的人生選擇上才會有更成熟的看法,在教育自己的後代上,才會更有頭腦,
在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上,才會更有準備。我們才會更多地避免看到貧窮在一代又
一代人生上重演。這種貧窮,讓我感到最可怕的還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讓我感到最可怕
的是因為精神上麵的貧窮而導致這些窮人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在自己後代的教育上,做
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從而讓這種貧窮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在今天的農村,當
父母們都因為經濟上的原因,紛紛扔下自己的孩子為了一點微薄的工資到城裏去打工,
他們可曾想到,他們正在為他們孩子將來的貧窮和不幸埋下最大的伏筆?一群沒有爹媽
的愛的孩子將來會成長成什麽樣子?我們的社會又是如何思考這些問題的?什麽對於我
們來說是重要的和有價值的?在人生的困境當中我們又該如何地去選擇?如果在這些事
情當中我們沒有智慧,那麽我們的生活將永遠無法擺脫生活的困頓,總是要拆了西牆補
東牆,丟了西瓜撿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