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20 (19)
10月23日上午,導遊帶我們來到了聖劍寺,涅盤宮,塔遜寺,東梅奔寺,皇家浴池。
聖劍寺(Preah Khan)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於12世紀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 它緊鄰吳哥城東北方。相傳該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他父親而修建的。
涅盤宮(Neak Pean)建於12世紀,是佛教廟宇,大水池中央有個小島,島上隻有一座仿造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石塔上雕刻兩隻纏繞的巨蛇王(Naga),小島東側還有一座白馬雕像,而Neak 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就是取自島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水池原為醫治人的寺廟療養所,中間的大水池四方各連有一個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過四個方麵雕塑的噴口流入小水池。在大水池的池底種滿有醫療作用的草藥,待雨季到來池內水漲,藥水就會流入小水池中,而人們認為四個池中的藥水療效不同,所以根據每個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裏。不過,現在水池已經幹涸了。
龍蟠水池( Preah Neak Pean ) 位於北池(已幹涸)中央的龍蟠寺內,由一大四小五個水池構成,中央大水池邊長70米,池中有一座山形小寺。池中有象,馬,獅,人四座噴泉。龍蟠水池象征著佛教教義中四大河流之源“無熱池”,它的水被認為具有治病消災,洗去罪惡的功效。
塔遜寺(Ta Som ),又名塔遜將軍寺,是《古墓麗影》的主要拍攝地之一。寺廟比較小,牆壁上的許多雕刻都保存得比較好,女神們姿態優美,表情也很豐富。東塔門是整座寺廟的點睛之處,整座門被一棵大樹的根係完全覆蓋,寺門與樹融為一體,與門後的四麵佛塔相互陪伴千年之久。
東梅奔寺(East Mebon)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成,是一座紀念國王雙親的古廟,屬比粒寺建築風格,原建於東池中央島上,現池水已幹涸。金剛寶塔座形式,三座五塔,第一,二層台階的四角分別有四座與真象同樣大小的大象雕塑,源於四巨象支撐宇宙的古印度神話。
皇家浴池( Srah Srang )是舉行沐浴儀式的場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樣,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廟,現在隻剩下了石基。皇家浴池是吳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點之一,在這裏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為前景陪襯的水麵也比吳哥寺的蓮花池大很多,實際上與一條普通的河流毫無二致(看與不看,在意義上毫無區別)。
下午遊覽了巴肯山(Phnom Bakheng )。巴肯山是離吳哥窟不遠的一座小山丘,高約100米,是附近唯一的製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有收費服務項目)。由於這兒是看日出日落的寶地之一,每天臨近傍晚都會擠滿了遊客和小販,熱鬧得象個公園。 山頂上的巴肯廟雖然早已破敗,但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被稱為“第一次吳哥”。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West Baray),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從這裏向北可以望見泰柬邊界。 一般遊客到達暹粒的第一天,都會選擇在下午4點左右前往吳哥窟,買票後就可以免費上巴肯山看日落(不包括在門票時效之內)。 我們去的那天,由於天氣陰沉沉的,看日落自然也就徒有虛名了。