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660

生活,工作與朋友圈
個人資料
辛夷66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柬埔寨之行(2012.10.21.--25)----(5) 全文完

(2012-12-23 05:34:43) 下一個
本遊記配有大量的景點照片與文字說明,隻因文學城的照片太難貼上去,因此想看照片者,請看以下網站:   http://hwq2008727.blog.163.com/       

------------------------------------------------------------------


                                 聽導遊講那過去的事情

翻開柬埔寨的近代史,血腥而沉重。紅色高棉又稱赤柬,是波爾布特領導下的柬埔寨共產黨,建立了民主柬埔寨,從1975年4月17日至1979年1月7日期間在柬埔寨建立的共產主義政權名稱,柬共因擊敗朗諾領導的高棉共和國而建立民主柬埔寨,後又因越南入侵進而全麵占領而終止。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於1982年6月22日成立。

紅色高棉統治下柬埔寨華人的悲慘遭遇

提起當代東南亞的排華事件,人們會首先想到1998年前後為國際社會所廣泛關注和憤怒譴責的印尼“五月暴亂”。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半個多世紀,東南亞各國的排華事件便一直此伏彼起,柬埔寨華人在波爾布特集團統治下的遭遇更是一起鮮為人知的排華事件。

1975年前的柬埔寨華人

柬埔寨古稱扶南、真臘或吳哥,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早在中國南宋時期就有從事海上貿易的華商在此居留,稱“唐人”或“新唐人”。

根據法國殖民當局1921年的人口調查,在1890年時,柬華僑人口有13萬。本世紀20年代、30年代後期和二戰後初期,出現過中國人移居柬埔寨的三次高潮;特別是在戰後的1946~1949年期間,華人由30萬猛增到42萬,占全柬574萬人口的7.4%;1975年紅色高棉領導柬埔寨民族解放軍,建立民主柬埔寨國前夕,則達60萬之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曆了民主柬埔寨政權(1975~1979年)的短暫統治後,華人人口數量卻大幅下降到30萬左右。

柬埔寨華人在當地社會中擔當的角色,是曆史上長期形成的。盡管從階級分析的角度去看,占全國人口極少部分的華人大多處於剝削者的地位,但受柬埔寨國民虔誠的佛教信仰和華人儒家文化的調和,階級矛盾未達到激烈衝突的程度。不幸的是紅色高棉在對柬埔寨社會進行分析並製定政策時,普遍擁有商人身份的華人被紅色高棉劃入“資產階級”陣營,從而使其麵臨著比高棉民族更為嚴峻的階級鬥爭的壓力。紅色高棉政權普遍宣傳“華僑都是資產階級,有史以來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貢布、波蘿勉、柴楨、磅湛等省還發生過逮捕從城市來的華人或生長在農村的進步僑胞及華僑教師的“紅色恐怖”,許多人被處以死刑或苦刑。

1974年4月28日,便發生了著名的“桔井事件”:大批從前線回來的柬紅色高棉軍隊開進桔井市中心,把輕重機槍擺在街上,對準華人的住宅,限令全市華人立即到農村種田,並拘捕了罪名是煽動華人回國的嫌疑分子一百多人,這些人大部分受了苦刑,有的甚至被折磨至死。

暴政與劫難

1975年4月17日,以柬埔寨民族解放軍占領金邊市為標誌,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力量奪取了全國政權,直到1979年1月7日金邊被侵柬越軍攻占時止,在紅色高棉(柬共)執政的三年零八個月中,柬埔寨人民經曆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空前劫難,而華人社會更是首當其衝,城市居民遭到大驅逐、大掠奪、大迫害。紅色高棉接管城市,奪取政權後做出的第一項重大舉措,就是立即強行將城市居民全部“疏散”到農村去。這項措施因其涉及人口之廣、破壞之烈,而成為波爾布特集團暴政的正式開場。

被“疏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二百萬金邊市民和難民,其中有華人約40餘萬人。4月17日,身著黑衣的紅色高棉軍隊(俗稱“烏衫兵”)進入金邊,受到市民包括華人的熱烈歡迎,人們載歌載舞、奉茶送飯,慶祝和平的到來。可是不久,軍隊便以“美國飛機要來轟炸”為借口,通過廣播喇叭要求人們立即疏散到農村去躲避三兩天,並派了一些軍車幫助市民搬家。到了次日,因人們心懷疑慮,響應者寥寥,軍隊便全城鳴槍,用武力威逼市民按指定路線立即撤出城裏;一周後,全城數百萬人悉數撤走,金邊變成了一座空城。在撤出金邊的過程中,演出了無數人間慘劇,如有的家庭因等外出未歸的親人,便遭殺害;有的合家不願離城而躲在房內,竟遭炮擊;正在搶救病人的醫生、護士隻因延誤了撤離時間,也死於槍口之下。因出城匆忙,所帶食品、行囊不多,百萬市民在炎炎烈日下顛沛流離,忍饑受累,被驅往遙遠未知的他鄉,許多人染病倒斃途中。平日不幹重體力活的華僑商人和家庭主婦(尤其是纏過小腳的老婦人),更經受不住旅途的折磨,死亡比例更大。這次“疏散”行動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疲憊不堪的金邊市民才先後到達各自的目的地,被指定在偏僻閉塞的鄉村中或荒蕪人煙的深山密林裏安家落戶,開始農墾生活。但是,他們缺乏起碼的工具去搭建賴以寄身的茅柵,“安卡”(柬語“組織上”之意)分配的口糧又嚴重不足,加之醫藥奇缺,結果許多人又死於霍亂、水土不服和瘧疾。

除金邊外,馬德望、磅湛、貢布、柴楨、實居、菩薩、磅清揚、茶膠、磅同、磅遜等其它大、中、小城市的居民,也被迫向農村和深山密林地區遷移。如靠近泰國邊境的馬德望省珠山市,解放後不到幾天,全體市民就被勒令退出城去;因市民大多數都不願走,紅色高棉軍隊便規定出最後期限,屆時如不退出即行槍決,且出城之後不準返回。

2007年9月19日,“紅色高棉”在世的最高領導人農謝被警察以反人類罪的罪名拘捕。聯合國支持的“種族滅絕罪行國際法庭”準備以法律訴訟的方式清理柬埔寨之前的屠殺曆史,40萬到300萬人死於其中。但是當年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都已年邁,加上別的因素,審判阻力重重。

紅色高棉及其領導人留給世人一個也許永遠無法解答的疑問:一個為人類美好理想奮鬥的組織,為何在現實中卻走得如此之遠?

導遊陳惠賢一路上為我們講了很多柬埔寨方方麵麵的故事,與上述資料內容大同小異,從導遊口中娓娓道來,未免更增添了幾分可信性:波爾波特領導的紅色高棉當年將知識分子都集中起來而殺掉了。在其執政的三年八個多月裏,被殺戮者竟高達200多萬,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取消貨幣,大家一起勞動,一起吃飯。後來將人們都趕到鄉下,有的人就逃進了泰國(暹羅),越南(安南),老撾(寮),當時紅色高棉政權命令每人包種幾平方米的地,完不成任務者,則連平時喝的稀飯都不讓你吃,隻能吃小蟲或去掉腸子的蟋蟀,再塞入花生,油炸很香,還吃油炸大蜘蛛(去齒浸藥酒)。當年還流行"集體相親",相親的辦法是將單身男女約40--50人集中在一大間屋裏,蒙上臉,然後大家抓鬮或握手為據,完全是靠運氣,於是也就有60多歲的男性找了二三十歲的女性。幸好我的爸媽還算沒有什麽問題,彼此相處得還很好。要是被他們發現有誰不互相愛戀以及行房的話(他們躲在房中偷聽),就被拖出去殺掉。他們折磨人與殺人的手段有:將指甲拔去浸入鹽水裏,或是鑽人的頭(指太陽穴處),或用棕糖樹葉(鋸齒狀的厚而闊的葉片)鋸人的脖子將人殺死,或挖好很大的坑,半夜敲人家房門,然後將人蒙眼,迫其跪在坑邊,兩手反剪,然後用長木棍猛擊人的後腦勺,將人打入坑中,即使當時還未死,也被後來跌入的死者壓住而無法動彈。我的祖父母當年就是死於他們的殘殺。他們還用死者的頭骨拚成全國地圖。後來越南軍隊僅僅化了一周的時間就推翻了紅色高棉。後來我們的太皇西哈努克為了自己參與成立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一事,多少年來一直後悔不已。我們柬埔寨人對哪個國家都不恨。對於越南和中國,都是如此。越南當年攻進柬埔寨,推翻波爾波特政府,我們還很歡迎,當然它也是有自己另外的意圖。至於中國,我們關係很好,現在還在幫助我們修複古跡呢。我們這裏腎壞的人很多,是醫生引起的。我們不喜歡這裏的醫生,有大病的話都去越南或泰國看病。我們的兒童醫院對於1-12歲的兒童是免費的。這裏開車到泰國僅僅一個半小時,到曼穀四小時。我們與泰國一直不和,兩國為了柬埔寨北部的柏威夏寺的主權至今爭執不休。目前該寺是不能去旅遊的,因為寺內有柬埔寨軍隊把守,寺外有泰國軍隊駐紮。泰國又叫暹羅,我們這個城市叫暹粒。對於泰國人而言,不宜提暹粒這個字眼,因為暹粒是戰勝暹羅的意思。

我們這個國家,當兵與當和尚都是自願的,當和尚是為了報答父母,因為在廟中學習。以前是不允許對和尚拍照的,現在則不同了。我們這裏的假期很多,是世界上假期最多國家的排名第七位。我們原來是用泰國的電的,但自爭寺後,我們就不用泰國的電而改用越南的了。由於電很貴,故這裏多用電扇而不用空調。空調是每月賺1--2千美金的有錢的生意人用的。外籍人士是不可以買地麵房的,僅允許買2層或2層以上的。金邊隻有國王的行宮,很小。金邊有外國人辦的大學,很貴,每年學費需要$800-1000,學生多為高官子女。柬埔寨的治安雖然不是那麽不好,但珠寶首飾的佩戴還是要小心,因為有過首飾被搶而流血的事發生。此間交通警察的月薪隻有60-70美金,所以你們上次在旅遊的第二天看到有人要將他的警徽賣給你,這是因為他這點錢不夠養家糊口,你要是進一步與他洽談的話,說不定他的全套警服都會同意賣給你的。言談及此,我們就明白為何小陳那麽熱心於為大家兌換錢幣,還積極推銷當地的棕糖(一種從棕糖樹上提煉出來的糖),山粉圓,芋頭片,香蕉片等等土特產了。
小陳告訴我們,柬埔寨的汽車不多,但車禍不少。言猶在耳,在我們臨離開柬埔寨的前一天晚上,他在送我們回酒店後,駕駛摩托車回家的途中,居然發生了車禍,次日傍晚見到他時,已是因頭暈想吐而在家躺了幾乎一天了,鼻青臉腫的,戴著口罩,模樣很慘。別了,小陳,祝你多賺錢,賺大錢,早日娶上媳婦!

在本篇行將結束之際,謹以同行旅友,首都師範大學馬祖良教授的一聯結尾:

達暹粒,探尋千年真臘神秘文化
觀吳哥,體察當今高棉儉樸人生
攜手登程
---------------------------------------------------------------
柬埔寨旅遊的必需品:

1. 雨傘或雨衣;

2. 由於當地僅有" I I "狀的電插座,故需其它插座者,要自帶轉換插座;

3. 小麵額美元與人民幣。雖說市場上通用美金與柬幣,但偶爾也有個體小販收取人民幣的,因數量都不大,故不宜帶大麵額的美金或人民幣,因為肯定無法回找零錢,何況來回兩次遇到的海關人員也都索要小費,在海關,人民幣也可通用。其實若有足夠的美金的話,完全不必兌換成柬幣。

4. 臨出發之前,導遊囑咐眾人帶糖果,其實那裏的小孩雖討要糖果,但絕不象西安碑林所見的半大不小的整群乞丐那樣死纏爛打一般,緊盯著不放,而是相當斯文。為何導遊不關照眾人自帶一把折扇呢?在悶熱無比的柬埔寨,自帶一把折扇,遠比糖果重要得多!

5. 導遊囑咐遊客在旅館留小費一事,無獨有偶,這竟然也是今夏家人赴美旅遊時,在美國帶隊導遊的囑咐。關於旅館打掃人員的小費,這完全是可留可不留的事,但在國內導遊的嘴裏,似乎這成了天經地義,絕對不可不留的金科玉律了,實在是對遊客的一種嚴重的誤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